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乘佛法中,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成为真实义菩萨,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而言修学成佛之道,都属自我安慰之言,并无实质。大乘法之见道,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别无他途;离如来藏之亲证而说有般若智慧可证者,都属谬说。这里导师明白的开示:首先要确立 三摩地

2018-07-22

那什么叫大乘呢?大乘佛法一定是包含小乘,这样才算是一个的修行,所以我们在大乘的修法又叫作六度。六度就把戒、定、慧再把它细分,所以变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为菩萨是想要在人间成就佛道,所以他的福更需要广大的福德,所以在戒之前他要先布施。布施的真实义,就是布施我们对五阴十八界的贪爱,当然五阴十八界包括我们的财色名食睡这些东西,我们这些五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大乘佛法中说的僧,却不限于出家僧,也包括了在家僧,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这样的圣教说有四种僧:【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其中世俗僧是剃须发、着袈裟、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大乘佛法中说的僧,却不限于出家僧,也包括了在家僧,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这样的圣教说有四种僧:【一者胜义僧、二者世俗僧、三者哑羊僧、四者无惭愧僧。】(《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其中世俗僧是剃须发、着袈裟、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另外无惭愧僧则是为了活命而出家归依佛门,但却毁犯一切出家戒而无惭无愧,具足了悭贪、嫉妒、愚痴及憍慢,贪着名誉、恭 三摩地

2018-07-22

(3)归依胜义三宝者,谓修学大乘佛法以后,求证法界实相,欲得般若实智,非唯解脱智之实证;如是闻法已,心爱乐之,愿欲随从修学,先行归依,犹未得证,是名归依胜义三宝之表相归依。胜义三宝者谓:法报化身,十度种智,大乘圣僧。此唯有大乘。佛宝中之法身佛者谓本师毗卢遮那佛,报身佛者卢舍那佛;法宝中之十度种智者,谓十度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函盖二乘菩提之一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大乘佛法的精神,非常契合中国人的胸襟,深受民间喜爱,因此就有句俗谚流传:“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特别是中国禅宗的产生与发展,对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等等,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已经融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唐代以来诗词书画中就可以看到这个迹象,譬如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苏东坡,他们的诗词中禅趣盎然,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学。世尊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必须要这个样子,出家菩萨与证悟的在家菩萨必须要互相的扶持,互相扶持才有办法让佛教继续——大乘佛法能够继续的兴盛下去。所以未免出家僧团腐化,当务之急有两个要素:也就是要扶持大乘见道居士的团体;再来就是必须帮助出家僧团有悲心的人能够早日见道,能够开悟明心,能够发起大乘的种性。那我们今天时间已经到了,“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就与各 三摩地

2018-07-22

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你不要说:“不可能!我的本性善良,我怎么会干坏事、谛法破法?我不可能这样的!”请诸位看一下现在的情况:你们去观察那些很努力在修学《妙云集》的法师与居士们,他们有哪一个人不是本性善良的人?但是他们却都在诽谤菩萨藏、抵制如来藏胜法啊!也都直接或者问接在否定第三转法轮的方广唯识经典啊!他们都不承认第三转法轮所说的阿赖耶识如来 三摩地

2018-07-22

3.归依胜义三宝者,谓修学大乘佛法以后,求证法界实相,欲得般若实智,非唯解脱智之实证;如是闻法已,心爱乐之,愿欲随从修学,先行归依,犹未得证,是名归依胜义三宝之表相归依。胜义三宝者谓:法报化身,十度种智,大乘圣僧。此唯有大乘。佛宝中之法身佛者谓本师毗卢遮那佛,报身佛者卢舍那佛;法宝中之十度种智者,谓十度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函盖二乘菩提之一切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学术界喜欢着墨批评大乘佛法,实在是不知如何置评;以众生心性贪染五欲,不受诸圣教诲,于五蕴中起诸我见,更生我所见解,如是生诸我执,我慢不离;即使善知识在前,亦是无法生受。所以世间有情毁辱圣教,事常等闲,无可更道;然诸出家众剃染求道,舍诸家亲,孑然行止,孜孜勤苦,誓志宏扬圣教,宁可万年孤灯,要受如来圣典,亲蒙旨意,不敢大言以为世间法;若不得旨趣,心 三摩地

2018-07-22

请别误会!这里不是要诽谤那一些精勤修习的出家众,而是针对这一些诽谤大乘佛法,乃至诋毁“居士不能证法”,针对这一些恶知识、邪知识,我们有以下的这一些解说。我们先简单地引用在《杂阿含》卷12当中,是讲到了阿支罗迦叶,这是一个所谓的放牛人,或是所谓的一个裸形外道——因为依于阿支罗的解释,有不同的解说。无论如何,这放牛人也好,这个裸形外道 三摩地

2018-07-22

从这一个广行六度,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哥哥他所修学的佛法是大乘佛法,因为小乘人他不注重六度——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那我们再看下去,这个哥哥就说了:应该要再行六度,然后坐禅念定(这里的坐禅念定并不是通于外道的四禅八定,而是以禅定这样子的静虑的般若波罗蜜;以静虑跟般若波罗蜜合在一起这样子的静虑,才能够叫作静虑波罗蜜,才能 三摩地

2018-07-22

婴儿长大后,于一亿里地区之中推行大乘佛法,并引导度化乡里的民众广修供养、行菩萨道。因此之故,所谓:正便亿千出之,一邑里能为室舍,安诸施以道,菩萨所入如是。由此可知,想要未来世有富裕的果报,就是今生努力布施,而不是一直赚钱把钱财积聚在身上,应该要学此篇故事中的菩萨或古今中外的大富豪一样,把大部分的财产拿来救济众生,如此未来世还是一样富裕;并且我们也要 三摩地

2018-07-22

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这些福德基础可以让我们这一生乃至未来世都能有好的福报;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也是要靠这些福德,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这些次法福德之修集作为基础。事实上,正确地修学佛法是可以让人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解脱,福报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高的。而佛法的内涵就是宇宙实相的一切智慧,但要实证佛法智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想进一步解脱生死,甚至进而想要追求大乘佛法的明心见性,也是需要这些次法福德之修集作为基础。事实上,正确地修学佛法是可以让人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解脱,福报越来越好,智慧越来越高的。(这一点你可能没有想到喔!)而佛法的内涵就是宇宙实相的一切智慧。佛法的殿堂——琳琅满目的智慧珍宝佛法的修证要求福德和智慧并重,不可偏废。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 三摩地

2018-07-22

所有的般若智慧,都是由于亲证这个实相心,而得以出生!所以大乘佛法的进修,也都是以找到这个第八识为基础,才能往上进修佛菩提道。接下来我们再来继续介绍一下这个第八识,祂有种种不同的名称。祂的第一个名称叫作心,为什么叫作心呢?因为这个如来藏心体,祂会帮我们把我们所造的一切善、恶、染、净诸法,祂会熏习祂本有的种子,然后积集在如来藏心体当中,所以称之为心。由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大乘佛法的二、三转所说的如来藏,则是第八阿赖耶识心,一向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性,从来不曾住于六尘中。这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呢?探究生命流转的问题,佛教小乘学者从《阿含经》所说的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及八正道中,从佛处处所宣说的缘起、无我的义理,建立了业感缘起的生死轮回,及涅槃解脱的理论。但是,仍然存在着尚待克服的难题。这其中最重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祂必须先把比较简单的二乘法拿出来说,因为二乘法只要一辈子努力去做就可以修成,但是大乘佛法,他必须走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佛为了要让大家信受祂所说的法的缘故,必须把二乘法先提出来说。那当祂把二乘法提出来讲的时候,这些外道他听了佛所说的法以后,他可以实证;因为他可以实证的关系,所以他就相信佛所说的这个法,确实是真实的,是可以亲证的,所以他就相信佛所说的 三摩地

2018-07-21

再来说,如果修学大乘佛法的菩萨他的第八识,除了八地以上的菩萨以外——八地以上的菩萨祂的第八识就不能称作阿赖耶识,祂能称作异熟识——八地以下的菩萨的第八识都称作阿赖耶识。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七地以下的菩萨还有三果以下的菩萨以及凡夫众生的第八识,都叫作阿赖耶识。接下来说什么叫异熟识。异熟识就是有异熟性,因为这个识里面含有异熟性。那异熟 三摩地

2018-07-21

是净信,决定净信大乘;而不是对于小乘,特别是那一些毁谤大乘佛法的小乘人,对他所说的法起决定净信。五蕴、十八界,所谓的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乃至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之前的单元我们有说过:您是外道也好,您是佛法当中三乘菩提的某一乘的修行者也好,您对于佛这样的分类,您大可以不需要马上信受。您可以去想办法、去制造或者建立,您自己的一个一切有为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9   10   11   12   13   14   …   15   16   下一页»   共319条/1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