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余居士道:“问那个本地风光?”沈道婆道:“无男女相底。”余居士道:“既无男女相,问甚是非关?”沈道婆又问:“别有向上事也无?”余居士道:“有”沈道婆又问:“如何是向上事?”余居士道:“马蝗(水蛭)丁(叮)住鹭鸶脚,你上天时我上天。”学禅的人很容易不知不觉地落入两边。余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僧又问:“如何是功位俱隐?”僧宝禅师道:“石人同木女,相邀入海中。”关于见性之事,僧宝禅师曾经在一次上堂的时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若论此事,如人作针线,针针相似。忽见人来,不觉失却针,只见线。这边寻也不见,那边寻也不见。却自曰:‘近处尚不见,远处那里得来?’多时寻不得,心烦不好,昏闷打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僧又问:“如何是功位俱隐?”僧宝禅师道:“石人同木女,相邀入海中。”关于见性之事,僧宝禅师曾经在一次上堂的时候,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若论此事,如人作针线,针针相似。忽见人来,不觉失却针,只见线。这边寻也不见,那边寻也不见。却自曰:‘近处尚不见,远处那里得来?’多时寻不得,心烦不好,昏闷打睡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明本禅师阅读《传灯录》,当他读至庵摩罗女问曼殊,明知生是不生之理,为甚么却被生死之所流转这一段时,忽然疑情顿起。后在沙门明山禅师的指点下,前往天目山院子院,参礼高峰原妙禅师。当时,原妙禅师于西天目师子岩隐修。此地壁立千仞,崖石林立。原妙禅师于中经营了一座洞室,讲退丈余许,名曰死关。高峰原妙禅师一向以孤峻严冷著称,从不假人颜色,因此前往参学者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宝金禅师在途中碰到一女子,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赤足徐行,后面跟着一条大黑狗。宝金禅师走上前问道:“何之(去哪儿)?”女子道:“入山。”宝金禅师又问:“入山何为?”女子道:“一切不为。”话音刚落,那女子便不见了。宝金禅师于是询问同行者,是否看到刚才那个女子,大家都说没有。这时,有人提醒道,那女子莫非就是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时蔚禅师又道:“瞎!瞎!”说完,便呈偈云:“龙宫女子将珠献,价值三千与大千。却被旁观人决破,谁知不值半文钱。”元长禅师一听,非常高兴,回头告诉左右侍者道:“蔚山主颇有衲僧气息!”于是令时蔚禅师于席下充当第一座。一日,元长禅师升座说法,举“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之话头,诘问大众。元长禅师话音未落,时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古谚云:‘养女方知娘受苦,生子乃识父辛勤。’诚哉,是言也。实有个中大事,岂容草草。若与人抽钉拔楔,坐狮子座,为人天师,抉人眼翳,绍佛祖位者,必须一一透过。切莫以悟为是,将宗纲抹杀。置而勿究,何异天魔外道,莽荡招殃悔乎?”万峰禅师忌日,普慈禅师一边拈香,一边指着万峰禅师的真像,说道“我几淹杀你瓮里,幸是普慈,若是别人,不可救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宝禅师接众期间,曾有人入室请益《金刚经》中“为人所轻贱”之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德宝禅师于是问那僧:“汝有疑否?”那僧回答道:“有疑。”德宝禅师道:“有疑则为人轻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黎明,正传禅师早早起床,在观音菩萨像前,焚香发誓云:“某若再近女身,此生当若何若何!”当天晚上,正传禅师便偷偷地离家出走。不久,正传禅师的妻子将要生产,他的父亲于是派人四处寻找他,可是没有结果。后来有一天,正传禅师偶然在途中遇到自己的父亲。他的父亲强迫他回家,他坚决不答应。不得已,他的父亲便以母亲病重、急需侍候为由,将正传禅师劝回家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正传禅师因有事穿褊衣,举起椅子作女人拜,然后告诉圆修禅师道:“汝上座,待我拜汝为师。”圆修禅师一见,便哈哈大笑,遂呈偈云:“木人提唱笑呵呵,更著衣衫谁识他。昨日?#123;(jian,窥视)来是男子,今朝还作老婆婆。”正传禅师览偈已,笑道:“此偈甚惬老僧意。”于是令圆修禅师留在座下,充当,负责寺院文案。不久,又给予他印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常忠禅师道:“切忌魔魅人家男女。”宗书禅师一听,拈起拄杖便打。常忠禅师便礼拜。宗书禅师于是偕同常忠禅师重新返回寺院。宗书禅师晚年辞去少林寺住持之职,移住北京宗镜。常忠禅师亦随而前往,服勤三载,深得宗门玄旨。宗书禅师每次勘验他,常忠禅师皆临机不让,应对无滞。后来,常忠禅师辞归建昌,隐于从姑山。临行前,宗书禅师以偈相赠云:“宗镜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朱婆子问:“现是女身,父母未生前,还是男是女?”海明禅师卓拄杖道:“还识者个么?”朱婆子道:“无去无来。”海明禅师道:“是甚么所在,说来说去?”朱婆子道:“即今如何抵敌?”海明禅师道:“好与三十棒。”这段机语对辩,颇有意味,学禅者可细细体会。海明禅师圆寂于清康熙丙午年(1666)三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石女惯弄无针线,木偶能提化外机。井底红尘腾霭霭,山头白浪滚飞飞。诞生本是无功用,不觉天然得帝基。”方念禅师一听,遂赞叹道:“语句绵密,不落终始,真当家种草也。”[种草,犹言佛种,意谓佛性之于人,犹如草木之含种芽,人人本具,故名。后专指能够延续佛法慧命之大根器者。]于是便将衣法交付给圆澄禅师,并作偈云:“曹溪一滴水,佛祖相分付。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父担心他出家,遂令他与田、谭二女结婚。结婚之日,虚老遭父禁锢,虽与二女同居而身心无染。咸丰八年(1858),虚老出家之志已决,作《皮袋歌》一章,留别田、谭二女,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落发,第二年又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为防止被家人追找,虚老一度隐居于山后之岩洞中,礼万佛忏。三年后,方出洞回涌泉寺任职,为众作务,默默担承种种苦事。不久,其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得已,只好与女,而各自念佛,身心无染。光绪三十一年(1905),来果禅师前往普陀山进香,途中遇到五位苦行僧,心生敬意,遂私自落发出家,行头陀行,曾十三天未进饮食。后历尽艰辛,赴宝华山受戒,因不懂寺院规矩,饱受寺僧百般羞辱和折磨。不得已,他便离开宝华山,沿途行乞,多日未食,与野狗同卧,备尝人间冷暖之苦,以至心灰意冷,欲投江自尽,后被弥陀寺僧所救。不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行善而贪福德、念念不忘者,舍报便见宫殿天女、受生欲界六天。身口意不一致、阴险狡辩之人,则有中阴,业风所吹,思欲寻觅无人暗处藏匿,藏已安稳,待出生时方知身为毒蛇。持五戒、不妄语害人者,必有中阴,便见未来生父母和合,因欲起颠倒想,便入胎,重新生而为人。见道之人若已断尽贪瞋及五上分结,则无中阴,因菩萨愿故不取涅盘,或生色究竟天宫,或生诸佛净土,莲花化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非唯如此,亦复推广藏密之邪见、邪修法门,二十年来与藏密邪知邪见之辈,与藏密推广男女合修邪淫法门之辈过从甚密,乃是最支持藏密双身贪淫及支持印顺恶取空邪法之最有力者,乃是大力支持藏密及印顺之共同破法者。佛光山星云法师乃是临济禅宗之传承者,本应极力弘传禅宗临济义玄祖师所遗传之证悟如来藏法门,然而星云法师却一心一意继承印顺所弘传之密宗黄教应成派中观邪见,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星云法师既同时倡弘藏密之法,而藏密之法则以双身法为主,以双身法贯串全部理论与行门,以淫行之四喜为即身成佛所修证之主要标的、最终标的;吾人于此,不免产生合理之怀疑:星云法师究竟曾否与女合修过双身法?因此导致当年白色恐怖戒严时期之杂志新闻,敢于冒死而作报导。彼星云法师必须就此对外公开说明。彼若言有,则本质已非佛教法师,则是已经严重毁破声闻比丘根本重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者何?星云既然对人物及诸徒众指称平实是邪魔外道,又指称平实之法有毒,又指称随平实学法者将与平实同堕地狱;如今且以星云自语而问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别人有过失,你可以私底下劝他,但是你不能一直在背后宣扬他的过失,为何汝星云法师不直接指正平实法义之过失?为何一直在背后宣扬平实没有过失之‘过失’?”而今平实引经、据理,证明法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下山到五峰,五峰问:“还识药山老宿否?”师曰:“不识!”五峰曰:“为甚么不识?”师曰:“不识!不识!”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下禅床,作女人拜曰:“谢子远来,都无只待。”星云法师举偈:《世事纷纷如闪电,轮回滚滚似云飞;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论是非。》随后开示云:《…&hell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