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外道友徐敦济。乃妙喜三十年前夷门道旧。才一邂逅。便以此道相期。与令弟敦立时时来圜悟先师处。激扬个事。决欲腊月三十日四大分散时。要得这一著子有下落。非如他人要资谈柄。绍兴初予住径山。因持钵吴门。再得一见。又二十年复在鄂渚相遇。因以此轴求指示。信意一挥写至此。不知前面所说何事。面一轴已终。千说万说。直说曲说。只是为徐敦济生死疑根未拔。只教就未拔处。看 三摩地

2018-07-19

古德唤作落空亡外道魂不散死人。真实要绝心生死浣心垢浊伐心稠林。须是把这猢狲子一棒打杀始得。若一向紧紧地。把定绳头。将心调伏。我说是人。执之失度。真可怜愍。正眼观之。尽是天魔外道魍魉妖精。非吾眷属。此事要得浑钢打就生铁铸成底担荷。若有心担荷。则又蹉过也。古人不得已。见尔迷却路。为尔作个指路头主人而已。亦无禅道佛法可以传授。才说有传有授。便是邪法。何以 三摩地

2018-07-19

古人诃为落空亡底外道魂。不散底死人。要得直截无事。但于不可学处。试进一步看。若进得这一步。三乘十二分教。天下老和尚横说。竖说直说曲说。赞说毁说。随俗说显了说。当甚热碗鸣声。严禅还信得及么莫记吾语昔灵云和尚因见桃华。忽然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叶落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沩山和尚诘其所悟。与之符契。乃印可曰。从缘悟达。永无退 三摩地

2018-07-19

则是邪魔外道见解也。公深思之。但如此崖将去。时时于静胜中。切不得忘了须弥山放下著两则语但从脚下著实做将去。己过者不须怖畏。亦不必思量。思量怖畏即障道矣。但于诸佛前。发大誓愿。愿此心坚固。永不退失。仗诸佛加被。遇善知识一言之下。顿亡生死。悟证无上正等菩提。续佛慧命。以报诸佛莫大之恩。若如此则久久无有不悟之理。不见善财童子从文殊发心。渐次南行过一百一十 三摩地

2018-07-19

即落外道。又净名云。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此乃是以知解为俦侣。以知解为方便。于知解上行平等慈。于知解上作诸佛事底样子也。只为他了达三祇劫空生死涅槃俱寂静故。既未到这个田地。切不可被邪师辈胡说乱道引入鬼窟里。闭眉合眼作妄想。迩来祖道衰微。此流如麻似粟。真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深可怜愍。愿公硬著脊梁骨。莫作 三摩地

2018-07-19

则诸魔外道。定来作善神也。其余种种差别异旨。皆自心现量境界。亦非他物也。不识居士以为何如老居士所作所为。冥与道合。但未能得[囗@力]地一下耳。若日用应缘。不失故步。虽未得[囗@力]地一下。腊月三十日。阎家老子亦须拱手归降。况一念相应耶。妙喜老汉。虽未目击观其行事。小大折中无过不及。只此便是道所合处。到这里不用作尘劳想。亦不用作佛法想。佛法尘劳都是外事。然 三摩地

2018-07-19

如此见识与外道何异。平生做许多之乎者也。要作何用。渠既许多远地。放这般恶气息来熏人。妙喜不可只恁么休去。亦放些恶气息。却去熏他则个。渠教不要引经教及古人公案。只据目前直截分明。指示断灭不断灭实处。昔志道禅师问六祖。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近十余载。未明大意愿师垂诲。祖曰。汝何处未了。对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祖曰。汝作么生疑 三摩地

2018-07-19

无论任何佛教宗派,区别仅仅是入门的方式方法不同,但其所修学的标的必须和禅宗的明心见性的内容完全一致,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佛法就很会落入表相佛法、表义佛法、世俗佛法、商业佛法、迷信佛法等假、邪佛法的范畴,堕落为外道法。所以,禅宗三关(明心、见性和末后句)是浩如烟海的佛法体系的总航标。而禅宗宗门密意壁立千仞,勘验之方式必须凌厉非常、雷霆万钧,否则无法承 三摩地

2018-07-19

使天下之士有外道焉。有阐提焉。心如飘风言若泉涌挠我圣教挤我妙门。瑀示以从容诱以方便。莫不稽首挫色而闻命焉。常礼一万五千佛名。兼慈悲忏。日夜一匝。或二日三日一匝。夜有圣僧九人降于礼忏之所。相与行道弹指而去。或夜无灯烛。心口是念圆光照室如坐月中。如此则往往有之。瑀慨德清遍邑未有塔寺。遂锐怀营构。一唱齐和乃成精宇。前后写经三藏。凡一万六千卷。天宝初临安足 三摩地

2018-07-19

乌茶小乘谤大乘学作空华外道。西干尚尔此何惊乎良以六代宗师一期举唱。但破百年之暗。靡营一室之隳。殊不知禅有理焉禅有行焉。脱或戒乘俱急。目足更资。行不废而理逾明。法无偏而功兼济。然后如可与言禅已矣。其如玄学多斥讲家。目为数宝之人。终困屡空之室。那不见经是佛言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定不相违。施设逗根用有时处。况以经江高国纪之名。论海总朝宗之会毗尼一学轨范千途 三摩地

2018-07-19

人间证得无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人死。佛说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故身不烂坏。然此非涅槃,三月五月后仍将因忽生一念,欲觉知色身坏抑不坏,而复起意识等六,又堕人间六尘境界。综合上述三界一切“身、觉”境界,皆不得离于八识心王而有;若离八识心王 三摩地

2018-07-19

摧灭外道。为菩萨唱首。而尊者阇夜独以戒力为威神。尊者摩罗独以苦行为道迹。其他诸祖或广行法教。或专心禅寂。或蝉蜕而去。或火化而灭。或攀树以示终。或受害而偿债。是乃法必同而行不必同也。且循辙迹者非善行。守规墨者非善巧。不迅疾无以为大牛。不超过无以为大士。故师之道也。以知见为妙门。寂净为正味。慈忍为甲盾。慧断为剑矛。破内魔之高垒。陷外贼之坚阵。镇抚邪杂解 三摩地

2018-07-19

君不见尼犍外道一一谤佛。而独使提婆生陷。后于法华会上受记作佛。静言思之。唐京兆大慈恩寺嘉尚传释嘉尚。未知何许人也。慧性天资瑰奇气质。篇聚坚守性相克攻。勤在进修务于翻译。远栖心于奘三藏门。见宗庙之富。窥室家之好。久稽考瑜伽师地佛地论旨。成唯识论深得义趣。随奘于玉华宫译大般若经。充证义缀文。多能杰出。及三藏有疾。命尚具录所翻经论合七十五部总一千三百三十 三摩地

2018-07-19

年十二就外道出家。事波罗奢罗学声明僧佉等论。历数咒术阴阳谶纬靡不该通。年逾耳顺方乃回心。知外法之乖违。悟释门之渊默。隐居山谷积习头陀。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学诸经论。其后游历五天遍亲讲肆。高宗大帝。闻其远誉挹彼高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天后复加郑重。令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中宗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译大宝积经。属孝和厌代睿宗登极。敕 三摩地

2018-07-19

五天之境自佛灭后外道峥嵘。九十六宗各专其见。畏皆随所执破滞析疑。解邪缚于心门。舍迷津于觉路。法云大小而均泽。定水方圆而任器。仆异学之旗鼓。建心王之胜幢。使彼以念制狂即身观佛。掬多曰。善男子。汝与震旦有缘。今可行矣。畏乃顶辞而去。至迦湿弥罗国。薄暮次河。而无桥梁。畏浮空以济。一日受请于长者家。俄有罗汉。降曰。我小乘之人。大德是登地菩萨。乃让席推尊。畏 三摩地

2018-07-19

外道道者名为无常。内道道者名之为常。声闻缘觉所有菩提名为无常。菩萨诸佛所有菩提名之为常。外解脱者名为无常。内解脱者名之为常。善男子。道与菩提及以涅槃悉名为常。一切众生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无慧眼故不能得见。而诸众生为欲见故修戒定慧。以修行故见道菩提及以涅槃。是名菩萨得道菩提及涅槃也。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以是义故不可捉持。善男子。道者虽无色像可见称量可知而 admin

2018-07-19

所谓一切外道经书四毗陀论毗伽罗论卫世师论迦毗罗论。一切咒术医方伎艺。日月博蚀星宿运变图书谶记如是等经。初未曾闻。秘密之义今于此经而得知之。复有十一部经除毗佛略。亦无如是深密之义。今因此经而得知之。善男子。是名不闻而能得闻。闻已利益者。若能听受是大涅槃经。悉能具知一切方等大乘经典甚深义味。譬如男女于明净镜见其色像了了分明。大涅槃镜亦复如是。菩萨执之悉 admin

2018-07-19

读诵种种外道典籍文颂手笔。受畜一切不净之物言是佛听。如是之人以好栴檀贸易凡木。以金易鍮石。银易白腊。绢易氀褐。以甘露味易于恶毒。云何栴檀贸易凡木。如我弟子为供养故。向诸白衣演说经法。白衣情逸不喜听闻。白衣处高比丘在下。兼以种种肴饍饮食而供给之。犹不肯听。是名栴檀贸易凡木。云何以金贸易鍮石。鍮石喻色声香味触。金喻于戒。我诸弟子以色因缘破所受戒。是名以 admin

2018-07-19

如诸外道离六大城拘尸那现。若是烦恼不余处现。则知智慧不能令离。善男子。一切诸法性若自空谁能令生。谁能令灭。异生异灭无造作者。善男子。若修习定则得如是正知正见以是义故。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 admin

2018-07-19

外道书。非是佛经。是人尔时远离善友。不闻正法。虽时得闻不能思惟。虽复思惟。不思惟善。不思惟善故。如恶法住。恶法住者。则有六种。一者恶。二者无善。三者污法。四者增有。五者恼热。六者受恶果。是名为没。何故名没。无善心故。常行恶故。不修对治故。是名为没。所言恶者。圣人呵责故。心生怖畏故。善人远离故。不益众生故。是名为恶。言无善者。能生无量恶果报故。常为 admin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