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或许有人会继续提出质疑:“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从来只有顿悟与渐修,没有所谓的顿悟与渐悟?”既然是这样子,后学就举经典与禅宗证悟祖师为例来说明。首先,以经典为例来说明。大家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十信位就是十种长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的阶位。于后,转入十住位,开始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也就是开始修 三摩地

2018-07-19

」这是什么意思?这就像般若系列的二转法轮经典常常说的「法无定法」。又说「如来无所得」,因为成佛是没有所得的,有所得就不是成佛,只是三界中的有为法。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脸上不会写着某某佛的名字,也不会写着「佛」一个大字在脸上;而成佛纯凭智慧,不是凭各种有为法、有相法,因此也没有所谓无上正等正觉可说;要从众生的凡夫境界相对来说,才会说世尊是无上正 三摩地

2018-07-19

综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著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释迦世尊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19

依阿含部经典所说,不归依三宝者,必然是不具有四不坏信的外道凡夫。《杂阿含经》卷30:【佛告释氏难提:「若于四不坏净一切时不成就者,我说是等为外凡夫数。」】《大正藏》册2,页218,上14-16。44二乘人对于大乘禅宗公案的真实性是完全信受,因为定性二乘人相信有第八识真我如来藏可以亲证,只是因为自己心量、戒德、智慧太小不愿广行菩萨道,因此不愿起心参究,但因相信大 三摩地

2018-07-19

 玄奘菩萨一生所翻经论,为中土一切译师之最,其中许多著名的经典如《大般若经》六百卷,还有弥勒菩萨所著的《瑜伽师地论》一百卷...等重要经论。有一部关于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的纪录片叫《玄奘之路》,这部影片中提道: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怀着坚定的信念,他 admin

2018-07-06

一般人大概不知道第七个心是什么,佛教经典将祂命名为末那识。在这八个心当中,负责做决定的就是末那识。譬如我们决定要睡觉、要吃饭等,都是末那识下达指令,我们很难察觉到祂的存在。第八个心叫阿赖耶识,也称为根本识或如来藏,祂是最神秘的心。因为祂像一台万能的录影机一样,巨细靡遗地记录我们做过的每一件事。我们完全不知祂的存在,但祂却是每个人的生命主体。前六个心 admin

2018-06-20

因为你自己有没有经历那些时节,有没有经历那些实证,你要自己来观察,而且要对照经典佛所说的,这样子我们才不会走到偏差的路去。 满足信位的资粮以后,进入三贤位,这个部分可以讲说是对菩萨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于所谓的信位的资粮,以及说住位的资粮,很多人是不太清楚的。所以我们在为大众解说的过程里面,不厌其烦地把这些拿出来为你说明,就要 admin

2018-06-01

释迦牟尼出生、出家、成道与涅槃之具体时间,经典以及相关史书记载不一,多认为佛陀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时(即公元前五四三年)涅槃。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记载不同,中国有些史书记载,佛陀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槃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距今已有三千年左右。我国一般认为,农历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涅槃日,四月初八日是 admin

2018-03-15

台北六个讲堂仍在每周二继续由导师宣讲各种经典,各地共修处并都每周播放导师讲经的DVD。 正觉同修会的财务极为严谨,即使少至五元、十元的赞助,也都必须开立收据;成立至今,不曾漏开过一张收据,未来也将如此执行到底。所有的弘法及事务性工作,上从平实导师、理事长、亲教师,下及各班、各组执事人员、所有义工,除部分担任职事的法师以外,都是无给职的义务性质,也 admin

2018-03-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