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净命须菩提。净命须婆睺罗。净命摩诃拘郗罗。净命优波离。净命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净命摩诃纯陀。净命摩诃劫宾那。净命离婆多。净命毕陵伽婆蹉。净命阿尼楼[馬*犬]。净命孙陀罗难陀。净命罗睺罗。唯除阿难在学地。如是等千二百五十人。复有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其名曰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青莲花色比丘尼。绮摩比丘尼。跋陀比丘尼。难陀比丘尼。耶输陀罗比丘尼。如是等各有眷属 三摩地

2018-07-21

首先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须菩提首先请世尊开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须菩提问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大心,想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发了成佛的心——如果他发了成佛的心,他要如何安住其心呢?如何降伏其心呢?佛当然 三摩地

2018-07-21

且如释迦老子在摩竭提国三七日中掩室不作声,岂不是佛默然?毗耶离城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末后维摩诘无语,文殊赞善,岂不是菩萨默然?须菩提在岩中宴坐无言无说,岂不是声闻默然?天帝释见须菩提在岩中宴坐,乃雨华供养,亦无言说,岂不是凡夫默然?达磨游梁历魏,少林冷坐九年,岂不是祖师默然?鲁祖见僧便面壁,岂不是宗师默然?和尚因甚么却力排默照以为邪非?妙喜曰: 三摩地

2018-07-21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一:【佛言:「须菩提!真如即是心耶?心即是真如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异真如是心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汝于真如有所见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九十六如是说:【……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复次善勇猛!所说五 三摩地

2018-07-21

《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载: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以何缘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觉。(须菩提)又问:云何如佛智所觉?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后亦如是,不离‘如’故,是以说言如佛智所觉。一切法不离如(第八识真如)故,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就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尔则破戒、也都成了佛法了。同理,《维摩诘经》言淫怒痴&lsquo 三摩地

2018-07-21

《大方广宝箧经》卷上载:须菩提言:文殊师利,以何缘故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觉。(须菩提)又问:云何如佛智所觉?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后亦如是,不离‘如’故,是以说言如佛智所觉。一切法不离如(第八识真如)故,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如果从事相上来看,就不能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若尔则破戒、也都成了佛法了。同理,《维摩诘经》言淫怒痴&lsquo 三摩地

2018-07-21

其实你如果看佛经,你就会发现佛在说法的时候祂会问阿难啊、须菩提呀或者说舍利弗啊,那么既然祂能把祂的名字都叫出来表示祂是有分别,并不是没有分别。所以,其实触而不分别并不是要把觉知心修到触而不分别,如果想要把觉知心修到触而不分别,那么这是错误的修法。当然触而不分别的心其实也有,在五遍行当中、五别境当中都有触而不分别的心,在未到地定当中觉知心也是触而不分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另外一段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样了解就可以知道它的道理所在。因为说佛度众生,所 三摩地

2018-07-21

若菩萨久已断一切烦恼,成佛时复何所为?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须菩提闻是已,问佛:「智慧故,有上、中、下分别,烦恼断复有差别不?」佛言:「无差别!」断时有差别,断已无差别。譬如刀有利钝,断时有迟速,断已无差别。如来烦恼及习都尽;声闻、辟支佛但烦恼尽,而习气有馀。须菩提问佛:「世尊!三种断,是有为、是无为?」佛答:「皆是无为。」复问:「世尊!无为法中可得差别 三摩地

2018-07-21

若菩萨久已断一切烦恼,成佛时复何所为?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须菩提闻是已,问佛:「智慧故,有上、中、下分别,烦恼断复有差别不?」佛言:「无差别!」断时有差别,断已无差别。譬如刀有利钝,断时有迟速,断已无差别。如来烦恼及习都尽;声闻、辟支佛但烦恼尽,而习气有馀。须菩提问佛:「世尊!三种断,是有为、是无为?」佛答:「皆是无为。」复问:「世尊!无为法中可得差别 三摩地

2018-07-21

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由此可知,我们在无量劫以来执以为“我”的心,竟是虚幻无常而不可得的妄心,它与真心在一起和合无间同步运作维系我们的生命。《入楞伽经》卷七︰“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余七识者。心意意识等念念不住是生灭法。&rdq 三摩地

2018-07-21

若菩萨久已断一切烦恼,成佛时复何所为?------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须菩提闻是已,问佛:「智慧故,有上、中、下分别,烦恼断复有差别不?」佛言:「无差别!」断时有差别,断已无差别。譬如刀有利钝,断时有迟速,断已无差别。如来烦恼及习都尽;声闻、辟支佛但烦恼尽,而习气有余。须菩提问佛:「世尊!三种断,是有为、是无为?」佛答:「皆是无为。」复问:「世尊!无为法中可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另外一段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样了解就可以知道它的道理所在。因为说佛度众生,所 三摩地

2018-07-20

自称须菩提。俄化为百余僧。或从旁谓曰。经中凡一百三十八须菩提。即此是也。诸眷属共焚香诵佛名。祝氏微笑而逝。阁中一九岁婢。方卧地。忽大呼起立。言见数金甲巨人。执幡幢为夫人导。其幢柄拂面过。不觉痛失声。察之。伤痕宛然。既殓。棺中时发异香(袁中郎集)。张太宜人金氏。绵州人。普安知府张怀麓妻也。家世贵盛而自奉甚薄。中年失偶。教诸子有法度。子正道正学。皆以科名 三摩地

2018-07-20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福德。……”。破参以后翻阅《金刚经》,更是赞叹:是讲真心,不须背诵、不须批注、不需说明,一目了然。由于上穷碧落下黄泉,参到不能再参、而终于承担时,理路较透,功德受用大,这要特别感恩三位老师。当我告知所悟的心时,杨老师回答:“再去找,是否同一个?”回答得妙。游 三摩地

2018-07-20

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若与么见(现)前,更疑何事没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心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真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欠少。“今时人不悟个中道理,妄自涉事涉尘,处处染著,头头系绊。纵悟,则尘境纷纭,名相不实,便拟凝心敛念,摄事归空,闭目藏睛,终有念起。旋旋破除,细想才生,即便遏挎。如此见解,即是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 三摩地

2018-07-20

曾有上堂法语云:“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视听而雨华。大众,这一队不唧溜(不聪明、不灵利)汉,无端将祖父田园,私地结契,各据四至界分,方圆长短,一时花擘(bo,分脏耗费)了也。致令后代儿孙,千载之下,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卓锥之地。博山(悟本禅师自指)当时若见,十字路头,掘个无底深坑,唤来一时埋却,免见递相钝置(免 三摩地

2018-07-20

当他诵至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一段时,恍然开解。从此以后,凡内外典,只要一过目,即能通晓其义。当时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明本禅师才二十四岁 三摩地

2018-07-20

德宝禅师接众期间,曾有人入室请益《金刚经》中“为人所轻贱”之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德宝禅师于是问那僧:“汝有疑否?”那僧回答道:“有疑。”德宝禅师道:“有疑则为人轻贱, 三摩地

2018-07-20

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嘱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即时。如来敷座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法筵清众。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馐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24条/7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