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离念灵知心是生灭法,眠熟时就断灭了,而且这个离念灵知心是有觉受而与觉受相应的;所以,贪著离念灵知心就是有漏有受之法,正是识盛阴,不能出离三界生死。或如证得无想定的外道,他们因为曾经听过识盛阴的内容而了知识阴虚妄,但是却不曾了知无余涅槃中有如来藏本际常存,由于害怕灭了识阴以后会成为断灭空,所以就想保留著色身继续常住,而不肯灭除色身,因此在证得第四 | admin 2020-02-18 |
![]() |
虽然说到二禅中可以因为定而产生了喜乐,可以真正的离五尘的见闻觉知,而生起了定,而生定、生喜乐,可是这个定生喜乐仍然是经过因缘而修成的,乃至到三禅、四禅乃至到四空定,那么这样修禅定的过程里面,虽然可以对五尘不加以分别,可是对五尘不加以分别时,仍然有对定境法尘的分别以及了知(仍然是有觉有知而不是涅槃寂静境界),所以修学禅定的过程里面意识住于定境法尘中, | admin 2020-02-18 |
![]() |
这样修止,不仅与真如三昧绝缘、与欲界天果报绝缘,甚至连人身都会失去;因为心中所想、所相应的,都是罗刹鬼神之流,当然会成就欲升反堕的业流中。对于初学的人来说,是不会有天魔来干扰,因为还没到那个程度。因此,主要会自心取相的是五阴魔、烦恼魔、见魔等,也是因为自心有相应的心行,才会成就魔事。禅宗四祖道信禅师曾说:修学要摒除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导师开示: | admin 2020-02-18 |
![]() |
三界唯心的心是哪个心?万法唯识的识是哪个识?是以意识心为主的六识心吗?还是以第八识为主的八识心呢?《华严经》中有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华严经》卷1)。这是说有一个心,好像工笔精巧的师傅,祂能够画出一切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也就是这个心能够出生一切有情的五蕴世间、一切器世间。而五蕴悉从生,这个五蕴呢,都是由这个心所出 | admin 2020-02-18 |
![]() |
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zhuó);诸行无常一切空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外道证得初禅以后,他就依止于初禅----也就是说他把初禅当成涅槃;或者是把二禅、三禅、四禅当成是涅槃;乃至于说有一种人到了非有想非无想处,他是舍弃了无所有处,到了这样的地步以后,因为他发现:再过去已经没有觉知心,已经没有依靠了,所以他就没有办法再舍弃非有想非无想这样的境界----也就是我们的意识觉知心最微细的境界就是非有想非无想的境界。到了这里他 | admin 2020-02-18 |
![]() |
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仙尼!有一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仙尼!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曰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彼第三师不 | admin 2020-02-18 |
![]() |
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如果能够对这样的六个法,如实的依照正确的智慧而观行,生起了如实的智慧,这样的话就会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杂阿含经》卷31)这样的人他证得了初果,所以他的三缚结会尽了----会断了,而且他会很清楚的知道证得初果须陀洹的内容。......这一些内相分、外相分的道理可以这样子说:众生的世界里面,共同的部分是外所取的外相 | admin 2020-02-18 |
![]() |
众生的我见以及我执这些烦恼,会因此而引生对自我的执著,这样会在每一世死了以后又重新去投胎,然后就又会继续去执著五阴十八界的自我;乃至造作了无量无边有漏性的善恶业,不论是在人间享福、天上享福,或者下堕三恶道轮回受苦,这些统统都是有漏的有为法。但是这些有漏性的有为法却是可灭的,其实这些也是二乘圣人必须要灭掉的,所以它不可能是无为法。再说无漏的有为法,我 | admin 2020-02-18 |
![]() |
」《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一者阿梨耶识,二者意,三者意识,四者眼识,五者耳识,六者鼻识,七者舌识,八者身识。」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 | admin 2020-02-18 |
![]() |
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若否定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若无常住心持种,就会使得因果律成为虚妄说。中文名如来藏外文名तथागतगर्भ;Tathāgatagarbha又名阿赖耶识丶真如丶异熟识丶无垢识体性不生不灭、非断非常、非空非有功德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目录1如来藏概述2如来藏与十因缘十二因缘法 | admin 2020-02-18 |
![]() |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我独尊的真心。《心经》是可以让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部经。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就三乘菩提: | admin 2020-02-18 |
![]() |
前面已说明《心经》有三个重点,第一个重点:《心经》最主要的宗旨就是心,也称为空性心;第二个重点:空性心借着种种缘而出生蕴处界及诸法等空相;第三个重点:空性心与空相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也解释《心经》第一段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 | admin 2020-02-18 |
![]() |
又譬如人死了,如果不是空性心借着往昔所造的业、无明以及其它种种因缘,就不会有后来的中阴身以及后来每一世的色身出现,就不会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色身出现。由此可知,因为有空性心借着种种缘,使得诸法可以不断地、重复地出现,所以才说诸法不生不灭;这都是因为将诸法空相摄归于不生不灭的空性心,才会有诸法空相不断地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出现,才会有现象界诸法不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我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 | admin 2020-02-18 |
![]() |
也证成《金刚三昧经》所说真心无所得的道理,经中心王菩萨向世尊禀白:尊者!我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金刚三昧经》)从心王菩萨开示可以得到下列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就是真心清净的体性。心王菩萨叙述真心的体性是:没有得 | admin 2020-02-18 |
![]() |
菩萨既然要证得最究竟的无住处涅槃,当然要先证得其它三种涅槃,才有可能证得第四种涅槃,因此有必要将四种涅槃次第加以说明。菩萨在十信位,对佛的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这要经历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成就。由此可知,要培养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真的很不容易!那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才能办得到。也难怪有很多众生在十信位进进退退,那都是很正常,不足为奇 | admin 2020-02-18 |
![]() |
)的烦恼断了,都不贪著了,也只是外道法中的圣人,如同外教的德蕾沙修女一般,只是断我所烦恼而已,我见烦恼还是没有断,不但证不了初果,尚且不是二乘菩提道中的凡夫,只是一般的无明烦恼外道众生,仍然要在三界中不停地轮转生死。如果是单把我所烦恼、我见、我执烦恼断了,但是不能明心,就如阿罗汉一样,还是不知实相心是什么,不能成为实义菩萨,也永远不能成佛。......当 | admin 2020-02-18 |
![]() |
五十一个心所有法,是由这八个识和合运作才能变现出来的,依附于阿赖耶识心体的现行识,以及阿赖耶识所执藏的意根种子,意根就能够在阿赖耶识的配合之下变现许多法相出来,所以意根叫作第二能变识;由于阿赖耶识与意根的配合而生起前五识,所以意识能变现出人们所构想的以及所实行的种种法来,所以意识叫作第三能变识。因为有这些法的缘故,所以色、声、香、味、触五尘,以及世 | admin 2020-02-18 |
![]() |
关于涅槃的种类有四个,除了前面所讲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外,还有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以及佛地的无住处涅槃这三个。解脱道修行人在七转识上面断尽了我见、断尽了我执之后,【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知如真】。(《中阿含经》卷1)这样的状态就叫作有余依涅槃。可是有余依涅槃还是要依自心如来藏而说的,祂有这个本来就有的涅槃性存在。解脱道修行人把自己的我见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