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众生今生所造作一切感生善恶业果报的有记业身口意行,业种都由阿赖耶识执藏,临命终时,业行就如播放幻灯片一般,在约半秒之间一件一件由上而下滑过显示出来,这时意识心极为敏锐,一看到就立刻知道这是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件善行或恶行;一瞬间整个看过后,自己心中就了然该往生到哪一道去,因为法界本来就有它运作的轨则,有它因缘果报的定律,根本无需上帝、阿拉来审判,也不是 admin

2020-02-21

不全选择权贵,也度下贱如优波离;不全为大富长者须达这样的人,也度极为贫穷的就像须赖一样;不全为大智舍利弗这样利根的人,也为钝根如周利盘特伽等;不全为少欲知足者如摩诃迦叶,也为多欲贪欲重的就像难陀这样的人;不全为耆旧宿德如优楼频螺迦叶,也为幼稚年少者就像须陀沙弥等;不全为多智男子而为说法,亦为浅智人而为说法。世尊向尼提说:【我法清妙,犹如净水,悉能 admin

2020-02-21

这件事情的因果关系,是这样子的: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商人有上好的珍珠要卖,不仅数量多,而且珍珠的外形圆润,色泽也很漂亮,有一位子来到商人的地方,想要买珍珠,当这位人与商人讨论价格时,有一位男子出现,也想要买这些珍珠,于是这位男子,便以人所出的两倍价格,把珍珠全部买走了,这个子买不到珍珠,心里又气又恨,便向这位男子请求,希望能转卖给她, admin

2020-02-21

正如暴志比丘尼,前身是一位子,因为珍珠被世尊的前身买走了,因此起瞋,怀恨在心及发毒誓----愿生生世世都要报复你,当众羞辱你,让你后悔莫及。因为这样的缘故,瞋恨的种子落谢在暴志比丘尼前身的如来藏里,因而带到今世,于今世因缘成熟,便向世尊报复。由于有这个佛典故事说明,可以作为世人因果恐怖的借镜,千万不要随便妄造恶业,以免未来要受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另 admin

2020-02-21

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就决定舍弃贪、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得比较久的比丘尼来求教。其中她们遇到第一位,给她们的劝告 admin

2020-02-21

那这个是出自于《撰集百缘经》第五卷里面所说的,在佛陀的时代,佛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在那个时候,王舍城当中有一位长者,他家财多到不可计量,成婚的时候也特别的聘娶了名门贵族的孩,以求门当户对,聘娶为妻。后来这个妻子怀孕满十个月,生下一个男孩,相貌端正殊妙,非常殊胜微妙,世间稀有,难得难见。双亲见了这个小孩以后,更倍加地疼爱他,就为他取名叫作优多罗。 admin

2020-02-21

或者同一对父母所生子,甚至是双胞胎兄弟姊妹,却有男性别、身体健康衰弱、容貌美丽丑陋、智力聪明愚钝以及性格、脾气、思想、喜好,乃至贫苦富裕的福报等等种种差异呢?这就是表示,一定是有各自过去生所造的业为因参与在其中,然后就有今生不同的父母缘,乃至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子,也由于过去生不同的业因,而有不同的基因组合及业缘,所以会产生了今生种种差别不同的果 admin

2020-02-21

但是如果那样就叫作解脱的话,佛来人间之前,有的外道已经证得未到地定,有的外道已经证得初禅、二禅,乃至有的已经证得四空定,表示他们早就超越欲界,不贪名闻利养,也不贪男欲,可是佛却说他们不得解脱。原来佛说解脱是指远离虚妄法,而虚妄法的定义,不是凡夫外道所能了知。换句话说,这个虚妄不单单指我所虚妄,还包括五阴虚妄。意思是说,除了对五阴的我所虚妄有如理作 admin

2020-02-21

而追求五欲之乐,最低下的不外就是像外道们努力的修学双身法;这个其实不应该叫作修学,应该叫作沉溺在双身法之中,乃至还会去淫人妻;这一些都已经不能容于法律跟天理。这些粗糙五欲之乐已经都这么难以舍离,当然更无法受用另外一种层次的世间乐,叫作禅定。乃至说能够证得禅定,却又贪着禅定的境界,那仍旧是被世间乐所束缚,而无法证得出世间乐或者是说世出世间的法,因为 admin

2020-02-21

无色界没有种种物质的色法,纯粹为精神状态四空定的境界,没有下二界的贪、瞋,所以是以痴为代表;色界的境界,则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种种欲而不再贪爱,也因为没有男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以禅定持身,但仍有瞋与痴,而以瞋为代表;欲界则包含了欲界六天、人间、饿鬼、畜生及地狱,欲界的众生具足贪瞋痴三个法,而以贪为代表----贪著于欲界的种种法。也就是说,凡夫众 admin

2020-02-21

可能大家有听过这样的事情:某某家长辈过世以后,由于不懂,一过世就赶快把他冰到冰库里面去;当天晚上,他就回来告诉儿子儿,他要来找衣服,他好冷,他要穿衣服!像这样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并不只是儿子儿的一个幻想而已。这个部分呢,也是属于比较深的种智,我们在这边也不方便多加说明。那火葬还有什么好处呢?大家有没有听过,有些人下葬了之后,回来抱怨,抱怨说什么 admin

2020-02-21

有些人在某些时候,对某些苦的体会特别深,就像故事中的这一对父母,就是因为对自己的子特别爱恋,导致一旦子往生便无法从痛苦中自拔。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福,每个人有他自己的因缘果报,这一世的相聚,也只是因缘的聚合,因缘坏散时还是得分离;因此,对于眷属,该付出的,就付出我们该尽的义务;责任都尽了,其余的就不须过度担心、执著。众生为什么会有这些苦呢?主要的原 admin

2020-02-21

经典里面说:【王告曰:汝向所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而劝我留,岂是顺耶?白王言:不审慈顺,当以何言?王告曰:汝若能言:象马宝车金轮宫观名服肴膳,斯皆无常,不可久保,愿不恋著以劳神思。所以然者,王命未几,当就后世。夫生有死,合会有离,何有生此而永寿者?宜割恩爱以存道意。斯乃名曰敬顺言也。】(《长阿含经》卷四) admin

2020-02-21

比方说,眼睛如果看到了俊男美的话,心里面会自然生起的欣喜,这个就是眼睛所带来的乐。又譬如说耳朵的乐,当然就是听到了好听的音乐。当然如果是说身根所带来的乐呢,当然就是身体的触觉,接触到了快意的境界,比方说接触到了细滑的境界。这些都是所谓的乐受。除了苦受跟乐受之外,当然介于苦乐之间,没有什么特殊的倾向,没有什么特殊的分别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叫它是不 admin

2020-02-21

无色界没有种种物质的色法,纯粹为精神状态四空定的境界,没有下二界的贪、瞋,所以是以痴为代表;色界的境界,则是已经远离了欲界的种种欲而不再贪爱,也因为没有男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以禅定持身,但仍有瞋与痴,而以瞋为代表;欲界则包含了欲界六天、人间、饿鬼、畜生及地狱,欲界的众生具足贪瞋痴三个法,而以贪为代表----贪着于欲界的种种法。也就是说,凡夫众 admin

2020-02-21

而当年轻的哥哥到了要结婚的年龄,他喜欢上了那个国家中一位长者家非常漂亮的孩子,于是这个哥哥就派人去向长者提亲;但是因为长者的儿那时候年纪还太小,长者就没有答应哥哥的提亲。这位哥哥在提亲未成之下,心里面非常的失望,于是就将全部的心力都投入到事业的经营,并且跑到另外一个遥远的国度去作生意。这位年轻的哥哥,他一离开家园就许多年,在这许多年当中,他完全 admin

2020-02-21

今天我们要讲的佛典故事是莲华悟无常,我们将借由这个故事,进一步来说明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五阴虚妄。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子她的名字叫作莲华(莲华就是莲花的意思),她的姿色非常的端正,长得非常非常的漂亮,而且身材也非常非常的好,可以说在那个国度里面是美若天仙;而因为她长得这么的漂亮,所以全国的王宫贵族们都非常非常地喜欢亲近她,假借各种的理由就是要看 admin

2020-02-21

本来光音天下来的天人是没有男相,他们可以自在的飞行,他们没有我相、人相的分别,没有我与我所的烦恼;但是因为吃了地蜜,失去了神足通飞不起来,不能回到天上,于是他们就留在这里吃地蜜;因为有的人吃得多、有的人吃得少,所以每个人身体就产生了不同的变化,产生了不同变化,互相看来看去,就产生了情欲;依着情欲共相娱乐,依着体态的不同、情欲的深浅不同,于是男 admin

2020-02-21

真实的生命不是男人、不是人、不是妻子、不是丈夫、不是法师、不是政客、不是学生、不是职员,真实的生命说似一物即不中,又偏偏以不同的角色生命来展现,祂本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微信公众号《快乐学佛》2017-05-11存然 admin

2020-02-21

我们千万不要像前一位比丘尼所说,让自己贪爱这样的男的爱欲,在夫妻中过着生死流离的日子,那样绝对是会痛不欲生的。五百比丘尼听了微妙比丘尼这样亲身经历的故事以后,大家心里面都为之悚然,全都吓了一大跳!大家再怎么样都不会再起男的淫欲心了,所以这五百位比丘尼也很顺利地就成就了阿罗汉果。(未完待续) ------正觉电子报第143期------《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