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rdq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rdq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一、小弟深信如来藏妙法,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提到:「佛告须菩提:「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所以小弟与各位正觉的师兄师姐一样,已于无量千万佛前种下善根。第二、小弟对佛菩萨非常非常信受:小弟生来有太多莫名奇妙的想法,因为对佛菩萨有十足的敬重,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时忉利天有一天子名须菩提,五衰现前,即将命终。释提桓因告诉须菩提:「你前往阎浮地告诉音响王:「阎浮地没有一位有德之人可当你的小孩,今日因五衰现前缘故,必当投生作为你的小孩,但是呢?我长大后必当出家修行,修无上梵行」这时释提桓因的天神部属听到后,前往音响王的住处告诉他,将有位天子投生当你的小孩。音响王一听欢喜雀跃地回答说:「我真的好幸运,有天子要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原标题:母亲的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经中也有提到:修学六波罗蜜里面的忍波罗蜜,也能够消除先世的恶业;譬如佛陀在《金刚经》中,也有为须菩提开示说:如果能够受持此经如来藏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话,那么这个人过去所造作的罪业,因为被人轻贱而能够安忍于如来藏境界的缘故,那些恶业就会消灭,不须再去受报,未来也一定会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经由上面的说明,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由于每一位有情都是由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金刚经》说: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修道之人,难免违缘障碍、身心疾苦,但遭遇逆境之时,应作消业想,生欢喜心,因借此身心小苦消得多劫重罪,故应欢喜。如此心不退转、尽管径直行去,自有业障永尽、得享大乐的一日。 (原标题:哪些业会现世成熟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亦如《金刚经》第四〈妙行无住分〉所述:【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无相布施,心无所住,三轮体空,此即般若波罗蜜。兹举《大智度论》卷四所述释迦世尊成佛前,尚为尸毘王身时,割肉喂鹰之菩萨广大第一最胜施:【问曰:「檀波罗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60,a4-27)关于六斋日:《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2〈43无作品〉:「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在诸天众前说是般若波罗蜜义,是善男子、善女人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何以故?」(CBETA,T08,no.223,p.310,c10-15)《佛说四天王经》卷1:「「斋日责心、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没有出现这样的恐慌,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诚如《金刚经》所言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你对于佛法和自己的本质有一些深入整体的了解后,而不惊慌、不害怕,说明你本是久学菩萨,已于无量千万佛的面前,培植无量的善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须菩提首先请世尊开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须菩提问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大心,想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发了成佛的心——如果他发了成佛的心,他要如何安住其心呢?如何降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开示说:【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很多人看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会想要把意识修到应无所住;但是事实上如同我前面讲的,意识祂一定会分别,祂是没办法修成无分别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这里讲的其实不是在讲意识心,而是在讲如来藏。那要怎么样应无所住而生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一:「佛言:『须菩提!真如即是心耶?心即是真如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异真如是心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汝于真如有所见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3-1,p.226)5.《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六:「所说五蕴生起所摄,所有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告须菩提。转法轮亦不二亦不一。般若波罗蜜者。亦不为法故转。亦不有所为故不转。以有无空故。No.22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2)T08,p0311b27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尔时诸天子。虚空中立发大音声踊跃欢喜。以沤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而散佛上。作如是言。我等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是中无量百千天子得无生法忍。佛告须菩提。是法轮转非第一转非第二转。是般若波罗蜜不为转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jiān)连、摩诃拘絺(chī)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zī)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jiā)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目乾连、此须菩提、此舍利弗。此识了知,为生于见?为生于相?为生虚空?为无所因突然而出?阿难!若汝识性生于见中,如无明暗及与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若汝识性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亦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若生于空,非相非见:非见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灭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惟垂大悲,开发迷闷。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须菩提等复有大比丘尼众三万六千人俱。摩诃波阇波提。乃至跋陀迦比罗比丘尼等以为上首。复有无量无数优婆塞优婆夷。频婆娑罗王等而为上首。复有菩萨摩诃萨无量百千。是贤劫中诸菩萨众。或住此土或他方来。一生补处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而为上首。皆悉通达大深法性。调顺易化善行平等。修菩萨道。一切众生真善知识。得无碍陀罗尼。转不退法轮。已曾供养无量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有为界实谛一异相离相若分别一异彼痴非正念彼人为相缚及为烦恼缚修毗婆奢那奢摩他得脱慧命须菩提问品第五尔时世尊。依一切处一味等味第一义谛。告慧命须菩提言。须菩提。汝知一切众生界中几所众生。依我依慢说我所得。须菩提。汝知一切众生界中几所众生。离我离慢说我所得。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于众生界中。实少见众生。离我我慢说我所得。世尊。而我实见无量阿僧祇不可说众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