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样当然很苦呀!再来说鬼道,鬼道众生永远吃不饱,他比畜生还差;那鬼道的众生因为都吃不饱,所以又叫饿鬼道。当然也有吃得饱的鬼道众生啊!譬如说城隍、土地公,这种有福报的众生,当然不能够称他为饿鬼,但是这样有福报的鬼道众生,他还是极少数;大部分的人堕入了鬼道,都是饿鬼,永远吃不饱,这是鬼道的苦。再来说地狱,地狱道的众生虽然不必找食物,但是他却为他所吃下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这样看来,意识实在不伟大,是在许多时候都会断灭的;这个不伟大而常常断灭的意识,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要把祂误认为是真实而常住的呢?但这个意识正是众生最贪爱、最执著的自我,当众生认定这个意识觉知心常住不坏时,就是已经落在我见中,正是凡夫异生。可是意识有很多种的变相,在三界中有很多种不同状况的意识;这是末法时代的大师与学人们同样都无法判断的,但是这个见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祂的正遍知是无远弗届的,不是只有在三千大千世界教化众生而已,祂在其他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一样没有休息在教化世间。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贪瞋痴、远离一切无明;祂不用休息,而可以尽未来际来救护一切有情来脱离这生死的苦海;佛陀的智慧是无上的,他没有一个止尽;佛陀对于一切世间的法,完全了解,这就是我们说的佛的威力。佛有十种威力,其中有一种就是:这世间哪一件事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佛对一般众生都是先除其「恶见」,待「其心清净,柔软欢喜,无有阴盖,易可开化」以后,才为说解脱道的四圣谛、八正道等法,到后面有因缘时才说大乘法。但是对于大乘种性的久学菩萨者,佛菩萨善观根器,有时直接开示大乘法要,直接开演大乘经典,未有一定先说小乘后大乘的说法,而是看听法者的种性为何而论,佛乃是以应众生之机为要。然而「学佛者应当去选择分大小乘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可是自古以来,误导众生的事却是一直都存在著的,而误导众生最严重的则是密宗,又叫作藏传佛教,其实是教!为什么我要说藏传佛教是误导众生最严重的宗派呢?是因为他们的法─四灌─打从一开始的灌顶,就已经是用双身法的理念来为徒众们灌顶的。当藏传佛教的信徒跟们做过结缘灌顶了,真的想要投入藏传佛教去修学时,那就要开始做第一灌了。在第一灌要正式开始时,为您灌顶的上师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菩萨明心了,他刚刚进入见道位了,就可以现前看见自己的如来藏、有情众生的如来藏,是能出生五阴的如来藏,是能出生十二处、十八界的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心是本来就存在的,不是有生的心,而是本来就在的心;祂具有本来性──本来而有,法尔而有,不是被生的法;菩萨与诸佛也都找不到一个方法可以坏灭祂,所以祂的体性犹如金刚,永不可坏。这是实证了如来藏─法界实相─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目录一、佛菩提道和解脱道方属佛法中的甘露法门二、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为不同层次的修证1、所得果证高低不同2、所度众生多寡不同3、所证智慧深浅不同4、所修行门内涵不同5、所修行门道次第不同三、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1、佛菩提道之四圣谛函盖解脱道之四圣谛2、佛菩提道之法无我函盖解脱道之法无我3、唯一佛乘分为三乘乃慈悲摄众故四、凡夫不证二乘见道的缘由1、不解基本佛法之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说到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指著桌上的一杯水说,这杯水里面有八万四千个众生,或是说小虫。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就是指目前我们能够了知,乃至能够在显微镜中观察得到的细菌。这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时候,根本除了这个有神通的,乃至于佛才能够去证知,能够为众生演说;当时的人只是信于佛语,可是目前我们却可以简单用现代的科学而来验证佛语属实。杨博士又说到了在寄生虫的部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是众生根器种种差别,是故无佛之世,辟支佛出,由诸别别观行而成缘觉,所证缘觉菩提亦有浅深差别,故说缘觉亦有十品,而非品品皆有神通。缘觉菩提之证得,或有因思而证,或有因修观行而证者,要皆不依闻听法音而入,是故异于声闻菩提。虽其所思所观不异声闻菩提之蕴处界空、无常、苦、无我、缘起性空、十因缘乃至十二因缘,然偏于因缘观者多;复次,彼人不由他教,自思自观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佛法所说的就是平等的法,什么平等的法呢?表示说在一切的众生里面,只要他按部就班来修学,他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实证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智慧是四众平等的,也就是说对在家、出家、男众、女众这四众来说,都是完全平等而没有任何差异。所以不只是声闻菩提是四众平等,乃至缘觉菩提和大乘菩提,也都是一样四众平等的。因为这样才是平等法,因为佛法所说就是一切众生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见闻觉知的六识再加上处处做主的意根,就是凡夫众生所谓的我。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十八界的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十八界中只有意根可以去到未来世,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有一生。而意根却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所生出。由于十八界的法都是虚妄性,所以称为空相。声闻乘的行者就是从行、住、坐、卧当中去如实的观察十八界是无常、空而产生无我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为什么会称为圣谛呢?苦,每一个人都知道苦,有的人因为求不得苦,有的人因为生活困苦而感觉到苦,这个都同样都是苦,但是这个苦是不是圣谛呢?为什么佛所认识到的这样子的苦才叫作圣谛?为什么一般的众生所知道的苦不是圣谛呢?这个苦对于众生来说的话,有对于苦不知不觉者,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他是在苦里面,有的人在苦中作乐,根本他不知道他就是在苦里面;凡夫外道也有凡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前面已经叙述了众生存活在世间有八种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苦,总括而言为五阴炽盛苦,这包含起来有身心二苦;这个苦其实是后果,也就是说这个苦是果,它并不是原因。那苦的原因是什么呢?苦的原因就是苦集圣谛,就是四圣谛当中的第二个圣谛。也就是说,苦集圣谛就是在探讨我们苦所集起的这样子的原因:为什么会招集这样子的苦?为什么众生会招集 | admin 2018-07-21 |
![]() |
我们讲到,苦集圣谛是众生对于内六处、外我所、外六尘、六界产生了黏腻、产生了爱染,因为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爱习、苦习,所以产生了这样的一个聚集众生的这种苦的缘因,所以这个叫作苦集圣谛。我们这一集将要进到苦灭圣谛。所谓苦灭圣谛指的是什么东西呢?苦灭圣谛的灭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从《大乘义章》的这样的一个论文里面,这边这么说:外国涅槃,此翻名灭,灭烦恼故,灭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众生都对于自身的这个色身产生贪着、爱着,由于对于身念处的一个观察,了解到说这个色身它是非净的,所以对治众生这个净颠倒。第二个是受念处。受念处又称为受念住,就是观察众生在欣求乐受当中反生苦的原因,而且观苦、空的共相来对治乐的颠倒。因为众生都是以苦为乐,众生处在八苦里面并不知道苦;这个就是我们前面在讲八苦的时候,有众生根本不知道苦,众生处于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上一次说到为什么众生沉沦在生死的大海之中而不能解脱呢?因为众生有无明,所谓的无明就是众生不了解三界五阴诸法都是无常、苦、空、非身、无我的,所以众生会把五阴法当做是真实的、常住的、可乐的、值得追求的;这样的无明在解脱道来说,就是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不得解脱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为什么众生不能出离三界呢?因为有这个无明(又叫作一念无明),众生在现前的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欲界讲的就是有五欲的众生所居住的处所,这些众生贪着于五欲,它的范围包括:欲界六天、人、畜生、饿鬼、地狱。由于有男女欲,所以有男女相。接下来就要谈色界,指的这些众生色身高广,声音微妙,有微细的乐触;由于他们已经离开了欲界,所以没有男女欲,他们只有中性身(没有男女的性别)。接下来讲的就是无色界,顾名思义他们没有色身,可是他们却有微细的觉知心住于四空定当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佛法所说的就是平等的法,什么平等的法呢?表示说在一切的众生里面,只要他按部就班来修学,他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实证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智慧是四众平等的,也就是说对在家、出家、男众、女众这四众来说,都是完全平等而没有任何差异。所以不只是声闻菩提是四众平等,乃至缘觉菩提和大乘菩提,也都是一样四众平等的。因为这样才是平等法,因为佛法所说就是一切众生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佛法所说的就是平等的法,什么平等的法呢?表示说在一切的众生里面,只要他按部就班来修学,他就可以按照这个步骤,来实证佛法的智慧。而佛法的智慧是四众平等的,也就是说对在家、出家、男众、女众这四众来说,都是完全平等而没有任何差异。所以不只是声闻菩提是四众平等,乃至缘觉菩提和大乘菩提,也都是一样四众平等的。因为这样才是平等法,因为佛法所说就是一切众生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死的痛苦,是指众生死的时候,身心同时全面地感觉到了苦受,身与心共同升起大烦恼。人一断气,呼吸心跳停止,这时头脑中的今世记忆将瞬间移至第八识如来藏,因而导致业境现前,一生中的所作所为,善业,恶业,无记业一格一格迅速闪过脑海,一瞬间就全部播放完,接着息脉渐渐停止。这时自己所做每一件或是善业或是恶业意识心都能清楚知道,开始进入真正死亡,此时第八识如来藏渐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