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未证如来藏者可以依文解义而注释正确,实证如来藏且有道种智的平实导师反而不懂《成唯识论》而不应注释,这种道理任谁也说不通,有智之人岂能信之乎?入海算沙徒自困,圣位示现有谁知琅琊阁之桀骜不驯、孤傲不群,不受善知识教,只能说这是他学佛必经的歧路尚未走完,必然辛苦放弃平实导师令他一次看清佛法全貌总相的正观〔编案:般若总相智〕,又回归到世智辩聪学术人之各种 admin

2020-07-12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菩提道,以修证自心第八识 admin

2020-06-10

  --------平实导师《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觉知心来证知如来藏的所在,来返观如来藏的不可思议自性,所以出生了般若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若不是因为名色〈含意根〉而有六入,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无法证得般若根本无分别智,而根本无分别智的实证标 admin

2020-06-08

  历经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般若别相智之种智——八识心王一切种之智慧——唯识百法明门,千万法……明门;一切种之智慧修证圆满,则断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成佛后不受熏习,是名一切种智。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之一切种智未圆满故,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位菩萨唯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 admin

2020-06-08

  三则胜解行位,谓学人初证自心藏识(如来藏),入大乘别教真见道位已,得般若总相智,名为七住真见道,得根本无分别智;依此根本智,熏习种智,于唯识性及唯识相而作观行,生起后得无分别智,皆属般若别相智;通达此别相智者,即入初地,名通达位。七住真见道位起,由于亲证如来藏的缘故,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能作殊胜的体解与观行 admin

2020-06-08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 admin

2020-06-08

  一切种智是指有关八识心王的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受熏习。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十信心:即信 admin

2020-06-08

问四、后得无分别智是否即是“无分别中广分别”?后得无分别智与别相智相同吗?还是有所不同?二者皆含摄道种智和一切种智?二者以何时开始?到何时圆满?二者即是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乃至含摄佛地成所作智和大圆镜智吗?明心时一念相应,即始得下品平等性智和下品妙观察智,一直到初地入地心时圆满;见性时一念相应所得智慧亦含摄其中吗?明心与见性所发起之智慧,都 admin

2020-05-31

否则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修学六度及十度波罗蜜,广行一切内财、外财布施,修证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直到圆满佛地一切种智,这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成为福慧两足尊,却只为了成为接受众生供养的人天至尊,对于众生的解脱、众生的成就佛道,丝毫没有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诸佛成佛以后,都不舍一切众生,必定会转法轮----说法来度众 admin

2020-02-20

否则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修学六度及十度波罗蜜,广行一切内财、外财布施,修证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直到圆满佛地一切种智,这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成为福慧两足尊,却只为了成为接受众生供养的人天至尊,对于众生的解脱、众生的成就佛道,丝毫没有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诸佛成佛以后,都不舍一切众生,必定会转——说法 admin

2020-02-20

此七住位菩萨证得般若总相智后,仍须亲随真善知识修学,历经三贤位之别相智,以及入地后道种智的修证;如是次第进修令道种智修证圆满而成就一切种智,方能成办究竟佛果。如是成佛之道虽偶有大师倡导,然观其所说成佛之道的内涵与次第,却多半言不及义而鲜少有能如实演述者,更无有人能明白指出成佛之道的关键是在于大乘菩萨的明心开悟——亲证第八识如来藏;更有甚者 admin

2020-02-18

一切种智则是佛菩提果,乃是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界——功能差别)之智慧,菩萨在触证如来藏的见道基础上,循序修学而历经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通达见道内容进入初地后,渐次修证般若唯识种智—八识心王一切种之智慧—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等等。一切种智修证圆满,变易生死断尽而圆成究竟佛果;一切种智尚未圆满之前皆名为道种智。如是 admin

2020-02-18

成佛之道,它是必须从亲证万法本源的第八识如来藏开始的;大乘成佛之道,是以佛菩提智慧为主,但是却又函盖了二乘菩提的解脱道;所以大乘成佛之道,并不是只是第二转法轮的般若系诸经所说的实相般若总相智或别相智,必须再进一步求证一切种智增上慧学。般若是以亲证如来藏为开始的,依所证的如来藏,才能现观如来藏的中道实相义;而一切种智增上慧学,则是第三转法轮诸经所说如 admin

2020-02-18

否则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修学六度及十度波罗蜜,广行一切内财、外财布施,修证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诸地无生法忍道种智,直到圆满佛地一切种智,这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福德与智慧,成为福慧两足尊,却只为了成为接受众生供养的人天至尊,对于众生的解脱、众生的成就佛道,丝毫没有帮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诸佛成佛以后,都不舍一切众生,必定会转----说法来度众生得 admin

2020-02-18

一切种智是指八识心王一切种子的智慧,一切种智的修证过程,是在触证如来藏的基础上,循序修学,通过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种智——唯识百法明门、千法明门、万法明门……的修学,最后断尽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究竟清净,故成佛后不受熏习。    菩提道依一切种智别于通教之外建立五十二阶位:(一) admin

2019-11-03

世俗谛的二乘法就已经是背俗的了,更何况大乘佛法的甚深般若妙义,当知更加背俗,更不是世间人意识思惟所能了知的;所以,佛门内外真悟者少、错悟者多是古今不变的定律;所以现代佛教界的大师与诸学人,对极为粗浅的二乘菩提的断我见的智慧境界尚且都已经误会了,都落在意识心上而自以为已经证得解脱境界;若是胜妙于二乘法百千倍的大乘菩提般若,那就更没有修证的可能了;更何 admin

2019-04-24

成佛之道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一悟即至佛地!而是必须历经无量无数劫的勤苦修行,具足般若总相智、般若别相智以及一切种智之后,还要加修无量福德,等到福德和智慧都了,才能够成就佛道!至诚祈愿久住,佛陀光明遍照寰宇,普度万源!至诚祈愿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至诚祈愿一切众生,皆能早日离苦得乐,早日解脱成就佛道!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三摩地

2019-03-06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大乘菩提智 由如来藏所生的六根与六尘来出生能返观自己的意识心,然后由意识觉知心来证知如来藏的所在,来返观如来藏的不可思议自性,所以出生了般若总相智──根本无分别智;若不是因为名色〈含意根〉而有六入,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无法证得般若根本无分别智,而根本无分别智 admin

2018-12-27

”(《佛藏经》)佛说得很明白,要想当佛教的法师,首先他必须是亲证自家的第八识如来藏,有了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和道种智,这样才称得上人天之师、大善知识,这样他才能够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实证正解,依照佛经为我们一五一十讲解三乘菩提,带着我们走上解脱成佛之道。因为他已经明了 佛陀的“一件大事”本意,已经悟佛知见,证得人无我、法无我,否则, admin

2018-08-16

虽然一般只有在初地以上的圣位菩萨才又尊称为菩萨摩诃萨,也就是大菩萨;但是已经实证第一义谛,七住位以上的实义菩萨,因为已经进入到佛法的内门之中,此后可以一直依止所亲证的如来藏,来修学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地上菩萨的道种智,一直到成为佛地的一切种智,而且实证之后已经是位不退的菩萨;所以从广义上来说,七住位以上的实义菩萨,也可以称作是菩萨摩诃萨。从上面的说 admin

2018-08-07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6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