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十因、四缘、五果这道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在此为大众详细说,菩萨们可以请阅论本来研读,也可以依止真善知识平实导师座下来修习这一部菩萨根本大论,就能够更了解中间的因缘果报的道理。另外典故当中,我们也看到金铃比丘因为唱诵庄严胜妙梵音,不但令全军大众立足聆听,连畜生道的象、马都受到感动而停下来听受。所以,很多菩萨们,在这一世刚接触佛法时候,也会因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如此可以了解菩萨道修行的长远性与连续性了吗?这些先来到人间的菩萨们,弘传了人天乘的法,也弘传了因缘果报的正理,包括了自作自受、异作异受、异熟果报的这些正见;甚至包括了佛法中见道的观念,也已经出现了。例如在《大林》书里面提到了,业有三类:第一个是前生之业,然后今生承受这个果报,这个叫prārabdha;第二个是今生之业,储存为下一世的果报,这个叫作sań admin

2018-07-22

公元2004年初夏,导师鉴于台湾广大佛弟子众,数十年来恭敬供养三宝,广积福德,慈济众生,兴善止恶,已具承受世尊正法之因缘果报,为广利有福佛子明白如何消除烦恼障及所知障,发起世间、出世间智,乃将《起信论讲记》交由同修会编辑成书陆续出版。亦可预见,此举将在未来佛教史上列为重要的记事,影响后世深远。“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admin

2018-07-22

那《俱舍论》呢,总共分成九品跟三大部分:这个第一部分是讨论法的性质跟功能;第二部分是讨论众生生死轮回的因缘果报;第三个部分是说明如何透过修行来解脱烦恼的因缘跟果报。所以可以看到说,俱舍宗里面所修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法,自然它所证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二乘菩提。它所没有的部分就是我们说的佛菩提果,也就是包含般若总相智、别相智、道种智 admin

2018-07-22

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观察各种有情生命的现象,发现当中因缘果报的差别乃是非常非常的多,当中上、中、下品各各不同,而且错综复杂的生命现象历历在目,这些都是因为过去世、无量世造作不同功能的业行;而这些杀业的种子,存在各人的第八识如来藏当中,这样因果昭昭不爽的呈现。所以,如果有情的如来藏当中,收藏有杀业的种子,那就是在因缘成熟的时候,而呈现出短命的果报,那这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而如来藏中含藏众生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无明种等;所以众生就不停地轮转生死,而真心如来藏就依于各个有情不同的业种,因此酬偿因缘果报,依据各个有情的自业,而有不同的因缘果报。例如,佛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有开示说: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由 三摩地

2018-07-22

此人死后在中阴身时,其精神病能否自然痊愈?此人在中阴身时能否正常投胎?答:所有的精神病患,在中阴阶段时都没有病可说的;因为他们已经离开这个有障碍的五色根了,在中阴阶段是依其因缘果报现前时的中阴身五色根而运行意识觉知心的;这时不一定再重新受生为人,要看他在世时所造的业是纯无记业、或是有记业而定;如果是有记业,又得看他的业是善业或是恶业?在中阴阶段,如 三摩地

2018-07-22

从这些事实,在在显示了因缘果报的一贯性。既然人人各有前世的熏习种子在此世现行而显示各人心性生来就不同,就已证明必有贯串三世的心存在,而不是由物质的头脑来产生意识觉知心。至于贯串三世的心,共有二个,一个是能够受熏持种、记录业行的心,那就是第八识心;另一个,就是表现习气和执着性的心,那就是第七识末那。由于有这二个识的存在,才能够有因果报应和前后世性格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而如来藏中含藏众生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无明种等;所以众生就不停地轮转生死,而真心如来藏就依于各个有情不同的业种,因此酬偿因缘果报,依据各个有情的自业,而有不同的因缘果报。例如,佛陀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有开示说:“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以是因缘有上中下差别不同。”(《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 三摩地

2018-07-22

也正是相杀相食,才轮回不止,都是自心取自心,所以才会有人死为羊、羊死为人的因缘果报,因为羊正是我们自己的化身,就是自己吃自己,因缘会聚时,必然自食其果。劝世人,早醒悟,自他不二,放下屠刀!------摘录自网络站在世间法的立场来谈杀生,也就是结束其他有情的生命。譬如,世人为了贪口欲来到餐厅,亲自点了活的鱼虾等傍生有情,请餐厅的人宰杀煮来吃;或者为了庆祝自 三摩地

2018-07-22

你看到人各有各的幸,也各有各的不幸,不明就理的人就会说:看,人和人是公平的吧!其实这不是人生公平的展现,只是告诉你,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得恶报,善恶各有报;过去常行布施,今生就会广有资财;过去口业清净,今生凡有所说人都愿意相信,不会怀疑;过去专心持戒,不邪淫,不夺人眷属,今生眷属恩爱,不会旁生许多爱恨情仇的过节;有果必有其相应的因,没有无因的果,尽 三摩地

2018-07-22

现在有的人想说为了要环保,所以不要烧那么多金纸,那干脆开阴间的支票,支票上写有大金额的纸钱,代替燃烧大量的纸钱,这个如果从世间法的环保角度来讲的话,倒也是解决环保的一个问题;但是你烧这个阴间的支票上去的话,这个阴间的支票他能用吗?阴间的支票这个还是属于见取见,因为阴间的众生,他还是依照他的因缘果报的福德,在受用他所应该受用的资具,所以你烧这些东西给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因缘果报是佛法的核心,别人能够有种种善因缘,乃至有广大的福德资财,都是因为过去生布施植福、广结善缘而得的业报。我们学佛了就应该深信因果,对别人这种福报生随喜心,乃至对于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福业,只有不如法巧取豪夺,取得的名闻利养的人,那是他们自己在造作来生的苦果,我们反而应该悲悯他们。因此面对自己遭受的种种恶事,例如被人辱骂、被人毁谤、被人用手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可见,佛教是主张有因有果,而且是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缘果报的。如果是主张无善恶果报、拨无一切因果的人,经中就会说他是: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7)常常有人质疑:世间常看到有造恶乃至作奸犯科的人,可是却不见他们受有报应,善恶因果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 三摩地

2018-07-22

佛的智慧无量无边,甚至他方世界,现在这个时节下了几滴雨,佛都完全清楚;对于众生的根器,祂也是如实的了知;对于一切烦恼的解脱,祂也能够如实的了知;对于三界一切万法的因缘果报,甚至它的法相、它的体性,都完全完全的了知,没有一法不知;所以佛是无一法不知的,是世间智者。佛也是出世间智者,所以佛有一个十号名字,叫做世间解!是世尊!是世间最尊贵的尊者!佛也有一 三摩地

2018-07-22

记得当初经友人介绍认识佛法时,接触的第一部佛经是慈悲三昧水忏,从的描述中,了解佛菩萨对于众生的心行无所不知,以及对于现象界之宇宙万象的全然了知,信服于佛菩萨有如此的深妙智慧;当时觉得佛菩萨对于众生的贪、嗔、痴等种种心行,以及众生没有能力察觉到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缘果报所显发之潜在心行,佛菩萨以佛眼观众生都了如指掌,让众生所有细腻、微小的心行都无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可见,佛教是主张有因有果,而且是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缘果报的。如果是主张无善恶果报、拨无一切因果的人,经中就会说他是: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7)常常有人质疑:世间常看到有造恶乃至作奸犯科的人,可是却不见他们受有报应,善恶因果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业的因缘果报不是一般人所能知道的,乃至等觉位都无法完全了知;因果的完全通达,是诸佛才做得到的。(原标题:重要知见(二)——学佛人应该懂得业的因、缘、果)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家耳熟能详的《心经》所阐述的正是各个有情本有的、不生不灭的真心,“无眼耳鼻舌身意……无明尽”并不是说一切法空,而是在向大家介绍真心的体性,因为真心是无为性的,它无始劫来与我们所熟悉的妄心七转识配合无间,和合似一,任劳任怨得支撑着有情在三界六道中生死轮回,忠实的实现着因缘果报。有情一刻也离不开真心第八识的支撑,但却为无明所障从 三摩地

2018-07-22

可如果你不肯信受三世因果的道理,不肯相信今生对你不好的人是过去生你曾亏负的人,你无法接受别人对你的不好,抱怨委屈甚至恶心相向,那么你们之间的冤仇只会越结越深,今生处理不好,相互纠缠不休,来世必然还得相遇,相互要债,你想要生活和乐就太难了!所以,对人好是不需要理由的,因为背后有一个最无法反驳的理由就是因缘果报的定律。与人为善,人与你善,如此而已。而对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