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禅门以无门为门,扫除一切相,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双修呢?这样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门者心中。若能一门深入,将发觉门门相通,最后都无差别。我们可以这样说:一切修行法门汇归禅定,一切修行结果汇归净土。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每一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亲见佛性或断除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祖曰:“落何阶级?”就是说,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看究竟落什么阶级呢!答曰:“圣谛尚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六祖知道他是佛门法器,又传法印与青原行思。他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就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这是六祖惠能大师把如来眼藏微妙法门付给与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二位最显著大德高僧的历史。在六祖惠能禅师把眼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原标题:2三祖僧璨大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智威禅师一见慧忠禅师,便道:“山主来也!”第一次相见,怎么喊山主呢?智威禅师的这一声不同寻常的问候,令慧忠禅师当下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顿悟玄旨。开悟后,慧忠禅师便留在智威禅师的身边,做他的侍者。过了几年,慧忠禅师便辞师四方参访。在慧忠禅师外出参学期间,有一年夏天,具戒院里的一株古老的凌霄藤枯死了,僧人们想把它砍掉,智威禅师见了,便告诉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就在一念歇处、言语道断处、心行处灭现形。 (原标题:28泐潭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做工夫提起话头,祇是知疑情打不破,毕竟无第二念,决不可向经书上引证,牵动识情;识情一动,则妄念纷驰,欲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安可得乎?“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工夫不可须臾间断,可间断非工夫也。真正参究人,如火烧眉毛上,又如救头燃,何暇为他事动念耶?古德云:“如一人与万人敌,觌面那容眨眼看”!此语做工夫最要,不可不知。做工夫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问: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其义如何?答:以言显义,得义言绝;义即是空,空即是道,道即是绝言,故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谓得义实际,更不起观;不起观故,即是无生;以无生故,即一切色性空;色性空故,即万缘俱绝;万缘俱绝者,即是心行处灭。问:如如者云何?答:如如是不动义,心真如故,名如如也。是知过去诸佛行此行,亦得成道;现在佛行此行,亦得成道;未来佛行 | admin 2018-07-19 |
![]() |
言语道断。而未始无言。心法双亡。而率相传法。有得兔忘蹄之妙。无执指为月之迷。故宗师起而称扬。若尺棰取之不竭。学者从而领悟。如连环解之无穷。教外别传道斯为美演师和尚。游方寖久。询请无私。周旋黄檗之庭。践履白云之室。常心是道。信手成金。红粉佳人。发最上之机。金色头陀。无容身之处。念聪明咒。唱太平歌。皆诸方之所未闻。后人之所警策。其他妙语不可殚论。广于简 | admin 2018-07-19 |
![]() |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戒定慧三学资持云。一切佛法不出三学。以众生迷心为惑动虑成业。由业感报生死无穷。欲脱苦果要除苦因。故先以戒治其业。次以定慧澄其惑。业分善恶故。止作两行以相翻惑唯昏散故。定慧二法而对破。病因药差机藉教修。然后业尽惑除。情亡性显。教门虽广岂越于斯释法四依(则见祖怀究竟指归唯在了义)依法不依人者。人唯情有。法乃轨模。性空正理(性空通大小也)体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而此正法境界无碍。为众生说不违实义。由是无上出世良药。彼灭众生无始烦恼三乘净僧所有三慧(闻思修也)是菩萨道。披弘誓铠策精进马。执忍辱弓放智慧箭。杀烦恼贼。直心深心。决定正趣无上。第一平等正道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受行诸佛一切言教。常以六度度诸众生。常以四摄摄诸含识。为尊为导。为依为救。安置众生佛菩提道。是故号僧法朋善友。常以方便利益世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直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无言可说。无理可伸。不起纤毫修学心。百不知百不会。不涉思惟不入理路。直是安乐。山僧又向渠道。这个是出格底道理。若是干屎橛话。如此说得落时如锯解秤锤。麻三斤。狗子无佛性。一口吸尽西江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即心即佛语。皆可如此说得也。既不可如此。须是悟始得。悟则事同一家。不悟则万别千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切须子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差别异路。觑见古人脚手。不被古人方便文字所罗笼。山僧见渠如此。所以更不曾与之说一字。恐钝置他。直候渠将来。自要与山僧说话。方始共渠眉毛厮结理会在。不只恁么便休。学道人。若驰求心不歇。纵与之眉毛厮结理会。何益之有。正是痴狂外边走耳。古人云。亲近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但频与参政说话。至祷至祷。不可将古人垂示言教胡乱穿凿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从释迦世尊的开示可知,众生不能了知有一个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的真实心存在,所以在漫漫长夜当中,不断地在六尘境上作种种虚妄分别与执著,不断地轮回生死而无法出离;然而这个真实心,本身离种种觉观,不在六尘分别,也是禅宗证悟祖师所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亦即世间人所说的“种种语言的法道,到真心这里就断了;现象界所显现的种种心行,到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