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们再来看,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77中的开示:若见有情多憍慢者,深生怜愍,方便令其修界分别观。这里的开示就是说,从观察有情的蕴处界,这一些法都是由六界和合所成,这六界就是包括:地、水、火、风、空、识。这个界分别观就是用分析的方式,让修学者能够深刻地体验五蕴我的虚幻,都是和合所成,没有真实不坏的体性,因此这样修学者就能够远离对于我跟我所的执着。以 | admin 2020-02-18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六十四)为什么要这样的说“菩提是空义,是真如义”?其实菩提指的就是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祂有各种不同的名称。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意涵?因为如来藏有不同的特性。当我们在讲如来藏是真如的时候,是因为依于祂是真实,祂在历缘三界法的时候,祂如如不动,祂不作分别;你的觉知心在起瞋的时候,你的如来藏仍然是如如不动,祂从来不 | admin 2020-02-18 |
![]() |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27〈49不退转品〉:【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若昼若夜常不远离念佛作意,常不远离闻法作意。由此因缘,随诸国土有诸如来、应、正等觉现说正法,即乘愿力往彼受生,或乘神通而往听法。由是因缘,此诸菩萨生生之处常不离佛,恒闻正法无间无断。】5.又如《佛说大阿弥陀经》卷2:【佛言:“世间人民,前世为善乃得闻阿弥陀佛名号、功德,若慈心喜悦志意 | admin 2019-08-25 |
![]() |
又名:真如(《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法身(《华严经》《法华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增一阿含经》),为大乘第一义谛丶胜义谛之根本。念佛净土法门所说的自性弥陀丶自心如来,即是此如来藏,以“如来藏中藏如来”,能成就佛果故。在《阿含》诸经中,即是识入胎之“识”(《长阿含经》《中阿含经》)丶齐识而还之&l | admin 2018-12-27 |
![]() |
】 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钝根小智闻一乘 怖畏发心经多劫 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 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八【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 | admin 2018-08-09 |
![]() |
2、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三大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七十八尔时世尊复依一切住持藏法如来之相。为诸菩萨宣说般若波罗蜜多一切有情住持遍满甚深理趣胜藏法门。谓一切有情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 | 三摩地 2018-08-01 |
![]() |
佛陀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600中开示说:「善勇猛!若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门,受持一句,尚获无量无边功德,况有于此大般若经,能具受持、转读、书写、供养、流布、广为他说,彼所获福不可思议!善勇猛!唯性调柔极聪慧者,乃能摄受如是法门,若不调柔极聪慧者,此甚深法非其境界。善勇猛!我为有情断诸疑惑,故说如是大般若经。」(CBETA,T07,no.220,p.1110,a8-14)因此心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问题是你的意识与意根要如何做到让佛愿意护念你,这才是最重要的地方啊!」(平实导师着,《随缘》,佛教正觉同修会,2008年9月初版,页54)佛菩萨的护念和加持 葛格我以前在禅净班的时候,进来三个月时就开始跟大家做义工,那时候一起做义工的很多菩萨们,现在几乎都证悟乃至很多当助教老师了!那这些年来,每次有新的证悟菩萨出现,我都会去跟他们随喜赞叹与结缘一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些现观有经典为证,《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开宗明义在叙述大菩萨证量时,提到如幻、如阳焰、如梦、如水月、如响、如空花、如像、如光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这些现观函盖了第一、第二阿僧祇劫佛道的现观。譬如如幻、如阳焰、如梦,这是第一大阿僧祇劫佛道的现观;如像、如光影、如响、如水月、如空花、如变化事、如寻香城,则是第二大阿僧祇劫佛道的现观。而玄奘菩萨当年亲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开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01-600卷》卷544):是菩萨乘善男子等!毁谤厌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即为毁谤厌舍三世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因缘造作增长极重恶业,由此业故堕大地狱,经历多时受诸剧苦,谓彼宿习重恶业故,觉慧善根皆悉微劣,薄福德故自损损他。于佛法僧虽成少分信受乐欲,而愚痴故,不能思择浅深;自于大乘毁谤厌舍,亦令新学有情,于大乘教毁谤厌舍,言:深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8〈4初分转生品〉说: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不退转地,恒住施、戒波罗蜜多,于一切时不堕恶趣。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不退转地,常不舍离十善业道。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安住施、戒波罗蜜多,作转轮王成就七宝,以法教化不以非法,安立有情于十善道,亦以财宝施诸贫乏。在中佛陀的意思是说,开悟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四百六十三)佛陀告诉须菩提尊者说,并不是异于世俗法而另外有胜义谛啊!想要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胜义谛的人,对于这一句话可得特别注意,因为常常有人主张:我们得要修到心里面都没有妄想杂念,烦恼都已经修除了,然后我才可以开悟。甚至也有佛门外道说:我们想要开悟,一定要经过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阶段,到了虚无的阶段才有办法开悟。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陀在《大般若经》中也教导菩萨修禅定或静虑不是为了禅定所得到的可爱境界(定境),也不是为了禅定所得到的生死果报(譬如生色界天、无色界天),而是为了利乐众生,为了摄受佛土!为了帮助众生解脱!帮助众生往佛道迈进!佛陀在经典上也常常教导众生行菩萨六度,其中修禅定(静虑)波罗蜜多也是非常重要的!禅定波罗蜜,玄奘菩萨在《大般若经》中翻译成静虑,其实禅定波罗蜜不只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最后,以《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佛的开示,作为精进摄正法的指导,也作为这一节的总结:《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12):“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一切有情同共迴向一切智智。修精进时能勤修学难行施行。舍利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所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为什么会是尊贵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30中,佛就已经这么开示了:「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赡部洲诸有情类,皆令安住独觉菩提,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若教有情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则令世间佛眼不断,所以者何?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戒,不以菩萨戒为主,这是违犯大乘戒的。四、关于菩萨戒的受持,应依善知识的教导,千万不要依文解义而自作聪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84佛开示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受持净戒,回向声闻或独觉地执取净戒,是诸菩萨失菩萨戒,应知名为犯戒菩萨。」所以修学大乘法而归依声闻僧、声闻戒,不以菩萨戒为主,这是违犯大乘戒的。四、关于菩萨戒的受持,应依善知识的教导,千万不要依文解义而自作聪明。《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8〈4初分转生品〉说: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不退转地,恒住施、戒波罗蜜多,于一切时不堕恶趣。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不退转地,常不舍离十善业道。复次,舍利子!有菩萨摩诃萨安住施、戒波罗蜜多,作转轮王成就七宝,以法教化不以非法,安立有情于十善道,亦以财宝施诸贫乏。在中佛陀的意思是说,开悟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三十中,先从教令有情安住预流果,乃至说到菩萨的种种功德的较量分别;最后说: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如来应正等觉,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由有菩萨摩诃萨故,便有佛宝、法宝、僧宝,一切世间归依供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百三十)从这段里面我们就知道说,菩萨摩诃萨他的种性是非常尊贵的,那应当也会使你越发的想要修证菩萨法才对。而在四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28)也就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衪为什么是所有一切众德的根本呢?是因为般若到彼岸的解脱法,能出生世间善法与出世间至善之法。衪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所有福德与解脱功德以及智慧的本源,是真实无我的清凉法,因此衪能灭无量恶不善法,其功德能令诸有情身心苦恼悉皆消灭;衪是金刚不坏之法,所以人、非人不能对衪摧毁与破坏,一切的佛菩萨也不能摧毁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