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再从实相来说,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净心行善分〉当中,告诉须菩提尊者:【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净心行善告诉我们那个净心,是永远清净的心,祂不是有时清净、有时染污的心。可是众生 admin

2020-02-20

譬如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中记载,须菩提尊者在弥勒菩萨开示以后说:若不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能以诸福德正回向者,无有是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三)意思是说,回向当以听闻、证得般若波罗蜜方便,才能具足正回向,当以亲证实相以后,在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以后之回向,为正修行。所以,回向乃是菩萨可以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重要行门。佛教相信功德是可以回向给他人 admin

2020-02-20

经文如下:【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因为有如来藏的不生不灭,善恶业的种子才能带至来生。众生也因为善业福德的累积而成佛。若一切皆空,众生无法成佛。佛所说之空,有二法:一者万法缘起性空之诸法空相,二者万法缘起性空所依之法界体性——第八识空性心,名为 admin

2020-02-18

经文如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 admin

2020-02-18

首先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须菩提首先请世尊开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须菩提问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大心,想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发了成佛的心——如果他发了成佛的心,他要如何安住其心呢?如何降伏 admin

2020-02-18

接下来,佛开示说:【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很多人看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都会想要把意识修到“应无所住”;但是事实上如同我前面讲的,意识祂一定会分别,祂是没办法修成无分别的,所以祂一定有所住;所以这里讲的其实不是在讲意识心,而是 admin

2020-02-18

《维(wéi)摩(mó)诘(jié)所说经》中讲到,由金粟如来倒驾慈航所示现的维摩诘长者生病了,佛陀请诸大声闻弟子们前去探病,但这些声闻弟子们一一都表现出无法堪任此工作,因为自己都曾经被维摩诘居士指正过错误,所以不敢前往;从头陀第一的大迦叶,解空第一的须菩提,一直到密行第一的罗睺罗,都说自己没有办法担当这一份工作。所以,现在佛陀继续请问下一 admin

2020-02-18

我们再从实相来说,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净心行善分〉当中,告诉须菩提尊者:【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净心行善告诉我们那个净心,是永远清净的心,祂不是有时清净、有时染污的心。可是众生 admin

2020-02-18

)!   《金刚经》是为哪类人说的呢?“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空,这是你说的“那它差得很远很远”、“才露 admin

2019-07-30

”此一人就是本来解脱之解脱人,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正道人;百丈禅师述说此解脱人与道人,却是不离五欲烦恼中之吃饭俗事;以此本来解脱之解脱人而说“所谓吃饭,即非吃饭,是名吃饭”,同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故如来 admin

2019-07-29

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 三摩地

2019-07-18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血脉》公案拈提第四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5月再版)须菩提之意 须菩提的意思叫作“空生”;又因为他善于显现空性的真实义,所以又名“善现”。(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5月初版首刷)菩提智之种智 菩提智之种智有二门:虚妄唯识及真实唯识;真实唯识 admin

2018-12-27

”经文如下:【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因为有如来藏的不生不灭,善恶业的种子才能带至来生。众生也因为善业福德的累积而成佛。若一切皆空,众生无法成佛。佛所说之“空”,有二法:一者万法缘起性空之诸法空相,二者万法缘起性空所依之法界 admin

2018-12-27

经文如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1:【「须菩提!於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 admin

2018-12-27

佛在《金刚经》曾开示:“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八界存在,亦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没有所了知的十八界存在,还会有布 admin

2018-08-05

故在《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须菩提尊者因弥勒菩萨的开示后而说:「若不闻不得般若波罗蜜方便,能以诸福德正回向者,无有是处。」所以回向当以听闻证得般若波罗蜜方便,才能具足正回向;当以亲证实相以后,在内门中广修六度万行以后之回向为正修。所以回向乃菩萨快速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的重要行门。2.回向本身的实践就是一分的功德受用,如法的回向,不论回向给别人或者自己,都不会 三摩地

2018-07-23

佛在《金刚经》曾开示: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八界存在,亦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没有所了知的十八界存在,还会有布施这件事吗?当 三摩地

2018-07-23

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因为立字,名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所眼见人及畜生,则便瞋骂,未曾休废。父母亲属皆共厌患,无喜见者,遂便舍家入山林中,乃见鸟兽及以草木,风吹动摇,亦生瞋恚,终无喜心。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 三摩地

2018-07-23

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因为立字,名须菩提。年渐长大,智慧聪明,无有及者;唯甚恶性,凡所眼见人及畜生,则便嗔骂,未曾休废。父母亲属皆共厌患,无喜见者,遂便舍家入山林中,乃见鸟兽及以草木,风吹动摇,亦生嗔恚,终无喜心。时有山神,语须菩提言:汝今何故,舍家来此山林之中,既不修善则无利益,唐自疲苦?今有世尊在祇桓中,有大福德,能教众生修善断恶。今若至彼,必能 三摩地

2018-07-23

善现启请分第二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24条/7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