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向专志庄严佛土,安立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安乐世界。佛愿摄生《无量寿经》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又云:“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又云:“设我得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发胜志乐会》云:“佛告弥勒菩萨言:菩萨发十种心,一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慈无损害心;二者于诸众生起于大悲无逼恼心;三者于佛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者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者不贪利养、恭敬、尊重,净意乐心;六者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者于诸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者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者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者于诸如来舍离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优婆提舍”,是佛论议经名。“愿”,是欲乐义。“生”者,天亲菩萨愿生彼安乐净土如来净华中生,故曰“愿生”。“偈”,是句数义,以五言句略颂佛经,故名为“偈”。译“婆薮”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故曰“应”也。“正遍知”者,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不坏?心行处灭,言语道过。诸法如涅槃相不动。故名“正遍知”。无碍光义,如前偈中解。【为生彼国意故。】何故言此?菩萨之法,常以昼三时、夜三时,礼十方一切诸佛,不必有愿生意。今应常作愿生意,故礼阿弥陀如来也。【云何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阿难。东方如恒沙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彼诸佛等各各称叹阿弥陀佛无量功德。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他方佛国所有众生。闻无量寿如来名号。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欢喜爱乐。所有善根回向愿生无量寿国者。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除五无间诽毁正 | admin 2018-07-20 |
![]() |
当众生一出生的时候,已经开始在衰老了,衰老到一个程度,就会进入死亡;这个过程任何众生都避免不了,包括我们自己也已经像这个样子,经历了无数的出生与死亡。也就是呢,在生死轮回当中来来回回,虽然现在我活着,但未来一定会有死亡的一天。所以,丧葬的事情,是任何一个众生都避免不了的。如果我们不是进入涅槃的话,那我们一定会前往下一个受生之处;所以,佛教里面不说死 | admin 2018-07-20 |
![]() |
关于人以及其它道的有情众生,在死了之后怎么去投生的问题,在经论当中有不少的开示,我们今天就依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开示来作说明。一般的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我见、无明、贪爱,不明了一切世间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会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而无法放舍;再加上无始劫来,所形成的善恶业因、习气,这些无明业习种子,统统都收藏在自己的如来藏当中,所以就 | admin 2018-07-20 |
![]() |
中阴身的内容我们了解以后,就会知道,如果是菩萨生生发愿、世世在人间行菩萨道,那就要求早日能够正知入胎,让自己能够远离淫欲的拘碍,而且对于众生为什么会受到淫欲的拘碍而入胎也要了解。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78集什么是中阴身?>正德老师主讲(原标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没有中阴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阴身,就是众生死了以后,还没有受新的果报身之前,所受的一个中间的五阴身,叫中阴身。中阴身的法义和内容,我们引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为我们的开示来解说。论中弥勒菩萨这么开示:【而此中有必具诸根,造恶业者所得中有,如黑羺[nóu]光或阴闇[àn]夜,作善业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又此中有……随所当生,即彼形类中有而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甚至于为度有缘之众生,有时无中生有,忽然出生舍利子,使人生起信心,进而修学佛法;但这不是舍利子本身的功德,而是佛威神力所变现。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乃至说忉利天人他们在天上,他们实际上跟地狱暂时是没有缘分的,那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说了那么多在地狱里面摄受众生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地狱的法呢?就是也是要让大家能够警醒:你现在虽然在三界中的果报非常殊胜,你在天上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你幸福快乐的日子也不会永久的啊!因为三界无安,将来你还是有沦落到这种地狱的可能啊!而且就算不是如此,难道你父母、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于助念者在唱诵阿弥陀佛圣号的同时,有念佛三昧的助念者同时于心中忆佛念佛,一心不乱而以至诚心、深心忆念阿弥陀佛,如同经典中所开示「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若众生心忆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甚至于为度有缘之众生,有时无中生有,忽然出生舍利子,使人生起信心,进而修学佛法;但这不是舍利子本身的功德,而是佛的威神力所变现。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我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居士!请您以清净心来念佛;并且请您先听我开示:人人都有本来清净的如来藏,又名本心真如;此心自从无始劫以来本自清净,众生因为不知有此本心,妄认觉知心为真实之我,所以用这觉知心生起种种妄想、造作种种贪爱世间之事业,因此而轮回生死,受种种苦恼。真心本性具足无量无边功德,所含光明智慧与佛无二无别;众生自无始以来,因为无明妄想遮盖、追逐世间六尘境界,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食一只老鼠,那喉咙的感觉如何?它的口腔是很柔软的,可是老鼠长满了粗硬的毛,又有鼠爪,它却得用吞的;那个过程诸位试着领会看看,真难过欸!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是因为往世以恶毒手段劫夺人家的钱财、残害众生,正报是下地狱,余报就是多劫不能净命而活,得要吃脏东西,也吃得很痛苦。同样的道理,诸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带业往生西方算是一种逃避应该负起的责任吗?西方极乐世界弥陀世尊悲愿非常非常的广大,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已经发下了四十八大愿,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九种往生的方法;从已经证悟的大乘菩萨,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一直到凡夫,哪怕是一个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凡夫众生,只要他们一心求生西方,阿弥陀佛都会接引他们往生西方。这并不是说这一些众生有什么了不起的,而是要感谢弥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就是有情众生的轮回生死,除了入涅槃以外,众生谁也不能得免。所以,佛弟子对于自己身后之事,并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忌讳不敢说,反而会在往生前就要懂得,要发愿往生善处,继续自己的道业。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事情不是长生不死,那是做不到的;而是应该安排好下一世的去处,以能够帮助自己的道业,能够迅速实证三乘菩提,当作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必须要事先决定下一世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明心之后,进一步可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可以亲见自己的佛性;一旦亲见了自己的佛性,就同时可以看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这也就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的意思。这里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指的是见这个不可见的法身佛,而不是指感应所见的那个有形像的佛。而这种实相念佛的体究过程,就是所谓的不假方便,自得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中阴身这个名称,我们从这个名字的意义就知道说,他就是众生死了以后,还没有受新的果报身之前,所受的一个中间的五阴身,叫中阴身。中阴身他的这个法义,他的内容,我们要来引用《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为我们的开示,来解说这一段。论中这么讲,弥勒菩萨这么开示:【而此中有必具诸根,造恶业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阴闇夜,作善业者所得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又此中有&h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就是有情众生的轮回生死,除了入涅槃以外,众生谁也不能得免。所以,佛弟子对于自己身后之事,并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忌讳不敢说,反而会在往生前就要懂得,要发愿往生善处,继续自己的道业。对于我们而言,重要的事情不是长生不死,那是做不到的;而是应该安排好下一世的去处,以能够帮助自己的道业,能够迅速实证三乘菩提,当作是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所以,必须要事先决定下一世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