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菩萨们如果不想投生在好家庭也没关系!但因为我就是喜欢投生在菩萨好家庭!我喜欢菩萨豪门!这里的豪门是指菩萨的尊贵!当然非常有钱又调柔的菩萨我也不会排斥去投胎的!我也会非常喜欢去投胎!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含着金汤匙长大,就要多修布施,多跟福德好、智慧好的菩萨们结善缘与共同护持!让他们很想生我们!当他们很想生我们,我们福德又好时,抢投胎时就绝对不会抢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我们一般所说的后天运,还有风水,风水其实是依著你所处的环境,也就是说你生存的环境,你生存的环境有人、事、时、地、物互相影响的这一部分的东西,也就是说你所处的空间,你所处的时间,你所跟你相处的眷属,这些都是属于你的依报。这个是属于你的后生的运的部分,会跟你互相影响的部分。这一部分能不能改善呢?当然能改善,如何改善?还是依著佛法修持五戒十善,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无上乐,能离一切烦恼结缚,施主乃得如是妙果,云何说言得恶果报?施主若能自手施已,生上姓家,遇善知识,多饶财宝,眷属成就,能用能施,一切众生喜乐见之,见已恭敬、尊重赞叹;施主受报,得如是事,云何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敕语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及眷属等。而作是言。汝等一切皆当随喜。此我金色王最后布施。以此善根愿阎浮提一切人民。自今已后于当来世永断贫穷。时金色王如是愿已。持一食饭置辟支佛缘觉世尊所持钵中。如是置已授辟支佛缘觉世尊右手掌中。时辟支佛缘觉世尊法皆如是。以身示法非口言说。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受金色王所施食已。即以神通飞空而去。时金色王并诸大众。一切合掌皆悉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我们应该探讨:梵的本质是什么?这个梵其实是从梵天一词中得出来的概念,而梵天就是大梵天;他是三界六道中色界初禅天的天主,还是五阴所成,是有妄想杂念的,是有慢与结使的;是不安于寂灭境界的,不愿意独处无伴侣,而希望在他之下有许多梵众天、梵辅天眷属的;也是对于初禅天境界有所喜乐的,是与别境心所法相应的,也是与二十随眠心所法相应的;所以,仍是以意识心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说明:一者,世间人,包括一般学佛人在内,真的很执著,不仅执著我所有的,譬如眷属、财富、名声等等,而且也执著自己是否存在,认为自己无法存活乃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所以在生离死别的时候,总是做出让世人摇头的事。如同这位妇人被火气逼迫时,不得不将儿子的尸体拿来挡火气,以免自己被火烧到。因此,当众生因为无明而执著我与我所时,就会在世间造种种善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看看李女士的痴情,讲一句比较不重听的话,这样的深情虽然动人,但却是无济于事的,其实我们的眷属,因为这一世跟我们有缘所以成为眷属,可是因为第八识无始以来每每被被第七识拖去轮回,因此我们的眷属其实是无量无边的,不是只限在这一世的,因为隔阴之迷的关系,每一世全新的意识都贪求这一世的自己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一世的眷属是自己的眷属,然而事实上,实相并非如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并六十二眷属明论。及内明等一切方法。治内烦恼。何等名为内身烦恼。有四因缘。一谓眼根摄受色境。二由无始取着习气。三由彼识自性本性。四于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及自家父母眷属等。今所见者。由昔时见故。皆是第八含藏识中。忆持在心。非今心去。亦名种子识。亦名含藏识。」(7)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二十四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又古德云。若取自己自心为究竟。必有他物他人为对治。又佛谓富楼那曰。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并六十二眷属明论。及内明等一切方法。治内烦恼。何等名为内身烦恼。有四因缘。一谓眼根摄受色境。二由无始取着习气。三由彼识自性本性。四于色境作意希望。由此四种因缘力故。藏识转变。识波浪生。譬如瀑流相续不断。善男子。如眼识起一切根识。微尘毛孔。俱时出生。亦复如是譬如明镜顿现众像。诸识亦尔。或时顿现。善男子。譬如猛风吹大海水。波浪不停。由境界风。飘静心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见众生父母、兄弟、妻子、奴婢、眷属、宗室,不相爱念,是故生悲。善男子!有智之人,应观非想非非想处所有定乐,如地狱苦,一切众生等共有之,是故生悲。善男子!未得道时,作如是观,是名为悲。若得道已,即名大悲。何以故?未得道时虽作是观,观皆有边,众生亦尔。既得道已,观及众生皆悉无边,是故得名为大悲也。未得道时,悲心转动,是故名悲;既得道已,无有转动,故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心净?施时不为生死善果、名称胜他、得色力财、不断家法、眷属多饶,唯为庄严菩提故施,为欲调伏众生故施,是名心净。云何福田净?受施之人远离八邪,名福田净。善男子!以如是等三因缘故八法具足。善男子!菩萨所以求于长命,欲为众生赞不杀故。菩萨所以求上色者,为令众生见欢喜故。菩萨所以求上种姓,为令众生生恭敬故。菩萨所以求具足力,为欲持戒、诵经、坐禅故。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出家菩萨若有在家,亦当先教不放逸法;不放逸者即是法行:供养父母、诸师、和上、耆旧有德,施于安乐;至心受戒,不妄毁犯;受寄不抵,见恚能忍;恶口恶语及无义语,终不为之;怜愍众生,于诸国王、长者、大臣恒生恭敬怖畏之心;能自调伏妻、子、眷属,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骄慢,不亲恶友;节食除贪,少欲知足;斗诤之处,身不往中;乃至戏笑,不说恶语,是则名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男子!至心施者,得何等果?若至心施者,是人则得多饶财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施者得如是果。自手施者得何等果?自手施者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自手施者得如是报。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得如是报。时节施者,得何等果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优婆塞戒经》卷五<杂品之余>第十九之余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不为护惜悭贪之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劫盗他财亦复三种:自为己身妻子眷属,贪他财物而往劫夺,是名从贪;盗怨家物,是名从嗔;劫夺下姓,是名从痴。邪淫亦三:若为自乐,行非梵行,是名从贪;淫怨眷属,是名从嗔;于所生母作非梵行,是名从痴。妄语三种:若为财利自受快乐,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若畏他死,是名从痴。两舌三种:若为财利,是名从贪;为坏怨故,是名从嗔;破坏和合邪见之众,是名从痴。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降伏心过恶,及与身四种;已到难伏地,是故礼法王。知一切尔焰,智慧身自在;摄持一切法,是故今敬礼。敬礼过称量,敬礼无譬类,敬礼无边法,敬礼难思议。哀愍覆护我,令法种增长;此世及后生,愿佛常摄受。我久安立汝,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差别缘者,谓诸众生从初发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萨等诸善知识随所应化而为现身:或为父母、或为妻子、或为眷属、或为仆使、或为知友、或作怨家、或复示现天王等形;或以四摄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缘,以大悲柔软心、广大福智藏,熏所应化一切众生,令其见闻及以忆念如来等形、增长善根。此缘有二:一、近缘,速得菩提故;二、远缘,久远方得故。此二差别复各二种:一、增行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