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在《中阿含经》卷30中也说:尊者舍梨子及众坐已定,世尊告曰:“舍梨子!若汝知白衣圣弟子,善护行五法及得四增上心,现法乐居,易,不难得。舍梨子!汝当记别:‘圣弟子地狱尽,畜生、饿鬼及诸恶处亦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七往来已,而得苦边。’”世尊告诉舍梨子及大众说:“假若你知道未证道的凡夫圣弟子,能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归依三宝者,方是般若经中所说之「不坏世间法而证菩提,不离有为法而信无为法」;如是之人,无妨以毗卢遮那世尊、卢舍那世尊为究竟归依,为究竟师,而又无妨以胜义僧宝中之诸地菩萨乃至未入地菩萨为师,岂可因凡夫身已披僧衣之故,便不以胜义僧宝身分之根本上师为师?岂符佛法正理?是故,悟后非唯归依自性三宝即可,以证悟之时道果犹未圆满故,只是初入佛法内门故,尚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多信法无增上心。不集功德智慧之藏直心体性。不能观察是法非法。是法可取是法可舍。依自心见执着而行。彼诸众生虽闻我法。亦复不知依何意说。而彼众生信于我法恭敬我法而作是言。我信诸佛如来所说修多罗。甚深甚深相依空相应。难见难觉不可觉形相。不可觉微细极微黠慧人智慧境界。如来说诸修多罗义。我不能知。默然而信而作是言。诸佛如来菩提甚深。诸法体相亦复甚深。唯佛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增上心清净摄三地。增上慧清净摄四地。乃至上上胜妙从四地乃至佛地。观世自在。是名四种清净摄诸地应知。观世自在。何者十一分摄诸地义。观世自在。从菩萨起信行地。修行十种信心。能善思惟菩萨乘。彼信行地行过彼信地。入于定聚满足彼分。观世自在。彼诸菩萨虽满彼分。于微细行中。而犹不能如实修行。彼诸菩萨不满彼分。为满足故修行进求得满彼分。虽满彼分而犹不能如实满足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增上心清净摄第三地。增上慧清净于后后地转胜妙故。当知能摄从第四地乃至佛地。善男子。当知如是四种清净普摄诸地。云何名为十一种分能摄诸地。谓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依十法行极善修习胜解忍故。超过彼地证入菩萨正性离生。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而未能于微细毁犯。误现行中正知而行。由是因缘于此分中犹未。为令此分得故。精勤修习便能证得。彼诸菩萨由是因缘此分。而未能得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云何无色定?及与灭正受?云何为想灭?何因从定觉?------《楞伽经》疏:佛子欲出三界,但断一念无明即足;欲求成佛,则必须加修增上心学及增上慧学。增上慧学谓第一义谛;第一义谛有二:一者般若空性——如来藏总相智,地前菩萨之胜行智也;二者唯识空性——如来藏别相智、地上菩萨之道种智与究竟佛地之一切种智也。增上心学谓定学诸种三昧,以四禅八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增上戒学完成之后,满心之后,完成了犹如光影的现观之后,祂要进入三地,要修学增上心学,也就是要修学四禅八定跟五神通、四无量心等等,因为这是三地的菩萨所要修证的内涵。三地菩萨修证了增上心学之后,祂完成了四禅八定、五神通,乃至祂可以因为祂的禅定三昧的实证之后,祂能够发起所谓的三昧乐意生身,也就是说这个三地菩萨祂有四禅八定、五神通,祂是可以发起意生身的。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近波罗蜜多则是指次无数劫,菩萨在此第二大阿僧祇劫中,修习十度波罗蜜中的前七度,也就是:初地、初心,生起增上意乐,修无生法忍;二地生起清净心,修持增上戒学;三地于一切境生忍,而修增上心学;四地起大誓愿,方便进趣勤化众生;五地依增上心学,起无厌倦任持心,起六通成满任持心,起成办利乐有情心;六地圆成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七地起修以诸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成佛之道有其进阶次第,佛说菩萨于三贤位之第六住修四加行及学般若,证悟藏识,生般若慧,渐渐通达而入初地,修学百法明门满足而入二地;二地持戒清净及修学千法明门而入三地,三地修增上心学四禅八定及四无量心,将至满心位方修五神通。此是真正成佛之道,首要乃在明自真心——成就中观,而后随入初地无生法忍及二地三地无生法忍,依三地无生法忍般若而修禅定,禅 | admin 2018-07-21 |
![]() |
)成佛之道有其进阶次第,佛说菩萨于三贤位之第六住修四加行及学般若,证悟藏识,生般若慧,渐渐通达而入初地,修学百法明门满足而入二地;二地持戒清净及修学千法明门而入三地,三地修增上心学四禅八定及四无量心,将至满心位方修五神通。此是真正成佛之道,首要乃在明自真心——成就中观,而后随入初地无生法忍及二地三地无生法忍,依三地无生法忍般若而修禅定,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明心之后的菩萨,依循著别教法门,修证如来藏的人无我智,并且转修《楞伽经》、《解深密经》当中的法无我智,就会渐渐经由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而进入初地;再依如来藏修学增上慧学,也就是诸地的无生法忍,以及增上戒学、增上心学,次第再由二地、三地地地增上,一直到十地,乃至等觉位、锚点妙觉位。在最后身菩萨位的时候降生人间,成究竟佛的时候,在如来藏当中所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说:如果我们要修增上心,也就是要修定学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这五种方法,来让我们的这些恶念止息,我们的心就能够安住;能够安住就能够定下来,定下来就可以进修禅定。佛陀说的第一个方法叫作念善相应。念善相应就是:我们的心去安住在善法之中,或者是我们安住在忆佛的念当中,或者我们的心安住在清净无为的、这样的清净心当中。佛陀说要把心安住在善的这一念,祂举的例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逆顺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不得大 | admin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