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十金刚心:不出不入,又出又入,即不生不灭真如法界,坚如金刚,此属中观。菩萨教人先修空观,次修假观,后修中观。三谛理显,是为次第法用。十)菩萨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十一)十种禅支:即为十种所观处所:1)青、2)黄、3)赤、4)白、5)地、6)水、7)火、8)风、9)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复于诸法中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于中自生分别,然于空性而言,实无善恶净染可得;以住无所得正见故,得择法觉分。菩萨非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是真精进觉支。菩萨于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不愁忧烦恼;以证诸法唯心所现,实无所得,是故喜忧相灭,名为喜觉支。菩萨于诸法中了知一切诸法皆是自心缘于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昭慧法师后来又回归印顺法师的藏密应成派中观邪见而又否定如来藏的实有了)。有金刚心的人才能真忏悔,没有金刚心的忏悔,只是嘴巴讲的,不算数!因为有金刚心的时候,这个人是无所畏惧的;面子一斤值不了三毛钱,他根本不罣碍面子。我从来不管我的面子,如果人家说我哪一句话讲错,我说:「这样喔!我道歉!」我当场就道歉、改正。我一道歉、改正,事情就过去了嘛!不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藏密那些东西其实也都是外术,因为密宗只是拿佛法的名相套在外术上面而已,它有哪一法义是真正的佛法?连号称最具有佛法法相的应成派中观,也都是常见外道见加上断见外道见,完全没有佛法在其中。所以藏密那些们也都是乐受外术者。在天竺时,他们本来只是佛门中的凡夫而已,还称不上外道;可是没有法的证量而又想要高于他人,就不断的搜集外道的奇异事物而套上佛法名目;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新竹凤山寺的《广论》弘传者,承袭藏传佛教《广论》六识论的中观应成派思想,喜欢画饼充饥,天天喊着想要实证一切智智,但是《广论》中又否定法界实相如来藏,实证一切智智就成为空思梦想;又执着意识心为贯通三世之因,成就常见外道思想,却把解脱道最基本的蕴处界诸法的缘起性空观,从《广论》的「中士道」中剔除,以免学员知道意识是因缘所生法,于是上下都不知道意识的虚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否定三乘经中所说实可亲证的第八识如来藏;然而事实上,若无第八识本来常住,就不可能有众生继续存在三界中,则三乘菩提都成为戏论;阿底峡、宗喀巴等中观应成派诸人,坚持六识论而拨无佛说的第八识如来藏,已造下了谤佛、谤法大恶业,已成就来世的地狱业;现今在新竹的凤山寺「菩提道次第广论团体」,在上位之僧众,实应多作反省:是否曾造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后,赤松德赞虽先后迎请寂护与莲花生入藏,这二人,一个是中观自续派六识论的凡夫,一个是密教魔法师。稍后则是唐人摩诃衍的错悟禅宗盛行,虽然在桑耶寺“顿、渐之诤”,错悟之禅宗僧落败,寂护(莲花戒)的学说与莲花生的咒术全面统御了西藏的宗教。这段西藏佛(密)教的奠基期所传受的中观、密法及禅宗,表相上虽是佛教,事实上都是已被扭曲、误解的知见,已偏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藏密那些东西其实也都是外术,因为密宗只是拿佛法的名相套在外术上面而已,它有哪一法义是真正的佛法?连号称最具有佛法法相的应成派中观,也都是常见外道见加上断见外道见,完全没有佛法在其中。所以藏密那些们也都是乐受外术者。在天竺时,他们本来只是佛门中的凡夫而已,还称不上外道;可是没有法的证量而又想要高于他人,就不断的搜集外道的奇异事物而套上佛法名目;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这四种涅盘的果实,要努力好好的把戒法守持好,要精进修学般若中观的见道、别相智、一切种智……才能成就四种涅盘,具足大乘法的四种涅盘。如此持戒精进修证四种涅盘果,是实义菩萨的第十四个条件。实义菩萨的第十五个条件是:要愿意为了众生的利益而亲近众生,并为他们奔走,供给他们所需的财物,宣说他们修行所需的法义,乃至供众生使唤,当众生希望你为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别教法门之修证中,既已函盖二乘菩提之解脱果修证,亦具足显示佛菩提道之内涵,何须别立二乘菩提之法?而有通教菩提?皆因别教菩提难悟难证,未悟之人闻之,极难信解,何况修证?不如先说解脱道,故另建立二乘菩提,易解易修易证故;证已再观时机因缘,渐渐引入佛菩提道——令修如来藏自心之般若中观,乃至如来藏自心之无生法忍一切种智。是故世尊观机逗教,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应成派中观的出家人,却将第八识自性摄归于六识的自性,说之为自性见外道,真是颠倒!不仅毁谤佛,而且也毁谤真善知识,如不赶快忏悔,未来要受无量苦。接下来谈清净。第八识随七转识于六尘中运行,而自身不于六尘起任何的贪染喜厌,这也是第八识不会六尘。正如《维摩诘所说经》开示:“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维摩诘所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罗睺罗敬戒故,极视净水,见虫不了为是虫?为非虫?为是微尘耶?久久谛视,渐见细虫;十地菩萨亦复如是,于自身中观察自性,起如是无量诸性种种异见。如来之藏如是难入,安慰说者亦复甚难,谓于恶世极炽然时,不惜身命而为众生说如来藏;是故我说诸菩萨摩诃萨,人中之雄,即是如来。如阿那律天眼第一,真实明见空中鸟迹,与肉眼者俱共游行,彼肉眼者所不能见;信阿那律,知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然如是,然犹未能证得自心赖耶,故于菩萨所说般若中观之理不能证入。大乘法无我智是初地以上菩萨所证的内容,地上菩萨依自心藏识之亲证及领受其性,证知藏识法性之无我性,证知藏识所生十八界五蕴十二处之无我性,亦证知自心藏识及蕴处界所共展转而生之一切法,悉无常恒不坏之我。如是菩萨法无我智,下自初地所证八识心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人间,而其所流传下来的法语,被记载成为「佛经」,这些对后世学佛的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中观察到佛陀的言行举止,祂所开示悟入晓谕大众的法语,而了解到何谓生命的实相,存在的实相。而对于不接受这生命实相看法的人,佛陀以善巧方便开演了人天乘,让大众安止于善法,不堕入三恶道中,以维持「后有」在这三善道中,等待未来的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复于诸法中观察,无非空性真心之自现自取,七识妄心于中自生分别,然于空性而言,实无善恶染净可得;以住无所得正见故,得择法觉分。菩萨非以坏灭三界有为法而证菩提,乃于三界诸有为烦恼中,不离烦恼而证菩提,是真精进觉支。菩萨于三界诸有为法中不生乐着,亦不愁忧烦恼;以证诸法唯心所现,实无所得,是故喜忧相灭,名为喜觉支。菩萨于诸法中了知一切诸法皆是自心缘于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要落入意识心中而否定如来藏,就不会求证如来藏,就永远都无法证得如来藏,那他所知的中观就会变成戏论,般若就会变成戏论而被他判定为性空唯名,而成佛所凭藉的一切种智也一样会变成戏论──唯有名相而无种子等法可证;那么增上慧学─万法唯识的增上慧学─所说的一切种智,就会被他们改变成虚妄唯识论。可是,增上慧学的唯识学总共有两门:有真实唯识门、也有虚妄唯识门,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的体性,对喇嘛教应成派中观六识论者一定不会相信。为什么?因为他们所认知的心一定有分别,不离意识所行境界,衪有时清净、有时不清净。不可能是从本以来不分别,从本以来就是清净的,过去如是、现在如是、未来亦复如是没有不清净的。由于他们不相信经中开示真心清净,所以不承认真心存在,认为一切都是缘起性空、一切都是性空唯名,成为佛所说的断见外道;可是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问题是,假如只有持戒律,也没有办法成就佛菩提果,因为没有办法得到四智圆明,乃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得到般若中观的总相智,因为奉持戒律的部分,只是菩萨六度里面的一个部分而已。第二个部分讲天台宗。这个宗又叫作法华宗,它是宗奉《妙法莲华经》为根据,而判断说世尊的一代佛法分为五时三教。世尊的一代教法分为五时,是指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跟第五个法华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第一义悉檀:不在一切语言文字等表面意思来论议,直接以第一义实相之理指示,令众生依之而能真实契入大乘空性心如来藏理体,悟后而得之般若中观总相智[注1]及别相智[注2]之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乃至亲证地上菩萨无生法忍之道种智[注3],及究竟佛地之一切种智[注4],大乘所谓即是专指此第一义悉檀而说,三种悉檀摄属「次法」的部分,用以帮助的。[注1]总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