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者配合起来,就可以修证无生法忍。所以无生法忍不是虚妄的东西,是实际上可以领受、可以亲证的。假使能够常常乐于观察这个甚深句义:就是说你能够修学这个出世间忍的甚深句义,也就是修学无生忍和无生法忍,就是正修忍门。对一般学佛人来讲,根本弄不懂无生忍与无生法忍的同异;有许多人在同修会里面共修,三年明心后,遇到了很久不见的一样在学佛的亲朋好友,偶然谈起佛法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回心大乘的声闻阿罗汉仍非真正的佛子,未证无生法忍的缘故),都是严重犯戒的破法人,不但不应覆藏他们的过失,而且还要在他们一直都不肯改正的时候,起而公开举证破斥;这样才不会辜负佛的咐嘱。因为在事相上会有许多的差别存在,所以应该有智能判断而作恰当的处理,所以在司法调查中陈述证言,是否可以准照僧团或修行团体的情形?应该要依具体情形而判断,因为有时候据实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还要断除欲贪发起初禅永伏性障,然后断尽一念无明烦恼障的现行,有能力取证无余涅槃而不证,成为慧解脱的菩萨阿罗汉;再于佛前勇发十无尽愿,那就进入了初地,成为见道通达的通达位菩萨,开始十地修道位的修学;不仅要继续修布施等六波罗蜜多,还要加修方便、愿、力、智四波罗蜜多,成就地上菩萨的十波罗蜜多无量行,原来在地前修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更需要增进为增上三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是说,菩萨可以在得证无生法忍,最后在八地于相于土自在的时候,变化一切身相,该被人家杀的,因为杀的因缘而能够教化对方,或是教化一些世间,这样的话被杀就无所谓,甚至需要的时候,可以入三恶道。本来已经没有三恶道的业,可是菩萨因为愿力来变现,这样的话你只要稍微轻微地作意,马上就可以变现一个地狱报身,然后跟地狱的众生在一起,方便作为同事,然后利行。所以,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譬如说临时起意谋财害命的凡夫,因为跟善知识结的缘,教他去念佛,舍寿以后,一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用这种方式往生极乐世界,里面有所谓的易行道或难行道,那这个部分就要请大家参考《禅净圆融》。不管怎么样,往生之后从弥陀、观音、势至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回心大乘的声闻阿罗汉仍非真正的佛子,未证无生法忍的缘故),都是严重犯戒的破法人,不但不应覆藏他们的过失,而且还要在他们一直都不肯改正的时候,起而公开举证破斥;这样才不会辜负佛的咐嘱。因为在事相上会有许多的差别存在,所以应该有智能判断而作恰当的处理,所以在司法调查中陈述证言,是否可以准照僧团或修行团体的情形?应该要依具体情形而判断,因为有时候据实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长者久证无生,化度十方,现长者身,合掌恭敬,问地藏菩萨言:大士,是南阎浮提众生,命终之后,小大眷属为修功德,乃至设斋,造众善因。是命终人,得大利益及解脱否?地藏答言:长者,我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生,承佛威力,略说是事。长者,未来现在诸众生等,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一辟支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譬如说临时起意谋财害命的凡夫,舍寿以后,因为跟善知识结的缘,教他去念佛,一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用这种方式往生极乐世界,里面有所谓的易行道或难行道,那这个部分就要请大家去参考平实导师的《禅净圆融》。不管怎么样,往生之后从弥陀、观 | admin 2018-07-22 |
![]() |
前者如已悟宗门般若者,于此娑婆唯阶别教七住,舍寿往生已,能证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二地,随即能向八地迈进﹙如本会郭故理事长悟后,因病往生极乐,托梦于其弟子,示现极乐世界境界,云已向八地前进中。又恐一人闻之不信,展转于其多位弟子梦中如是示现﹚,此是上品上生人;亦如于此已入初地二地者,往生极乐时,速证八地道种智,立即证得二种意生身,于相于土自在,此是地上菩 | admin 2018-07-22 |
![]() |
是故游泳此宗,资器,从初立志,跂步便要超卓,所谓立地成佛,暂时敛念便证无生,不立前后际,不从他得,惟是自己分上勐利操修。】(《佛果克勤禅师心要》卷二)克勤大师这一段开示的意思是说:自从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尊者微笑,世尊将涅槃妙心咐嘱给金色头陀迦叶尊者之后;历经西天28祖的代代相传,一直到达摩祖师来到东土开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有缘的众生方得以闻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具足了这四智才能具足四个涅槃,才能称为大般涅槃;而这个大般涅槃的具足,也是要从亲证如来藏为根本的大乘佛法以后,继续进修而次第实证无生法忍的道种智才能够完成的,所以仍然是依如来藏来修证大般涅槃。在因地实证了如来藏,就能够有般若智慧生起,就有中道现观的实证。中观其实就是中道的观行,实证了中道的观行时名为证得中道,不再只是中道的观行位了,这时的中观已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譬如说临时起意谋财害命的凡夫,舍寿以后,因为跟善知识结的缘,教他去念佛,一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用这种方式往生极乐世界,里面有所谓的易行道或难行道,那这个部分就要请大家去参考平实导师的《禅净圆融》。不管怎么样,往生之后从弥陀、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修道当求解脱分功德以快速大量显现自身无漏功德;;所谓解脱分,简单而言即是指能如实断除我见、证无生忍而不退者,详情请看以下:《菩萨优婆塞戒经》(解脱品第四)【【善男子!若善男子善女人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善生言:「世尊!所言体者,云何为体?」「善男子!谓【身、口、意】,是身口意从方便得。方便有二:一者【耳闻】、二者【思惟】。复有三种:一者【惠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菩提修证四禅八定的目的,只是藉禅定的实证来利益众生,那是戒慧直往菩萨悟后的事,也只是作为利乐众生及修证无生法忍现观的工具而已,不同于外道以追求四禅八定的境界作为最终目的。打坐修证禅定,真能出得了三界生死吗?佛子之中有些人喜欢禅定境界,认为打坐境界很殊胜,误认为打坐所得的世间境界高于般若慧学的修证。也有人是以定为禅,把禅定的修证当作是禅宗般若禅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常乐出家教化众生”,若想快速的修证无生法忍,最好世世出家。因为世世出家利益众生会比较多,福德增进会更快速;除非说法错误而误导众生,否则总是以出家身来教化众生最容易,也容易摄受很多众生来信受你、跟你学佛法,所以应该乐于世世出家教化众生。除非你已经到了该修断习气种子的时节,否则就该尽量世世显现出家身,教化众生会比较多。如果是开始进入修除习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摘录《央掘魔罗经》卷二中世尊的殷殷告诫与诸学人共勉,愿持否定如来藏观点者得以仔细思量,早日醒悟忏悔,如此今生方有机会趋入,得证无生。闻如来藏不生信乐。如鸱鸺鸟昼盲夜见好暗恶明。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好正不乐见佛及如来藏。去来现在不生信乐。如彼鸱鸺好暗恶明。如人长夜修习邪见。染诸外道不正之说以宿习故今犹不舍。彼诸众生亦复如是。久习无我隐覆之教。如彼凡愚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摘录《央掘魔罗经》卷二中世尊的殷殷告诫与诸学人共勉,愿持否定如来藏观点者得以仔细思量,早日醒悟忏悔,如此今生方有机会趋入正法,得证无生。“闻如来藏不生信乐。如鸱鸺鸟昼盲夜见好暗恶明。彼诸众生亦复如是。好邪恶正不乐见佛及如来藏。去来现在不生信乐。如彼鸱鸺好暗恶明。如人长夜修习邪见。染诸外道不正之说以宿习故今犹不舍。彼诸众生亦复如是。久习无我隐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其谁修证无生法忍。No.94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2)T19,p0110c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大宝积经》(卷119)T11,p0677a「世尊。如来成就过于恒沙具解脱智不思议法。说名法身。世尊。如是法身不离烦恼。名如来藏。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证。世尊。此如来藏空性之智。复有二种。何等为二。谓空如来藏。所谓离于不解脱智一切烦恼。世尊。不空如来藏。具过恒沙佛解脱智不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修证无生法忍?”即时阿难与诸大众默然自失。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