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说法集名数经》云:“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一、供佛礼佛赞佛1、供佛至诚奉上香、花、果等,胡跪叉手,诵《供佛偈》:“愿此香花果(或具体供佛物名称) 遍满十法界 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 增长诸福慧 回向早成佛道 正法传十方 皆共成正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三摩地

2018-07-22

这也与佛说的不一样,佛说的空性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本体如虚空、无形无相,却有真实体性,能生一切法,故说为空性。了解了空性,进而求证空性,证得空性而于甚深空性安忍不退转,这才是真正的能够对治现行。如果按照宗喀巴所认为的以一切法空为空性,则成为断灭见外道;但宗喀巴又说意识是常住不灭的,又具足常见外道见。同页宗喀巴又说:【依念诵者,谓如仪轨念诵百字咒等,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每天坚持做早晚课,在佛前忏悔、诵正觉发愿文,念一部《佛说阿弥陀经》、三遍总持咒、二十一遍往生咒。然后回向您的怨亲债主、六亲眷属,让他们发愿往生,最后祈求诸佛菩萨加被。这个可能要很长时间,要二年左右乃至更长的时间。第二:有时间的话,可以每天诵一部《地藏经》、《佛说阿弥陀经》、三遍总持咒。二十一遍往生咒,然后回向,这个回向一定要具体,不可笼统。比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法集名数经》卷1云: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CBETA,T17,no.764,p.660,b11-12)。回向列为最后分,显示菩萨广行一切善根之后,必须回向早日成佛。普皆回向也是成就如来功德门应修的十种广大行愿之一。《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0〈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为证: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这中间还是有些差别,佛说,当达到某一层天的境界时,并不是那么喜欢男女欲,这时候男女欲是很淡的。即使是一般的天人,男女欲也是越来越淡的,到了兜率天之上,对男女欲味同嚼蜡。再说密教所主张的护摩,就是火供。佛陀在的时候,第一个想要收服的是迦叶三兄弟的老大,那时候在恒河边做事火——供祀火神,这个属于婆罗门教传统。婆罗门教的传统是供祀火神,有很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在《楞伽经》里面,佛说缘起性空的法是兔无角法;因为兔子本来就没有角,兔子之所以没有角,是依着牛有角来说兔子没有角;所以兔子没有角并不是一个实体法;所以缘起性空,它并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缘起性空要说它是佛法的话,就必须依止于能出生万法的如来藏为根源来说缘起性空,才能够说它是佛法。而且,缘起性空如果依着如来藏本有的这个基本前提来谈的话,其实也只是方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佛说,经过无量劫以后,他还是要远离这样的三昧之乐;其实这样的三昧并没有真正的乐,只是二乘人执取,最后还是要归于菩萨道来。综上所述,对于不愿继续在娑婆世界受苦的菩萨,极乐世界的清净五欲可以让我们继续受用。所以并不是说一定要放弃你目前生活上的五欲,只要它是清净的,不远离佛道,这样的受用都是可以的。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大菩萨示现在家相,或是长者相,或是尊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这样的人就很快的可以成就佛道;乃至于说,有的菩萨他发起菩提心,佛说这样的话一定是可以成就佛道;乃至于受菩萨戒的菩萨,也是可以成就佛道,入佛之数。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5集佛异教的书籍吗?>正益老师(原标题:如何离开外道见?)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以后,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吗?佛说,当你在三归依的时候,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了。佛陀又说了一个譬喻:如果三千大千世界所出现的有情,全部都是如来,都是诸佛,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挤到一点空隙都没有,这么多尊佛,你一一供养两万年,这样大的功德,加上诸佛一一灭度之后,你为祂们起塔,然后来尽心奉侍供养祂们的舍利。这样两个功德、福德加起来,都比不上你去三归依的功德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我在缘起法里面,证得这真实的空。所以,缘起法的根本一定是包含所有法界之妙理;不是断灭见可以成就这个轮回的缤纷世界,成就三际一切的流转;你这样想的都是没有因没有果,而且你这些都是戏论。因为佛陀是亲证者,你却认为佛陀祂可能只是提出一些宗教思想,不肯承认诸佛的妙理;所以你是一个外道见者。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3集佛教对于现实人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等到月光菩萨再来,会再显示佛法的威德;就像是烛火,等到快要烧完的时候,烛芯会出现猛烈的大火,光焰会特别明亮;随后佛法就灭亡了。这时候,菩萨们因为世间没有可以度的因缘,就应该往生到兜率陀天,去觐见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将会在五亿七千六百万年之后,到了人间来说法,成就佛道。所以,菩萨的一生,就是将这个法界,将这个如来的志业,当作自己生生世世的志业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不能堪忍的菩萨非常的多,诸佛因地都是如此,不喜乐这个娑婆世界;所以应当求生净土,这样的话,可以继续自己的法身慧命的成长。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1集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正益老师(原标题:什么是四不坏信?)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法完之后,大众各自离开,或者到树下,或者到水边,或者到山洞里面,各自修行,度过那一晚。即使后来有了安居的精舍,还是一样各自离开用功,互不干扰,因为修行本来就是个人的事情。佛世的这样一个教团,到底算是个人自修,还是集体共修呢?若说大家聚在一起是共修,但实质上却又是各自修行;如果说是各自修行,他过的明明又是团体的教团生活。所以应该这样讲:过着团体 三摩地

2018-07-22

常常听到佛说:世间需要帮忙的众生这么多,度他们都度不完了,自己哪有时间修行成佛呢?也有许多的祖师说:自己的一生呢,为了要度众生到处奔波,所以忽略了自己的道业。乃至于到了自己往生的时候,还是一样的感慨自己在菩提道上进步很小。大部分的佛,都认为度众会浪费了自己修行的时间,认为度众和修行是两件相违背的事情。其实依照佛陀的教导,这两件事情根本就是一体两面, 三摩地

2018-07-22

只是因为呢弥陀世尊的大愿力加持力大,在还没有花开见佛之前,往生者住在莲苞里面,他不会与众生互动;而通过佛的八功德水,佛说法的妙音,使得在莲苞里面的往生者能够在闻法熏习之下,让恶业的种子渐渐地转换,这就叫作种子熏习,把恶种子转成善种子。只不过这样的方式,他不容易让往昔所造的恶业这些种子广泛地现行;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在极乐世界要成佛,必须要耗时长劫久远的 三摩地

2018-07-22

听起来好像是非常便宜的事情,可能有人会不相信,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佛讲到:舍利弗!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够听闻《阿弥陀经》,能够受持,能够听闻诸佛名号的人,这样子诸善男子、善女人就已经是一切诸佛共所护念,这样子的众生都能够得到于无上正等正觉不退转,所以,舍利弗!你们应当要信我所说的话,以及诸佛所说的话。有人可能还是会觉得: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末法时期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在《佛说法灭尽经》中佛再三再四地告诉阿难:我未来涅槃以后,法即将坏灭的时候,在五浊恶世的魔道,会越来越兴盛。这些魔,他们外表会像是沙门出家人的样子,来坏乱佛法。明明心中是穿着俗人一样的衣服,可是身上却喜欢披上袈裟五色之服,喝酒、食肉、杀生、贪着美味。这些人无有慈心,而且彼此互相憎恨嫉妒。但是,也不是说现在这个时代就没有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再回到问题上来,这样的三界,到底是谁创造出来的呢?在《优婆塞戒经》里面,佛说: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优婆塞戒经》卷六)意思是说:我们看看这个世界,风生云起然后降下大雨,在风雨之中执持着大量的水分,可是这些事情是怎么来的呢?又好像这样的大地、山河,乃至于饿鬼道、 三摩地

2018-07-22

佛说了善知识、恶知识的种种特质。这段世间法的意涵,大众读了以后自然可以理解。可是在佛法中的意涵又是什么呢?这里指出,真正的善知识,他不但能够在众生遇到法义上的争论的时候,能够为他们详细解说对与错,止息他们之间的诤讼;再者,在遇到被假名善知识以错误的佛法误导而欲追随恶知识的众生,他还会去谏止之。这就好像佛在世的时候广说妙法,又随着六师外道的足迹破邪显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再来看看《增壹阿含经》第四十九卷里面佛说:所谓僧者,四双八辈,此名如来圣众;可尊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增壹阿含经》卷四十九)四双八辈指的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所以这样看来,实证佛法的僧,他的最低层次至少是要初果向,是要从法的实证上来看。又譬如《佛藏经》卷上:于佛法中成就身见,不在僧数。《佛藏经》)卷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