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前面提到那么多烦恼,全是在这个世间的烦恼,但是如果看看经典,如果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佛陀会带着众善上人面前,抚摸着你的头顶,为你当众受记,当着那么多大菩萨那么多十方诸佛的面为你受记。告诉你,你将来下生叫做什么佛号,你的佛国是怎样的一个庄严。我们想一想那是怎样一种境界,我们还想在世间继续混下去吗?还想在这些种种情感,种种烦恼当中纠戈不清吗?佛陀为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诽谤大乘菩萨藏——诽谤如来藏八识心王等唯识学经典论典为不究竟,就不能往生。中品上生之人,是受持五戒、受持八关斋戒,而不犯五逆恶业、不造恶业、持戒清净回向往生,他坐莲花台往生极乐世界,花开闻法时是听到声闻法,立刻得到阿罗汉的境界,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中品中生,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持沙弥戒具足戒尚不犯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生西,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念佛一定往生,有经为证,净土根本经典《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载,佛告阿难: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阿弥陀佛),发清净心,忆念受持,皈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一念净信即可往生,乃至念佛人边念佛边怀疑者也能往生,只不过先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边地,五百岁中常不见佛,不闻经法。如《佛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另有一种,一开始念佛人就被教导要轻忽自己,将自己认定是罪恶极重之人,认为于此娑婆世间念佛以求往生极乐,是最殊胜的;只要相信念佛往生极乐是阿弥陀佛之本愿,就可以随顺自己的烦恼而自在的现行做作,不必再持六度,不必读阅净土三经以外之经典,游戏人间而等待舍报时日,相信自己必定往生有望,甚至还因此产生误解:认为这是佛所说之究竟教理,其余皆是方便说。倘若有人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4、不可离经而独尊净宗诸祖弘扬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离开净土五经乃至其它一切经典,而独尊崇净土宗诸祖师所说的开示语录。因为净土宗的那些祖师们,其中有许多人是思惟想像所得,不曾与圣道门相应,不解佛意;若净宗诸祖之释义,违背净土五经及佛说诸了义经者,皆不可信受。若与世尊及弥勒菩萨所说不相违背,方可信受。如果我们想引述净土宗祖师的开示时,应该以永明延寿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法,要将禅与净土的法门作一个融合。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1、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作为代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切利天,乃至百亿色究竟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法,要将禅与净土的法门作一个融合。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1、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作为代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百亿四天下,百亿四天王天,百亿切利天,乃至百亿色究竟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目录一、前言1二、禅略说1(一)什么是禅?1(二)禅应如何修行2(三)禅悟的实质4(四)关于禅的简略辩证51、禅不同于禅定52、做主的一念心非禅63、能知能觉的妄心不是真心64、呼吸不是真心65、虚空不是真心66、入定的能看的心不是真心67、无所不在的能量不是真心78、永远不变异的心不是真心79、感觉或见闻觉知性不是见性7(五)学般若禅须知71、必须要修集福德资粮72、必须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菩萨经典,究畅要妙。名称普至,道御十方。无量诸佛,咸共护念。佛所住者,皆已得住。大圣所立,而皆已立。如来道化,各能宣布。为诸菩萨,而作大师。以甚深禅慧,开导众生。通诸法性,达众生相。明了诸国,供养诸佛。化现其身,犹如电光。善学无畏之网,晓了幻化之法。坏裂魔网,解诸缠缚。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善立方便,显示三乘。于此化终,而现灭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金刚经云,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又云,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何以令其如此。以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而诸大乘经处处教人恭敬经典,不一而足。良以诸大乘经,乃诸佛之母,菩萨之师。三世如来之法身舍利九界众生之出苦慈航。虽高证佛果,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论口诵诸经典,惟愿身生七宝池(串对)。圣众俨临居止处,金台迎接命终时。华开见佛亲称赞,小劫何嫌受记迟。上品下生上品下生人易行,行如中辈不多争。但因无上道心发,直往金莲华内生(串对)。目睹如来诸相好,耳闻妙法众音声。经三小劫登初地,佛果不劳弹指成。中品观中品上生十五观门三品列,上中下辈巧安排。求生定满众生意,五戒兼持八戒斋。不造逆愆无过患,永离恶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发明心地第七《观无量寿经》云: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妙宗》云:是义持人不乐读诵,但于经中取一句偈,深穷旨趣,于绝言思深广之理,心不惊动。又复其心安住中道,不为二边之所惊动,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虽不遍习,或闻大教赴机异说,知显一理,不生疑谤。此即宗门所谓参无意味语,发明心地者也。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后不要像世间的人,找这一些“叮叮当当、铿铿锵锵”吵死人的事情,也不适合为了亡者去杀猪、杀羊、杀鸡来宴请四方,这一些都会使得亡者增加他的这一个负担,这是不好的!然后,丧葬的仪式力求简单,并且可以利用亲朋好友聚会,或者是告别式等等的机会,为这个亡者培植福报;比如说再趁这个机会印经,或者是这个弘扬正法,把这一些经典发放给前来参加的亲友,用这个 | admin 2018-07-20 |
![]() |
也应该已经了解到《西藏度亡经》所说的种种,有关中阴身阶段的内容,可以说是荒谬无稽的,和佛教经典所说的完全不同,也完全不符合法界的真理,也完全违背佛陀的教导,而是喇嘛教上师的妄想,所编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应该在还在生的时候,就把握机缘,修学佛法的正知见,并且深信因果,努力的造作善业,远离恶业,净除烦恼,增长智慧,这样才是正确的修学道路以及方式。敬祝各位 | admin 2018-07-20 |
![]() |
问:有关《电子报》第十六期有师兄作堕胎之问,请问经典中有无相关说法呢?妇女生命有危险可以堕胎,那能否请教在、等法律允许堕胎的情况下,医师实施堕胎行为在佛法上是否造就杀人呢?还请解惑。(摘录自正觉电子报第18期般若信箱问三)答:妇女因为有生命危险而在医师的判断抉择下,不得不堕胎,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法律许可及护生之举。若是、等情况,当事人自己会有抉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们今天看到世间的痛苦是难以说完的,我们虽然能够有心于佛法,但我们父母是不是会跟著来修学呢?是不是我应当济度我们的父母也能够得到佛法的安乐?佛陀在忉利天的时候,为了强调度化母亲的种种的重要,所以地藏王菩萨现身于忉利天,然后演说了一部很重要的经典,这个甚至可以被称为是佛教的孝经——孝顺父母的经典;其中这说到了几个故事,一个是婆罗门女的故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助念者在唱诵阿弥陀佛圣号的同时,有念佛三昧的助念者同时于心中忆佛念佛,一心不乱而以至诚心、深心忆念阿弥陀佛,如同经典中所开示「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可以强烈感应弥陀世尊而帮助亡者获得顺利接引;因此助念者本身忆佛念佛三昧的功德,不但能感应佛菩萨现前加持大众,同时亦成为帮助往生者获得弥陀世尊接引的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并诸眷属,隐形守护;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萨,如观世音等一切菩萨常随守护;三、常为诸佛昼夜护念,阿弥陀佛常放光明摄受此人;四、一切恶鬼,若夜叉、罗刹皆不能害,一切毒蛇、毒龙、毒药悉不能害;五、一切火难、水难、冤贼、刀箭、牢狱、枷杻、横死、枉死悉皆不受;六、先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