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于意云何?我有先誓大愿,依我十种大愿者,先为父母、兄弟姊妹、妻子眷属,得令富贵,果报,兄友弟恭,慈心不杀,听学大乘,读诵尊经,转教群品,愿至菩提。我亦作师僧子弟、和尚阿阇黎、同学、伴侣,受我法教、学我威仪、取我礼节,令发胜愿,回向大乘,学习菩提,渐成佛道。于是我作他作、大臣官长、理务世俗、一一清正、于国忠孝,悉共有缘,归向菩提,得值三宝,令发菩提之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我们在修手足软相的时候,手足软相怎么样获得呢?就是要为自己的尊长、眷属经常去帮他们摩洗。譬如说,他可能筋骨酸痛我们要帮他;如果他行动不便,我们要可能要帮他洗身体,帮他擦澡,乃至帮他们除去污垢的东西,然后把他涂上香油,让他觉得舒服。当我们在这样思的时候、这样做的时候,就在修手足软相。可是这手足软相在做的时候,要起五十种思,什么五十种思呢?第一个、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佛说:我见定光佛已来已离欲,以方便力故,现有生死、妻子眷属。有人言:从得无生法忍来,得诸法实相故,一切烦恼及习尽。有人言:佛从初发意来有烦恼,至坐道场,于后夜时,断一切烦恼及习。问曰:如是种种说,何者为实?答曰:皆是佛口所说故,无有不实。声闻法中,佛以方便力故,现受人法,有生、老、病,寒、热、飢、渴等;无人生而无烦恼者;是故佛亦应随人法有烦恼。于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佛说:我见定光佛已来已离欲,以方便力故,现有生死、妻子眷属。有人言:从得无生法忍来,得诸法实相故,一切烦恼及习尽。有人言:佛从初发意来有烦恼,至坐道场,于后夜时,断一切烦恼及习。问曰:如是种种说,何者为实?答曰:皆是佛口所说故,无有不实。声闻法中,佛以方便力故,现受人法,有生、老、病,寒、热、飢、渴等;无人生而无烦恼者;是故佛亦应随人法有烦恼。于 三摩地

2018-07-21

诸地菩萨在无量劫弘法的每一世中,都会遇见过去世的眷属,也都会遇见过去世的怨家,可是当他知道某人是过去世的怨家时,不会起心动念加以排斥。如果有一天自认为是某地的菩萨了,可是遇见过去世的怨家时,心中不高兴而不想帮助他证道,那你的自认为第几地就是大妄语了!因为诸地菩萨都不会这样想的,明知道是怨家,也不会有所计较;乃至当世的怨家,他也愿意接受他们忏悔,然后 三摩地

2018-07-21

诸地菩萨在无量劫弘法的每一世中,都会遇见过去世的眷属,也都会遇见过去世的怨家,可是当他知道某人是过去世的怨家时,不会起心动念加以排斥。如果有一天自认为是某地的菩萨了,可是遇见过去世的怨家时,心中不高兴而不想帮助他证道,那你的自认为第几地就是大妄语了!因为诸地菩萨都不会这样想的,明知道是怨家,也不会有所计较;乃至当世的怨家,他也愿意接受他们忏悔,然后 三摩地

2018-07-21

不如法)浴佛功德非常殊胜,在《浴佛功德经》说道:「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诚挚邀请诸位菩萨于5月11日(日)到佛教正觉同修会之各地讲堂参加浴佛。※各地讲堂地址,请参考下方链接:注1:《佛本行集经》卷35〈38耶输陀因缘品〉:「护明菩萨大士。不久从彼兜率天下 三摩地

2018-07-21

847,c3-4)是以虽非第一义谛,亦非非第一义谛,以此方便而接引成道故!是以当中阴身现起之时,不必更作他想,当知阿弥陀佛殊胜大愿,自知已死,不必更求此世之后有,当作诸多方便,信靠弥陀世尊,称念回忆此生所念佛之心,如是忆佛,求佛接引,虽有亲缘之男女相出现,不当接近,知道五欲乃是轮回生死根本,如今已死,当可喘息休歇,即当摄心正念,惟生极乐,纵有他般因缘,从极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不了苦之真义,贪着眷属及五欲等,此等贪着便生诸苦。佛子学佛,不能了知定中定外一切能知能觉之心皆是识蕴,故不离行苦;了了常知之心,虽无妄想语言,仍是念念变易,无常生灭,佛子多半不知此理。若执此心,便致轮回。能了知此者,名为知苦圣谛。二、苦集谛:知苦圣谛后欲得灭苦,应知苦集之真义。苦集者,贪求五尘境,于顺逆境中起诸憎爱,造诸业行,谓身三口四意三。以 三摩地

2018-07-21

就是因为我们临死之时,必须要离开眷属,离开色身,离开种种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会生起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在临死之前,都必须要面对离开亲爱的眷属,离开父母兄弟姊妹,乃至于子女,乃至于要离开色身,要离开种种贪爱——所贪爱的这些世间的财物;因为为了要离开这些眷属,为了要离开所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生起了强烈的爱别离的痛 三摩地

2018-07-21

云何知耶?若有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为所作业,有爱、有腻、有染、有着者,是名为习;彼知此爱习、苦习圣谛。】(《中阿含经》卷七)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位贤者,多闻的圣弟子们知道:‘我像这样子了知这个苦习的法义,像这样子看见苦习,这样子了知苦习,这样子看待苦习,这样子觉悟苦习,这就是爱习、苦习圣谛。’这样 admin

2018-07-21

《中阿含经》里面又如何开示呢?要如何知道苦灭呢?就说:【云何知耶?若有不爱妻、子、奴婢、给使、眷属、田地、屋宅、店肆、出息财物,不为所作业;彼若解脱,不染不着,断舍吐尽,无欲、灭、止没者,是名苦灭,彼知是爱灭、苦灭圣谛。】(《中阿含经》卷七)这个意思就是在说:如何才是真的知道苦灭了呢?如果有人心中不再贪爱妻、子、奴婢、仆人、眷属、田地、屋宅、店肆、 三摩地

2018-07-21

如佛说:我见定光佛已来已离欲,以方便力故,现有生死、妻子眷属。有人言:从得无生法忍来,得诸法实相故,一切烦恼及习尽。有人言:佛从初发意来有烦恼,至坐道场,于后夜时,断一切烦恼及习。问曰:如是种种说,何者为实?答曰:皆是佛口所说故,无有不实。声闻法中,佛以方便力故,现受人法,有生、老、病,寒、热、饥、渴等;无人生而无烦恼者;是故佛亦应随人法有烦恼。于 三摩地

2018-07-21

这些世间的这些外道大师,他们没有一位是真正大师,他们全部都是会让你堕入到三恶道的,或是让你解脱道没办法完成的;你只是虚耗自己的时间,不论你的修道修到多么好,乃至于禅定中呢没有起任何念头,乃至于你一切都放下,乃至呢甚至说法眷属也统统放下,不像是现在努力呢一直盖寺院,然而法眷属的想法还一直染在身的比丘、比丘尼们,这些人都放下还是被如来所呵责。所以这就代 三摩地

2018-07-21

不是说他没有了欲的行为,而是他心里面绝不想念淫欲和世间的财富、眷属、名声、权力的欲望。贪欲的断除,在菩萨来讲,和声闻不同。声闻断贪欲,是不行欲的行,菩萨断贪欲,是在欲而断欲。所以菩萨行比声闻行困难,在欲而不染,称为火中生红莲。在欲而行禅,不同于声闻人的离欲而行禅。声闻人断一切的淫欲行为,断绝一切世间诸有的贪着行为,山林间,树下坐而修学禅定。菩萨修学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断除自我、否定自我,是违背常人所乐、所思、所欲的;当诸方大师们都断不了我见,而您说他们未断我见时,他们都会为了名声与眷属而执着自己的看法,落在见取见中;见取见是以斗争为业,一定会开始极力抨击您的说法,当您没有被说服而回到我见常见中的时候。但是这时您会觉得好笑:您想要帮助大师们断我见、断三缚结而取证初果,他们却反过来打击您对他们的帮助。这时的您, 三摩地

2018-07-21

死别则是临死之时,必需离开眷属、离开色身、离开种种贪爱的世间财物,所以心中生起强烈的爱别离的痛苦。二者从理上来说——所谓爱别离的痛苦,是说众生确实有内六处:可爱的眼根,可爱的耳、鼻、舌、身、意根,当这六根互不相属分散了,六根不能相应时;六根互相分离,六根不能聚会在一起,六根不能互摄,六根不能共同熏习一切法,六根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和合在一起, 三摩地

2018-07-21

二、恶愿:如果有人奉祀鬼神的目的,在咒愿某人出车祸、家财散尽,或是眷属分离,乃至求神处罚一切异全部死光,发这种愿谓之“恶愿”。三、许愿:有人祭祀三牲五牲纸钱,供奉鬼神、礼拜鬼神,希望保佑儿子今年考上台大,或希望末来不久能发大财,如果鬼神能满他的愿,就要为鬼神翻修庙宇、装贴金身等类。不伤害第三人,只求自己色身眷属平安或求名求利求权势而与鬼神 三摩地

2018-07-20

但假如其业原为恶因,如开车不慎撞死人而不逃避;赔偿其眷属外,并与其结法缘,为他助念与超渡,使他因而往生西方。亡者到了西方,满心欢喜而到达不退位之后,必心存感恩而欲报恩。结果是恶业净缘而成就了净果。所以说:因为缘的不同而造成果的变化,即是缘生之法。一切世间之各种法、相、事、物都是因缘生灭。众生业力所感之因,加上众缘和合之缘而成就今天的世界。当缘散坏时 三摩地

2018-07-20

因贪著五欲所以也会爱恋眷属、财物、虚名、权力;于是随顺世俗的法,和世俗人一样在五欲中打转,故不能专心念佛。每周一次的共修念佛,他是随兴参加,看到今天下雨就不去了;下周风大也不去;再下一周说:“太阳太大了,也不去。”终于有一天,不冷也不热,决定念佛去,这是随兴而念。平常持名念佛也是如此:晚上没睡好,没精神,不念了;被上司责骂,也没心情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