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除了声闻乘的一切智,缘觉辟支佛乘的自然智之外,他还想要求取佛陀的佛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十力、四无所畏……并且因为愍念无量的众生,所以想要利益人天,度脱一切的有情,像这样求取无上菩提的众生,就称为求取大乘佛法的菩萨。也就是说,菩萨除了为自己求得解脱之外,还想要求得无上的佛菩提智,并且利益无量的有情众生,这就像是“大白牛车”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法的根源,而妄说证量有多高,说法多么胜妙、多么不可思议,那其实都是说食数宝,那都不是作佛事,因为说者自己还有听者都不能够得到实益。我们常常看到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而言修学成佛之道,都属自我安慰之言,并无实质。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别无他途。善知识开示:首先要确立断我见的目标,然后才是证得大乘见道,如此才能成为实义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四大皆空它是一个现象,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怎么回事呢?能够探索空相背后的真实含义,那就叫空性;懂得探索空性,那就进入了大乘佛法的世界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44集四大皆空怎么说?>正伟老师(原标题:什么是四大皆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可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位对大乘佛法有相当研究的菩萨。接着我们要说这八个心的现行,以及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除了声闻乘的一切智,缘觉辟支佛乘的自然智之外,他还想要求取佛陀的佛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十力、四无所畏……并且因为愍念无量的衆生,所以想要利益人天,度脱一切的有情,像这样求取无上菩提的衆生,就称为求取大乘佛法的菩萨。也就是说,菩萨除了为自己求得解脱之外,还想要求得无上的佛菩提智,并且利益无量的有情衆生,这就像是「大白牛车」一般,有大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可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一位对大乘佛法有相当研究的菩萨。接著我们要说这八个心的现行,以及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佛法也一样有名义,这名义就是说:你是真实义的菩萨?或是假名为菩萨的虚假菩萨?现在佛开示说,有下面所说十二种现象的人就是假名菩萨,不是真的菩萨。善生为我们请问:世尊啊!如佛您所说的,菩萨有二种,一种叫作假名菩萨,一种是真实义的菩萨,什么叫假名菩萨?先不问真实义菩萨,先把假名菩萨不好的现象修除掉,剩下的悲心……等等当然就是真实义菩萨的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尽管多识喇嘛引经据典的驳斥赵橹此文的观点,但一者、其引证立论的根据仍依密教体系的教义,自说自辩,不足为凭;二者,若西藏密教素行良好(不掺杂性力派及苯教,不实修双身法,不高推乐空双运的无上瑜伽……),有如传统大乘佛法之端正清净,则不致于无的放矢、空穴来风,引起正法行者及佛教学者的质疑与揭发;何况,古今密教各派祖师的著作中,到处可见以&ldquo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佛法也一样有名义,这名义就是说:你是真实义的菩萨?或是假名为菩萨的虚假菩萨?现在佛开示说,有下面所说十二种现象的人就是假名菩萨,不是真的菩萨。善生为我们请问:世尊啊!如佛您所说的,菩萨有二种,一种叫作假名菩萨,一种是真实义的菩萨,什么叫假名菩萨?先不问真实义菩萨,先把假名菩萨不好的现象修除掉,剩下的悲心……等等当然就是真实义菩萨的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在部派佛教时期之后所兴起的大乘(不是从声闻部派佛教中兴起,而是外于声闻部派佛教的菩萨们所复兴的大乘佛教),事实上它不是第一次的兴起,那个已经是第二次的大乘佛法的兴起。第一次佛法的兴起,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宣讲前面的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之后,有说这个大乘。当佛陀说了大乘法之后,就是大乘佛法的第一次兴盛!由于修学佛法,最后要成就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七住位的修证即大乘佛法的见道——证得第八识阿赖耶识。七住位的修行非常重要,因为七住位是见道位,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中说:已入见道诸菩萨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大乘的见道就是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阿赖耶识(如来藏识)。七住位的修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修学大乘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想要入佛法的殿堂,应该以菩萨所观的七觉支而来自行检验。我们前面所说的三十七道品,是佛子初学佛法可依之次第而修学之法道。但是大乘三十七道品,诸菩提分所证有别于声闻所证,那最主要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是在于,菩萨是依于法界实相,而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那声闻是依于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无常断灭之法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这个智慧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求天报,而是将一切功德、福德回向往生诸佛净土,长随佛学,花开见佛悟入无生之后,再回入娑婆广度有情;或是回向在五浊恶世的人间,世世常行菩萨道,扶助真善知识住持世尊正法,荷担如来家业利益众生,超劫精进乃至成佛。 人道人到底是什麽?在哲学、文学、生物学,乃至各宗教中,对人类的讨论很多,至於佛经中,关於人的名称,在《立世阿毗昙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故,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不求天报,而是将一切功德、福德回向往生诸佛净土,长随佛学,花开见佛悟入无生之后,再回入娑婆广度有情;或是回向在五浊恶世的人间,世世常行菩萨道,扶助真善知识住持世尊正法,荷担如来家业利益众生,超劫精进乃至成佛。 人道人到底是什麽?在哲学、文学、生物学,乃至各宗教中,对人类的讨论很多,至於佛经中,关於人的名称,在《立世阿毗昙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解脱道的修证,在断身我见后尚须断我执,我执是指执着意根(大乘佛法称第七识末那识),认定处处作主的意根真实,不想让意根我消失掉。准确的说众生对自我的这种执着性,正是由于无始劫以来,意识意根不肯承认自己无实体性,不肯放弃对自我的执着造成的。由于意识意根恒常执着自我,于是世世恒有七识现行,是故有生死轮回。那么二乘的声闻、缘觉是如何断除我见我执呢?1.声闻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后人又有人以为大乘经典是由二乘弟子来集结,因此由此滋生更多歧路;是当于此说明演述:大乘经典的集结,有多义无法由二乘人来集结!大乘佛法的集结(一)1. 声闻缘觉各有其乘,于小乘经典时也说,有三转法轮,有菩萨乘,有菩萨法,因此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小乘弟子根本还没有见道,连如来藏都没有证道,又修学尚且为浅,如何说可以集结大乘经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总上所说,对于大乘法义所说之真正佛、法、僧都无法出生净信,对于真菩萨之不可思议之化现行也无法信受,如是二乘人真为井底之蛙,以对于实相三宝毫无留意,对于表相三宝始有向心,如是者,本无缘于大乘佛法,若非如来方便力故,何可有与闻大乘了义实相之因缘呢?如是之人,虽于听闻,仍为菩萨新来学者,如何可以大胆编辑集结大乘法义呢?13.翻阅大乘经典,从一开始在序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有人质疑,虽然二乘人没有亲证大乘佛法所说的真实义,但这一代时教还是应该有人来编纂,如何可以将世尊的言行予以舍弃呢?然而这个质疑本身虽然没有错,但还是轮不到未有修证的人来搅和,这就像是没有修证小乘四果阿罗汉证量的人不可以加入集结小乘经典,当场会被请出去;同样地,没有修证大乘法王子乃至等觉菩萨的证量的人,当然也不可以参与大乘经典的编纂集结,此理当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竟然有人会以为有许多人不断地合力地完成,这实在是一个奇怪的想法,也就是说有一个以推广大乘佛法为宗旨的团体,经过了好几代人的努力,这些人也希望「隐姓埋名」,所以一切的著作都伪托是「之前的」佛陀所作的,而且他们不在乎自己是否如何被评价,写出来以后,也不特别去推广宏传,看时节因缘有无他人来宣扬,自己对自己所编纂的经书,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