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佛教所谓的因缘果报,特别是因跟缘的这个看法、这个说法,实际上一方面,我们完全承认三世的关系——三世之间的连结,所以我们说,作什么因,到最后你一定要因为这个因而承受了什么样的果报,这个是必然的;可是佛教却不是,因为助缘的关系,使得我们对于业因所呈现的果,可以有相当程度的改变。所以我们刚才就给各位讲了,因的部分可以有善的、恶的跟无记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的为此还喊出了业果酬报系统,认为说,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套业果酬报系统来执行因缘果报。那么这不就等同于外道所说的吗?有一个不可见、不可知的大梵系统在作业果酬报一样的可笑!自己完全落入了当年世尊破斥的婆罗门大梵思想而不自知,穿着袈裟反过来批评佛所说的是外道思想;讲起来虽然很悲哀,但是这个是事实;这一些人在无意当中,已经成就了谤佛、谤法的恶业,这一些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的为此还喊出了业果酬报系统,认为说,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套业果酬报系统来执行因缘果报。那么这不就等同于外道所说的吗?有一个不可见、不可知的大梵系统在作业果酬报一样的可笑!自己完全落入了当年世尊破斥的婆罗门大梵思想而不自知,穿着袈裟反过来批评佛所说的是外道思想;讲起来虽然很悲哀,但是这个是事实;这一些人在无意当中,已经成就了谤佛、谤法的恶业,这一些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只要秉持着以如来藏来连接因缘果报,那么说是相同可以,说是不同也对,这样子大家都了解佛的心意了吗?好!接下来我们再继续看:【譬如此彼二岸、中流,总名恒河;夏时二岸相去甚远,秋时二岸相去则近,无常定相,或大或小;虽复增减,人皆谓河。或有说言:此不是河,智人亦说:有异不异;五阴亦尔,智人亦说:即作即受,异作异受。汝意若谓:二岸是土,中流是水,河神是河。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因缘果报,可以说是即作即受,是异作异受,也是无作无受。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却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叙述呢?简单的来说,即作即受,它的意思是说:我们今生这个五阴身所造作的行为,由未来世的五阴身来承受果报;这一世的身体是由色、识、受、想、行的五阴所构成的,而未来世的身体也是由五阴所构成的;所以,可以说是由五阴身造作前因,也由五阴身承受后果。异作异受,这个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过我们回到佛法的真正的义理来说,我们说所有的关于因缘果报这些事情,其实早已经完全函盖在所谓的如来藏里面。这个如来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比方说有人把祂叫作第八识;因为人整个的心识不外乎就是八个识,那么如来藏就是第八个识。有另外一个呢,也把祂叫作金刚心。为什么是金刚心呢?正因为祂历经了所有一切的事物都不会因此而受到牵动,并且还能够顺利地执行因缘果报,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探究各种无法正确解释生命现象的说法,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没有正确的八识论之核心知见,也缺乏因缘果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等正知见;因此形成种种对于生死现象的不同说法,让一般大众产生混淆与无所适从。因为知见架构错误,以及所作的观察不完整,譬如:以六识论的架构来探讨心识,或只限于欲界的范围来看六道轮回,或以局限在现世因果的观察等,都会造成理解上的偏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过我们回到佛法的真正的义理来说,我们说所有的关于因缘果报这些事情,其实早已经完全函盖在所谓的如来藏里面。这个如来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比方说有人把祂叫作第八识;因为人整个的心识不外乎就是八个识,那么如来藏就是第八个识。有另外一个呢,也把祂叫作金刚心。为什么是金刚心呢?正因为祂历经了所有一切的事物都不会因此而受到牵动,并且还能够顺利地执行因缘果报,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一件事情,当你钻研进去看它之间的因果运作的时候,你往往会发现,牵涉在这个事情里面的因缘,有的是善的、有的是恶的,有的是轻的、有的是重的,这些种种的状况综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你现在所看到的因缘果报的状况。比方说,假使今天有一个人,开车不小心撞了人,导致这个人往生的话,这件事情原则上来讲,表面上来看,它是一个恶业,因为你害这个人断送了性命。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附二:深信因果——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因缘果报错综复杂,我们凡夫不能思、不能议,即使是十地菩萨也不能完全了知,所以佛说:“因缘果报不可思、不可议,惟佛与佛乃能究竟。”因果虽然错综复杂,然仍应相信。若不信因果就不会去念佛,相信因果同时,也就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证得菩提的果;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我们在事相上不可随便去评论,即使表面上看来所有的证据都认定这个人该得什么罪,另一个人应该被昭雪;但是其中也许有往世事的因缘果报,也许他造了这件事时纯粹是生因,也许有过去世的生因而现在缘熟了,所以成为了因;所以因果这件事,只有到佛地时才能究竟了知,连等觉菩萨都无法究竟了知的。因果的可怕就在这里,已经过去几百年、几千年、几劫了,遇见了还是逃不掉。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过把这事仔仔细细思考了以后,觉悟到生死业缘、因缘果报、佛力加持等等不可思议的因果关系,推已及人,便又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塔像之前,立下宏誓大愿说:‘愿我自今日起直到遥远的未来的最边际,所有一切因造罪而受苦的众生,我都要用种种方法和智慧,使他们都得到彻底的解脱。’”佛进一步告诉文殊师利菩萨说:“你知道吗?刚才所说的那个鬼王无毒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深信因果——《念佛三昧修学次第》因缘果报错综复杂,我们凡夫不能思、不能议,即使是十地菩萨也不能完全了知,所以佛说:因缘果报不可思、不可议,惟佛与佛乃能究竟。因果虽然错综复杂,然仍应相信。若不信因果就不会去念佛,相信因果同时,也就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证得菩提的果;相信念佛的因、可以成就往生十方诸佛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缘果报错综复杂:善因恶因,善缘恶缘。善因大恶因小,善因小恶因大。善因先恶因后,善因后恶因先。或纯善无恶,或纯恶无善。善因而遇善缘,善因而遇恶缘。恶因而遇善缘,恶因又遇恶缘。善因大恶缘小,善因大恶缘大。恶因大善缘小,恶因大善缘大。……等种种不同。或所造善因恶因已经多劫,不同于所造善因恶因近在十百千生之内。或所造恶因已经多世忏悔回向而渐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佛教的三世因果概述二、业1、身口意三业2、共业和别业3、定业和不定业4、善业、恶业、无记业三、因缘1、亲因缘2、等无间缘3、所缘缘4、增上缘四、果报1、异熟果2、等流果3、士用果4、增上果5、离系果五、对因果规律的误解1、因果是自作自受的2、因果各业不同3、一业多果,多业一果4、因缘果报的运作由心造六、运用因果利益无边一、佛教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指的是前世造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之所以会有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甚至于如《大宝积经》当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偈语说: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大宝积经》卷五十七)也就是说,纵使经过了一百劫那么长久的时间,所曾造的业种仍然会完整地收藏在本识如来藏当中,而不会销亡的;当因缘际会的时候,该受的果报还是要自受,而无法逃离的。这是因为一切有情众生的本源如来藏本不生灭,自无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万物都是因缘聚合有联系的,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但是周易没有看到佛法所可以说出的法界因缘果报的运行规则与背后的根源与动力,也无法教人解脱的方法。从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周易获得解脱的,我们必须认识清楚这个问题。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讲周易是无用的,我选择退出易圈也是这个道理。也许很多人学了一辈子周易最后还不知道做了一辈子无用的事情,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告诉阿难侍者说: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果报。阿难前来顶礼佛陀,双膝长跪请教佛说:是如何的宿世因缘果报呢,我们这些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慈悲演说,以开示教化不知道的众生。佛陀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人如果培福德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种子,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缘果报就是如此,它必须是异时而报、异世而报;所以世间众生,他看不见每一件事情的过去,更看不见他的未来。因此无福众生,他不会相信因缘果报的道理,因为他看不见,因为他没有办法在他现实生活经验中来印证这件事;如果一不小心开口毁谤,说佛法是错误的,说佛陀所说的是不正确的,没有那回事!那就会在他原有的恶业上面,又要加上一段更大的谤佛、谤法的恶业了。听起来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可见,佛教是主张有因有果,而且是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缘果报的。如果是主张无善恶果报、拨无一切因果的人,经中就会说他是: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7)常常有人质疑:世间常看到有造恶乃至作奸犯科的人,可是却不见他们受有报应,善恶因果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