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经中已经明示:对于三界我之七转识,以及我所之阴界入聚、无知、业种、三界爱所生眼等五色根、六尘都是虚妄不实的,能够如是了知而断除将五阴认作是真实我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觉知心的我不再执以为真实,名为断我见的声闻初果人;七次人天往返可以究竟苦边,证得解脱成阿罗汉,也就是将处处作主心末那之我执,以及五阴之外我所(名声、眷属、钱财等等)、内我所(六识心的 | admin 2020-07-27 |
|
菩萨了知蕴处界诸法等法虚妄,也了知若离于蕴处界及诸法等法是不可能找到如来藏的;所以不离蕴处界及诸法等法的依他起性、遍计执性,而往离于见闻觉知及处处作主之方向去参究,而证得本来离见闻觉知的如来藏,亦即菩萨证得依他起性及遍计执性之根本所依的圆成实性——人、法二空所显真如。菩萨于实证具有圆成实性的如来藏以后,转依这个本来无生的如来藏,一者、不执 | admin 2020-07-27 |
|
俱生分别我见者,谓出生时之觉知心即已自动执著觉知心自我,亦自动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自我,由是缘故堕于意识俱生断续我见之中,亦由是故转堕于意根相续我见之中,此即是我执(意识对意根相续常住不断之我见虽断,但意根之自我执著心性仍未能断除,要藉三乘见道后之断我执观行,确实修行才能断除之,故名我执)。三、如何断我见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 | admin 2020-07-06 |
|
也有好一点的,安板以后把房门关起来,好好去读,读了以后想:“真的吗?五阴是假的吗?不!我觉知心这么真实,离念灵知应该不是识阴,怎么会是假的?我还可以处处作主,怎么会是假的?”你告诉他说:“内有欲火,外有无常火。”“火在哪里?我也没看见啊!”他们当大法师,除了名闻利养以外,甚至背地里有许多明妃,很快乐啊!你告诉了他们时, | admin 2020-06-20 |
|
《心经密意》一切种智就是真心所含藏的,总共八个识的一切种子的智慧;真心如来藏不但含藏我们见闻觉知心的种子,含藏着时时思量、处处作主的意根心的种子,而且也含藏其他许许多多的种子。由于这一些种子的存在,所以我们人类才能够有种种的功能差别出现,这一些功能的差别又叫做界。界就是种子,所以法界就是法的种子,法界就是法的功能差别;了知这些种子的修行,就是修证一 | admin 2020-06-08 |
|
为什么说这样叫做中观呢?当你证得这个第八识心的时候,现前观察到见闻觉知的我,以及处处作主的我,都是从这个第八识自心如来所出生的。既然见闻觉知和作主的我,是从第八识所出生的,这个觉知的我、作主的我当然是第八识的一部份嘛!可是当我正在贪瞋的时候,第八识的祂却又不起贪瞋。这样探究下来,到底我们八识心王整体是有贪瞋?还是无贪瞋?结果是:非无贪瞋、非有贪瞋! | admin 2020-06-08 |
|
无始无明者,则是对于法界之体性,无所了知;不知自己所接触所领纳之一切法,皆从自己之如来藏出生;不知觉知心之自己,以及处处作主之自己,皆是从自己之如来藏出生者;不知如是事实,是故不知一切法之根源其实就是自心如来藏。由于不如实证知故,便以为实有外法为觉知心之自己所触受,而不知无始劫以来,自己从来未曾触受到如来藏以外之六尘境界,不知自己所触受之六尘境界觉 | admin 2020-06-08 |
|
有的人更荒唐,以为意根是大脑;如果意根是大脑的话,那么应该每一对父母都会看到婴儿带着大脑来入母胎,可是明明每一对父母都不曾看到有什么大脑来入胎啊!意根是心,不是有色根;佛说人死之后,意根带着前世名色所缘的识,来入母胎;这个意根,就是处处作主思量的你;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但是众生不了解,往往将见闻觉知的意识误认为自己,反而将真正的自己给忽略了 | admin 2020-06-08 |
|
换句话说:舍报之后,十八界的自我全部都灭尽了,就没有前七识存在,所以就没有见闻知觉性的我存在,也没有恒审思量处处作主的我存在,只剩下名色所缘的识,只剩下名色因,名色习,名色本之识存在,就是只剩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离思量而独自存在,无所依倚。这时已经没有人间的痛痒冷热饥寒等余苦存在,没有这些余苦作为所依,所以称为无余依涅槃。当名与色都灭尽了以后,还有一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心经密意》般若不是在讲性空唯名,般若是讲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虚妄;但是这个虚妄心,却是依附于一个真实不坏的心而存在。依附于这个真实不坏的心而有时现起,有时间断,这样证知而生起了证知法界体性的智慧,才叫做般若。而《心经》则是:从般若系列的经典,浓缩成《金刚经》,再浓缩成《心经》;所以它告诉我们的就是因地的菩萨 | admin 2020-06-08 |
|
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我,这是因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转的邪恶我见也就是见浊的缘由。因为有这种见浊,就会被觉知心意识的觉受所系缚,被觉受所系缚的原因则是因为众生有虚明妄想,认定“能受苦乐的觉知心是迥无色法的空性心”;这就是虚明妄想的见浊。你们看藏 | admin 2020-06-08 |
|
出三界生死,就是把自我灭除掉,也就是把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思量心灭掉,不再去投胎,只剩下一个无形无色、无觉知、无思量的第八识存在。可是这个第八识离见闻觉知,祂也从来不思量、不作主,祂从来不会想要去投胎,从来不会想要保持六尘中的见闻知觉性。因为处处作主的我们——意根,不愿意自己消失掉,不愿意和六尘境界相隔绝,所以就不愿意进入真正的涅槃, | admin 2020-06-08 |
|
“欲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就是能了知、能领受淫欲的乐触的觉知心;不管性高潮时多么专注在乐触上而起不起妄念,仍然是意识觉知心,但是藏密却将祂当作是真实心。“色界有”就是那个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作主的心;“无色界有”也是这个心,但是离开了色法,没有色身了,也没有了知色尘的眼识心,也没有了知声尘的耳识心 | admin 2020-06-08 |
|
意根遍缘一切诸法,[2]而且可以处处作主。意根在眠熟位及闷绝位、正死位所了知的法尘,那时他只能了知五尘上所显现的法尘有没有大变动,对于法尘的细相及五尘都是无能力了知的。所以意根在眠熟时无法了知六尘中的种种事,假使意根作意要了知六尘的种种相,他就必须唤醒意识及前五识来了知,那就是醒过来了,离开眠熟位了。[2]意根的自性又是有覆无记性,这个体性都是因为他的另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末那识往来三世而不断灭,每一世的意识出生之时便在末那识的我执作用下自动地生出我见,执著五蕴为我,乃至执著处处作主之意根为我。意识心生出我见以后,又反过来以我见熏习末那识,让末那识更坚定了对自我的执著。我执可谓是引发烦恼的直接原因,如《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云:且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证无我理,我见便除,由根断故,枝条亦 | admin 2020-06-08 |
|
二地要修证的无我观叫做犹如光影,这是说:我们这个离念而了了分明的见闻觉知心,以及处处作主思量的意根,就好像镜中的光影一样——由这个光影而形成及改变镜中的影像。当然二地心还要加修千法明门的无生法忍——一切种智,还要明解戒律,严持戒法而不能毁犯;这些条件满足了以后,才能证得犹如光影的现观。这时候开始便可以随心所欲而不犯戒,因为这时已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的色身如幻、世界如幻,可是我们这个能取的心,不断的在执着色身以及色身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但是这六尘也如幻;我们的这个能取的心,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处处作主的末那识意根,都是在这六尘法里面,随着这个色身到处攀缘六尘,可是这些六尘犹如幻化;那我们这个觉知作主的心,在六尘里头去攀缘,其实并不是常住不坏的真实法,只是假合而有的一种表象而已 | admin 2020-06-08 |
|
欲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知的心、处处作主的心,就是能了知、能领受淫欲的乐触的觉知心;不管时多么专注在乐触上而起不起妄念,仍然是意识觉知心,但是藏密却将祂当作是真实心。色界有就是那个一念不生的觉知心、作主的心;无色界有也是这个心,但是离开了色法,没有色身了,也没有了知色尘的眼识心,也没有了知声尘的耳识心,也没觉知触尘的身识,只剩下长住于定境法尘中的极 | admin 2020-06-08 |
|
然后你把这个加行位,也就是我们所教的正知见都熏习了解了,你可以去证实我们这个世间法上及佛法上所讲的一切「名」——我们的显境名言、表意名言——都是虚妄,包括今天我所讲的这些名言的义理和意思也是虚妄;再去证验我们的自性——也就是我们的见闻觉知心、处处作主的心——这个自性也是虚妄;然后再从名、义、自性这三个法里面, | admin 2020-06-08 |
|
而众生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借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而时时想要把握自己、自己作主,这就是因为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回的我见,就是见浊的缘由。--------《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114集何谓五浊?》陈正源老师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