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五通并不是所有的二乘人都有,菩萨修证神通,也可以证得这六种神通。然而,不管是二乘人或是大乘人,神通力只有少分或多分的差别,都没有办法的具足;要具足六通,必须要到达佛地的境界才有办法。我们必须要了解的就是说,神通都是意识的境界。就如前面所说的,神通的修证必须要依禅定正修之后,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然后才能够证得;四禅八定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三界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是二乘人不想再受生死轮回,而断我见与我执烦恼证得解脱果,出离三界生死轮回,取证无余涅槃。回想自己的人生之苦,看见天下苍生之苦,我发四宏誓愿,决心走佛菩提路!我认为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帮助众生脱离苦海,只有佛法才能真正的利他利己。几年来首先应该忏悔,自己没有精进努力,始终徘徊在外门的六度万行当中。我想是因为福德资粮欠缺的缘故,在这条路上自己时而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换句话说,他又证得了世出世间法,最低层次的世出世间法的证得,表示他也如同二乘人一样,断了我见而证初果。既然是断了我见,就说他已经开始了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个相,因为能够离开我等四相,所以才说在布施的时候,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也随着自己的能力而布施,不会因为失却了财物,会觉得舍不得,于是乎,自然不会产生忧愁与后悔。为什么说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乘人所认知的心,是六识加上意根,他们不知道有一个第八识心可证,因为没有亲证,也不想亲证;佛也不为他们指出那是哪一个心,只为他们说:那是无余涅槃中的本际、实际、如。初转法轮的后期,即将转入第二转法轮时期之前,佛陀才对他们说有外识如来藏,隐藏在五阴中,使他们于内无恐怖(详见《阿含正义》第五辑举证说明),才能确实断尽我执而不害怕落入断灭空。早期的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乘人说他们到了解脱生死的彼岸,其实是方便说,他们哪有到彼岸?因为真正的到彼岸是你十八界还没有灭,就已经亲证涅槃的实际,那才叫作到彼岸。换句话说,在五阴的你、十八界的你仍然存在的当下,就证实了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就现观无余涅槃中的实际境界:实相心自身是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断不常,永离两边而且本无生死、体无生灭,这才是住于涅槃的实际,那个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福德资粮不满足,的修证就不容易提升,所以布施是菩萨行中很重要的法,对二乘人来讲则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菩萨生生世世要与众生在一起,生生世世要大力的利乐众生,所以菩萨得要有很多的福德——能世世获得法财与世财的福德——而且要越修集越多。因此多财巨富和远离烦恼是同时要重视的。而且寿命、色力、安乐也都是从具足五阴的布施中获得,若不是具足身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二乘人依二乘法来说,只要断尽思惑烦恼,我执断尽了,就可以称为学果,名为无学圣人;因为解脱道的-切法都不必再学了,所以称为无学位圣人。在三果以下都还叫作学位,还有解脱道的法义需要再学。以上是从波罗蜜与六度来做四句分别。16、(自利利他品第十)“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第八种是能布施众生一切财物,称为有学;这种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狡诈的人心术已不正,心已经迂曲,世间人尚且不会接纳此人,更何况是出世间法的二乘人,以及世出世间法的菩萨们,更不会接纳。然而学佛人如果能够守信用,不用狡诈欺骗的方式来对待人,对众生不生害心,也没有生起抢劫偷盗的想法,并且看见了父母、和尚、师长、有德之人,起而奉迎,并安施床座、恭敬礼拜,来破除自己的憍慢等等,未来可以成就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当中的手指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比丘戒规定是日中一食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在二乘法中,最多是早上过堂以后中午再过堂受食,午后就不许受食了;你若做不到这一项,将来如何出家修行呢?但在大乘法中则有开缘,所以晚上还可以再吃一餐,这是因为大乘比丘、比丘尼与二乘出家众不同;二乘人出家之后,不为众生做很多事情,不必熬夜为众生做事,所以不需要晚上再吃一餐。他们出家后是以托钵而得到食物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大乘愿戒,不是二乘人所能发心的。当胜鬘夫人听到佛为她授记了以后,她恭敬而立,然后自动自发地接受这十种大愿的戒法。这是主动而受,不是别人施设了戒相以后,她再去斟酌能不能受。所以这个大愿就称为十大受,而且是主动而受;这只有久学菩萨才能做得到,新学菩萨是没办法主动发起这种大心的。这个十大受的内容,仍然是菩萨三聚净戒所函盖的,不外于菩萨所受的三聚净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特地送一件天衣给他穿,他也不要;你若是在他入了灭尽定时,帮他披在身上而供养他,他一出定看到了,会犹如被毒蛇所咬一样,马上丢出去,他出定后的下意识动作就是丢掉,没有经过思惟就丢了,二乘人就是这样。但是菩萨不然,菩萨是:我如果是正当赚来的,如法取财,去买了来穿也可以。你们看看观世音菩萨戴的璎珞,价值百千万两金,你如果拿下来给阿罗汉挂在身上,他们浑身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比丘戒规定是日中一食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在二乘法中,最多是早上过堂以后中午再过堂受食,午后就不许受食了;你若做不到这一项,将来如何出家修行呢?但在大乘法中则有开缘,所以晚上还可以再吃一餐,这是因为大乘比丘、比丘尼与二乘出家众不同;二乘人出家之后,不为众生做很多事情,不必熬夜为众生做事,所以不需要晚上再吃一餐。他们出家后是以托钵而得到食物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比丘戒规定是日中一食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在二乘法中,最多是早上过堂以后中午再过堂受食,午后就不许受食了;你若做不到这一项,将来如何出家修行呢?但在大乘法中则有开缘,所以晚上还可以再吃一餐,这是因为大乘比丘、比丘尼与二乘出家众不同;二乘人出家之后,不为众生做很多事情,不必熬夜为众生做事,所以不需要晚上再吃一餐。他们出家后是以托钵而得到食物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既然大乘菩萨僧能够实证声闻缘觉这种二乘人所不能实证的内涵,所以他当然功德难以思议啊,不只是二乘人难以思议,一切凡夫都不能思议。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大乘难道真的有吗?那就是因为他对于大乘菩萨确实能够实证这个永恒存在的第八识,他觉得太不可思议----因为太难相信、太不可思议,所以说他们就不相信。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大乘菩萨能够实证真实心如来藏,那个功德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既然大乘菩萨僧能够实证声闻缘觉这种二乘人所不能实证的内涵,所以他当然功德难以思议啊,不只是二乘人难以思议,一切凡夫都不能思议。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大乘难道真的有吗?那就是因为他对于大乘菩萨确实能够实证这个永恒存在的第八识,他觉得太不可思议--因为太难相信、太不可思议,所以说他们就不相信。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大乘菩萨能够实证真实心如来藏,那个功德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说,菩萨的因缘观和二乘人所修的因缘观,怎么会相同呢?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们书中写:阿罗汉不证无余涅槃。初学人听到我这么讲,骂将起来:“你这个萧平实好大胆!连阿罗汉你也敢毁谤。”可是等到《邪见与佛法》让他读过,他再比对四阿含诸经以后:“喔!平实居士还真的对了,阿罗汉真的不证涅槃。”是不证涅槃啊!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十八界都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里我们没有谈到声闻缘觉解脱果二乘人的部分,二乘人的部分他们修这个四向五果解脱道的部分的话,大部分是以出家僧为主的。那我们再来谈一下,什么是住持三宝?住持三宝指的就是泥塑的佛像或是木雕的佛像,泥塑的佛像跟木雕的佛像这个就是住持的三宝。什么是住持的法宝?也就是黄卷赤轴,由这些书籍所成立的这些三藏十二部经典的这些法宝,这个就是住持的法宝。什么是住持僧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你说,菩萨的因缘观和二乘人所修的因缘观,怎么会相同呢?当然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我们书中写:阿罗汉不证无余涅槃。初学人听到我这么讲,骂将起来:“你这个萧平实好大胆!连阿罗汉你也敢毁谤。”可是等到《邪见与佛法》让他读过,他再比对四阿含诸经以后:“喔!平实居士还真的对了,阿罗汉真的不证涅槃。”是不证涅槃啊!因为入涅槃时,阿罗汉十八界都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既然大乘菩萨僧能够实证声闻缘觉这种二乘人所不能实证的内涵,所以他当然功德难以思议啊,不只是二乘人难以思议,一切凡夫都不能思议。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个大乘难道真的有吗?那就是因为他对于大乘菩萨确实能够实证这个永恒存在的第八识,他觉得太不可思议——因为太难相信、太不可思议,所以说他们就不相信。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大乘菩萨能够实证真实心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俗人所谓真实我,不免破坏建立,空中楼阁,如是何可相较于真实有;是以如是真实见解,何可谤为边见,以为世间人所谓常见?如是因有「本际」,才有涅盘可道可说;所以此涅盘何可说不是如来果地的大涅盘?既然涅盘实际,不有他物,惟以「本际」是赖,是以可说一切众生都有此「本际」,时时照映,时时应事,「本际」不因圣人而有,不因凡夫而无,涅盘寂静,本所不生不灭,是以当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