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措大家一生钻故纸。是事要知。博览群书高谈阔论。孔子又如何。孟子又如何。庄子又如何。周易又如何。古今治乱又如何。被这些言语使得来。七颠八倒。诸子百家才闻人举著一字。便成卷念将去。以一事不知为耻。及乎问著他自家屋里事。并无一人知者。可谓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空来世上打一遭。脱却这壳漏子。上天堂也不知。入地狱也不知。随其业力流入诸趣并不知。若是别人家里事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更不是别人吾佛大圣人。能空一切相。成万法智。而不能即灭定业。况博地凡夫耶。居士既是个中人。想亦常入是三昧。昔有僧问一老宿。世界恁么热。未审向甚么处回避。老宿曰。向镬汤炉炭里回避。曰只如镬汤炉炭里。作么生回避。曰众苦不能到。愿居士日用四威仪中。只如此做工夫。老宿之言不可忽。此是妙喜得效底药方。非与居士此道相契此心相知。亦不肯容易传授。只用一念相应。草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承留心欲究竟此一段大事因缘。既办此心。第一不要急。急则转迟矣。又不得缓。缓则怠堕矣。如调琴之法。紧缓要得中。方成曲调。但向日用应缘处。时时觑捕。我这个能与人决断是非曲直底。承谁恩力。毕竟从甚么处流出。觑捕来觑捕去。平昔生处路头自熟。生处既熟则熟处却生矣。那个是熟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无明业识思量计较心识。昼夜熠熠如野马无暂停息底是。这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以来,禅法内容和禅风特点历经变化,大致可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达摩至五祖弘忍,主要为“藉教悟宗”阶段,即重视佛教经典,将佛经作为指导修行和印证是否开悟的依据,同时重视坐禅和具体的观修,如达摩、慧可、僧璨,乃至东山法门的道信、弘忍都有隐居独处于山林、重视坐禅的特点。第二阶段,从六祖慧能到马祖 | admin 2018-07-19 |
![]() |
除鼓山涌泉禅寺和镇江焦山定慧寺两处曹洞宗固定的传法中心,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外,江西作为曹洞宗的发源地,曹洞宗的祖庭道场最多,如云居禅寺、寿昌寺、青原山净居禅寺等都是当时重要的基地。南京有很多寺院,如天界寺,栖霞寺、灵谷寺,此时亦多有洞宗传承。广东亦有不少重要曹洞宗寺院,如华首台、海幢寺、丹霞山等影响很大。北方如河北盘山、辽阳千山,都是寿昌一系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慧普觉禅师宗杲(1089—1163),宋朝宣州宁国县芦城乡(今桥头)人。俗姓奚,名昙晦,字妙喜。17岁落发受戒,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遭“罪”流放,不忘佛法克勤禅师从京都天宁寺回四川后,传法时与在四川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慧普觉禅师宗杲(1089—1163),宋朝宣州宁国县芦城乡(今桥头)人。俗姓奚,名昙晦,字妙喜。17岁落发受戒,遍究禅法,首创“看话禅”,为禅宗参话头之始。宋钦宗、孝宗分别封其为“佛日大师”和“大慧禅师”,圆寂后,孝宗再赐谥“普觉”。云游四方,学法传法宗杲生于北宋元祐十年(1089)十一月十日。10岁时便能阅读《华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禅宗临济一脉,自晚唐义玄大师(787--867)创立后,六传至北宋石霜楚圆,分为杨岐方会(992-1069和黄龙慧南(1002-1049)两派。其中杨岐方会一派,后成为临济正宗。可以说临济宗后期的历史,也就是杨岐方会一派的历史。杨岐方会再传至五祖法演(?-1104),(五祖是指湖北省蕲春县的五祖山,法演曾长期在这里开堂说法,故有此称。)门下又出了一位名重古今的高僧,这就是被当时人誉为“僧中管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慧禅师赞》[宋]释慧远参禅阙典,学佛无功。破杨岐道,灭临济宗。直下单提,佛祖不犯令。掣颠掣狂,住双径峰。等闲拈却衲僧定命索,将错就错,名闻九重。阿呵呵,见也麽?竹篦触背,失钱遭罪。天道不放还,骊珠绝瑕颣。《大慧禅师真赞》[宋]陆游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若是灵利阿师,参取画底妙喜。大慧禅师赞[宋]释智遇前无释迦,后无达磨。骂雨骂风,祗要做大。黑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未悟者,未来开悟也,诚实为禅师之本,故名未悟禅师!一、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2013年,后学我工作之余,一个人先后游历了浙江省宁波市的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当时阿育王寺正在大规模修缮重建,参观者很多,天童禅寺相对安静,坐落于山腰之上,古色古香,惊讶于宁波居然有如此古朴之寺院……可当时游历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寺院在中国佛教禅宗传承史上曾经起到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南宋时期,金国一再侵犯大宋,而国内关于“是战是和”在朝堂之上一直争论不休。绍兴十一年,秦桧专政,他力主议和,并贬黜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位大帅的兵权,与金议和。同年,岳飞被下狱处死。而当时有一位侍郎叫张九成,他坚持在朝堂之上力主抗金。这位侍郎不仅主战,他还崇尚禅法,并与当时杭州径山寺的主持和尚大慧宗杲禅师交往甚密,常常去径山向禅师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南宋礼部尚书、大学者王应麟曾游黄檗山,赋诗一首:“黄檗去无踪,清流出涧中。乍疑飞冻雨,还觅透寒风。湛性非尘溷,闻根与暗通。曹溪留一滴,清味此应同。”黄檗山不知踪影,唯见清流飞瀑,而曹溪六祖的血脉却在此处生根开花。上溯一千一百年,唐宪宗第十三子李忱,少时行为古怪,喜学僧人跏趺坐。他的长兄李恒在位时,有次早朝后,他忽登上龙床,作揖群臣,众皆大惊,以其患&ldquo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慧宗杲禅师生于1089年,卒于1163年,享年74岁。身为一代高僧,大慧宗杲禅师推动了中国禅宗佛教思想的发展。大慧宗杲禅师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大慧宗杲禅师原姓奚,是安徽宁国人士。7岁时,大慧宗杲禅师前往东山慧云寺出家,第二年,受具足戒。不久之后,大慧宗杲禅师外出参访,期间,大慧宗杲禅师拜访过湛堂文准、洞山微等众多佛家名士。宣和年间,大慧宗杲禅师和圜悟克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禅宗自从南北分宗,就开始走上多头发展的道路,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国势由盛趋衰,而禅宗则名家辈出,山头林立,呈现出繁荣景象,宗密所撰《禅源诸诠集都序》,谓其所述禅门诸宗“殆且百家”,南侁、北秀、牛头、石头、荷泽、保唐、赵州,诸宗大师龙吟虎啸、各擅胜场,禅宗由此走向鼎盛。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原因,中晚唐以后,禅宗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神秀的北宗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首先参谒洪州黄檗山的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三度被棒打,于是向希运告辞,希运叫他到高安滩头去参谒大愚禅师。他见了大愚,诉说三问三被打的经过,并问:“不知有过无过?”大愚说:“黄檗恁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犹觅过在。”师于是大悟云,“佛法也无多子”。大愚乃掐师衣领云:“适来道不会,而今又道无多子,是多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宋高僧传卷第三十杂科声德篇第十之二(正传十九人附见六人)唐上都大安国寺好直传释好直。俗姓丁氏。会稽诸暨人也。幼不喜俗事。酒肉荤茹天然不食因投杭坞山藏师落发。元和初受具于杭之天竺寺。凡百经律论疏钞嗜其腴润。一旦芒屩策杖。诣洪州禅门洞达心要。虚往实归。却于本郡大庆寺。求益者提训凡二十余载。为江左名僧。见儒士能青眼。故名辈多与之游。往往戏为诗句辞皆错愕。凡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自此京邑城下比丘多修禅观诵持大部经法焉。系曰。昙谟最坐讲法而人我因入黑门中。若禅诵者人我随增。知亦不免。最与道士姜斌争论护法之功。可补前过。无谓传法之人皆堕负处。胡后偏见不亡。吁哉。唐成都府法聚寺员相传释员相。蜀人也。七岁出家。博综内外善属文。时号奇童。内修律范人无间然。龙朔元年有疾而终于此寺。将启手足。房内长虹若练而飞上天。寺塔铃索无风自鸣。其大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忠懿王王氏大施香茗。遣使送山寺焉。癸酉岁至两浙谒武肃王钱氏厚礼迟之。施文殊圣众供物香茶并钵盂一万。副应吴越诸州牧宰。皆刻俸入缘。仍泛海至沧州。运物入山。时降龙大师者。率领弹压。缁伍畏焉。为其分散诸寺兰若众寡均等。时徒侣坚请嗣主院。宣补僧官辖诸台寺院。命曰都纲。师号超化。居于僧上若鲲凤之领鳞羽焉。十五年间兴建梵宇斋饲僧尼不胜纪极。以天福元年遘疾。至九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因铸大钟计赤金万余斤。尔日鼓籥灰飞投炉火炽。有祥烟两道。自浮图相轮最高处出。冉冉射上若虹霓焉。万人引望五色腾凌。相感如然信鼓斯应。其塔是阿育王藏舍利之所。大和初南蛮蒙傞颠剽掠入益城。分蛮卒舍于寺内。廊庑皆烹炙熏灼。僧皆奔迸。时塔顶出四道浓烟。分穗直上空虚。至夜蛮蜑睹此奇异。乃禁止污秽。此塔先在西北四十余步。天宝末长史章仇兼琼赴在。至剑门见一人长一丈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长安中于京兆西市疏凿大坎。号曰海池焉。支分永安渠以注之。以为放生之所。池上佛屋经楼皆成所造。穿池之际获古石铭云。百年为市而后为池。自隋朝置都立市。至于时正一百年矣。仪凤二年望气者云。此坊有异气敕掘之得石函。函内贮佛舍利万余粒。光色粲烂而坚刚。敕于此处造光宅寺。仍散舍利于京寺及诸州府。各四十九粒武后于此始置七宝台。遂改寺额。成公居之行其激劝。多以崇福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