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个所有的这一切小乘、二乘人虽然是偏说我空,但是还是依于本际而说人我空的,还是依于本际而说蕴处界诸法它是空的。而般若是依于藏识而偏说一切法空,般若是依于藏识所生所显的所有的一切法而说一切法空。这一切法其实是不许外于藏识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的,因为如果外于藏识而说一切法缘起性空,就会落入了断灭见,会落入了以无常为常的这样子的外道的邪见里面。因为一切法缘 admin

2018-07-22

以上《增一阿含经》之偈,谓二乘人灭诸烦恼已,令本际住无余涅盘,蕴处界俱灭,十八界灭尽无余,故说:「非色是二乘」;然诸佛灭尽烦恼已,复灭尽所知障随眠,识种永无变易,却不令本际住无余涅盘,而入无住处涅盘--不住生死亦不入涅盘--尽未来际以无漏有为法利乐有情,常有化现色相住于三界利益有情,名为虚空色、解脱色。犹如村落人去楼空,河川枯竭,瓶中无水,不可谓为一切 admin

2018-07-22

接下来别教部分的话,智顗大师认为说,别教就是不共二乘人说,只是菩萨为菩萨所开示的道理,叫作别教。这个部分一直以来,大致上大家都会同意这样的说法。但智顗大师同时也认为说,别教的部分是以所谓的中道佛性为真理;但是,我们如果仔细去看了什么是中道、什么是佛性,这个就得要好好的思惟一番。并且智顗大师认为别教的方式,修行的方式是“历别入中”,也就是他 admin

2018-07-22

我们在这个部分完全同意智顗大师的看法,三藏教确实就是经、律、论,并且这个经的部分指的是阿含的部分;它是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也就是主要教化的对象就是二乘人,并且是以解脱道作为内涵;它的经文里面所揭示的像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这个都是所谓藏教的内涵。但是,我们要稍微进一步去看,我们说《阿含经》的解脱义,并不是只是在析空的这个状况;因为我们从《阿含经 admin

2018-07-22

所以我们说,光是要修行解脱道,仍然不应该仅仅的以《俱舍论》为宗;何况是,如果是有心的菩萨们要修菩萨道的话,当然更不应该以《俱舍论》为宗;而是应该把《俱舍论》界定为是小乘二乘人所讲的这个道理,然后等到我们菩萨道修行去修行了,我们有一定慧眼之后,我们倒是可以回头来看看《俱舍论》里面讲的二乘人的境界,到底只到哪里为止。那真正的菩萨道的修行,实际上就是应该 admin

2018-07-22

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能够出离世间的种种苦;二乘人他能够将五阴出生的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在三界中现行,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出世间,因为我要灭除了,才能够远离三界生死之苦。所以二乘人的解脱道,它不是真实的出世间,只是没有一法在世间中,而说它在出世间。真正的大乘法是涅槃本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世间中而本来解脱,所以真正的出世间法叫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出世间,指的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能够出离世间的种种苦;二乘人他能够将五阴出生的因灭除,使得五阴不在三界中现行,没有一个所谓的我出世间,因为我要灭除了,才能够远离三界生死之苦。所以二乘人的解脱道,它不是真实的出世间,只是没有一法在世间中,而说它在出世间。真正的大乘法是涅槃本际——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在世间中而本来解脱,所以真正的出世间法叫 三摩地

2018-07-22

而般若实相智本身含摄世间法,同时也含摄了二乘人所修的解脱道出世间智的根源。因为出世间之所以能够让自己解脱于三界生死的本源,就是一定要有这个不生不灭的法存在,否则如果是断灭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出世间可说,因为属于断灭就是戏论。那么外道本身他也是堕落在所谓的戏论上,既然外道也落在戏论上,就不能称为真实证得解脱者。落在戏论中就不能真实出离世间;要能够真实出 三摩地

2018-07-22

那既然大乘菩萨僧能够实证声闻缘觉这种二乘人所不能实证的内涵,所以他当然功德难以思议啊,不只是二乘人难以思议,一切凡夫都不能思议。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大乘难道真的有吗?那就是因为他对于大乘菩萨确实能够实证这个永恒存在的第八识,他觉得太不可思议----因为太难相信、太不可思议,所以说他们就不相信。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大乘菩萨能够实证真实心如来藏,那个功德确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大乘佛菩提道函盖二乘解脱道,二乘解脱道只是大乘佛菩提道里面的一小部分而已!《法华经》说,二乘只是化城,只是过渡的休息站,让二乘人暂时能够止息于生死苦,然后劝发菩萨心,再传授唯一佛乘的如来藏妙法,最后的目标是成佛之道。诸佛的第二个名号叫作正遍知,对于十方三世一切有情的一切内涵无所不知。有哪一些有情就会成就哪一些世间,对于一切有情诸法既然全部了知, 三摩地

2018-07-22

(《信佛功德经》)这里舍利弗禀白佛陀说:世尊所宣说的广大甚深最胜妙,所谓如来藏,以及在为二乘人方便的解说,这个方便的解脱法,以及说了这些造作善业生天的善法,造作恶业会生到三恶道这些因果之法,以及说一切法都是缘生缘灭的法。舍利弗说他都是如实的一一了知。以这样一一了知为前提,然后了一法修一法。也就是说,如实了知在三界中有生就是苦,不再于三界中出生就是解 三摩地

2018-07-22

通常在二乘法里面,讲到五蕴里面的色蕴,主要专门就是指着众生的色身;因为对二乘人来讲,色身以外的东西,跟解脱是比较没有关系的,所以二乘的人不关心。这个色蕴构成了有形、可以测量的这个世界,所以,乃至于包括了我们的这个色身,也是由四大所组合的。四大当中地大,是指坚硬、坚韧的物质,有这样特性的东西。水大是指能流动的,比如说液体是能流动的。火大是指,温暖和温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些人也许想:「二乘人不是也有菩提吗?为什么他们不属于菩提道呢?」这就是说,菩提有三乘的差别: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菩提。声闻菩提以及缘觉菩提完全是讲解脱道,也就是说,它告诉我们如何把三界的贪着修除掉,可是这些烦恼要修除之前,必须要「见道」,「见道」就是断我见。声闻、缘觉的菩提道是三乘共法。很多人误会佛法,以为修学禅定、不停地打坐,如此就可以出离三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五通并不是所有的二乘人都有,菩萨修证神通,也可以证得这六种神通。然而,不管是二乘人或是大乘人,神通力只有少分或多分的差别,都没有办法的具足;要具足六通,必须要到达佛地的境界才有办法。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就是说,神通都是意识的境界。就如前面所说的,神通的修证必须要依禅定正修之后,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然后才能够证得;四禅八定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三界中 三摩地

2018-07-22

烦恼有很多种,世俗法的财色名食睡,那是世人的烦恼;佛法中的烦恼是断不了我见,证不到初果,这是二乘人的基本烦恼;大乘人的烦恼则是悟不了,找不到如来藏,明不了真心。找到真心如来藏了:佛性要怎样才看得见?无形无相要怎么看得见?太奇怪了!可就是看得见,我一天到晚听平实导师说看得见,亲教师也说看得见,到底要怎么见?我拼了好几年都看不见,又想不出见的办法来。所 三摩地

2018-07-22

烦恼有很多种,世俗法的财色名食睡,那是世人的烦恼;佛法中的烦恼是断不了我见,证不到初果,这是二乘人的基本烦恼;大乘人的烦恼则是悟不了,找不到如来藏,明不了真心。找到真心如来藏了:佛性要怎样才看得见?无形无相要怎么看得见?太奇怪了!可就是看得见,我一天到晚听平实导师说看得见,亲教师也说看得见,到底要怎么见?我拼了好几年都看不见,又想不出见的办法来。所 三摩地

2018-07-22

当佛陀说了大乘法之后,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盛!由于修学佛法,最后要成就佛道的目标太高远,所以有些人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的心量没有广大,所以说,后来大乘就有点没落了;所以释迦牟尼佛,祂当时也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就在大乘的经典里面,祂就会呵责──呵责这些二乘人。如果说他修学了声闻乘、缘觉乘之后,他原地踏步而不往成佛之道迈进的话,佛陀还有这些菩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时期中,原本的二乘人开始转变了自己的心量,陆陆续续地发起了成佛的大心,开始勇于求学佛菩提道,而不再只是满足于二乘的解脱道;所以,能够在佛的引导之下,渐渐的一位又一位的证悟了如来藏。此时所有的佛一起听闻般若教法,但是各自依着自己的因缘,得到了自己的见解。譬如,大乘的菩萨知道,佛在般若经里面所说的空,就是本心、如来藏、空性;可是二乘的人听闻了之后, 三摩地

2018-07-22

)乙、观行——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声闻乘与缘觉乘这两种修法都是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去修无我观,这无我是人的无我,人无我叫做有情的无我,因此说二乘人所证的解脱果是人我空。(摘录自平实导师著,《邪见与佛法》,页16,佛教正觉同修会。)当今之世,学佛者首要之务,在于取证二乘菩提之初果解脱,然后则是求证大乘般若实相智慧;若欲取证初果解脱者,则以 三摩地

2018-07-22

况且,二乘人即使修得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轮回了,但是他们却仍然不晓得佛菩提是什么,仍然不晓得大乘菩提所证的法界实相,也就是不晓得真如与佛性是什么,而菩萨们却一样可以证得声闻、缘觉菩提的解脱道而出离三界。所以说,解脱道是三乘的共道,而佛菩提则是不共二乘,是大乘菩萨所独有的修行法门。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是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法以及十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