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但是,要能够如理作意思惟,也是以依止善知识比较稳靠,也可以避免受到邪法的错误影响而落入不如理作意思惟。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经也能 三摩地

2018-07-22

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就都能如理作意而行了。之所以怕东怕西,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其实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由于不明白道理所致。所以说智慧很重要。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6集——在家信佛有禁忌吗?>正圜老师(原标题:什么是正确的放生?怎么对待蚊虫苍蝇?) 三摩地

2018-07-22

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都能如理作意而行,当然也就无所谓禁忌可说了。所谓的禁忌,其实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由于不明白道理,所以怕东怕西,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所以说智慧很重要!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66集——在家信佛有禁忌吗?>正圜老师(原标题:在家信佛注意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来说,我们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在因地的菩萨所行的菩萨行当中,多有种种的杂染,因此对于自己一些不如理作意的身口意行,偶尔有犯一些过失;但是菩萨于犯了过失之后,能够改往修来的改正,因为他是有惭愧心所生起的原因,菩萨能够生起惭愧心所的善根,因此而发起了忏悔之心。这样透过如法、如理、如戒的忏悔行,来成就七种圣财当中的惭财与愧财的增广。因此,我们可以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菩萨行者本身的如理作意,以及有过失忏悔后改往修来的身口意行,这才是修行成就一分清净功德很重要的要领。但是,很多的学佛人,却是对于忏悔以及改过回向的真实义理有所误会。而真正的忏悔功德是要能够善净意乐,却犯已还净,后无违犯。菩萨行者实践忏悔这些善法的时候,还要以这个忏悔的功德来回向给对方,祈愿双方能够解冤释结,同样趣向佛道。阿弥陀佛!------《三乘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菩萨在过程中,会开始想要受菩萨戒,因为是过去生相应的缘故,也可能过去生受了熏习以后,就可能已经受了菩萨戒,所以要特别说这个戒律,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南阎浮提的世界里面,真的很难避免会犯下种种一些不如理作意的过失,这些过失的后果,有时候都很严重。有时候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未成形的一个胎儿,或是流产而已,它有时候是牵涉到非常多人命的一些事情,有时候往往在我 三摩地

2018-07-22

-----《正觉电子报001期》般若信箱问十二问:发疯与梦境的差别为何?以佛法而观,两者起因差异何在?此两者看来均涉及似带质境、独影境及因明三量中的非量,其中梦境似仅与独影意识有关,而发疯则再加上末那识之妄执,这个正确吗?(摘自正觉电子报第12期般若信箱问九)答:发疯是意识基于不如理作意的思想,所产生的自以为是的行为,但是却与如理作意的大众思想完全不同,所以名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这里我们也要提醒,要能够如理作意思惟,也是以依止善知识比较稳靠,也可以避免受到邪法的错误影响而落入不如理作意思惟。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理作意的思惟加上身口的履践,要摆脱业障的束缚就不是难事。辩证:1、佛门中常听见有句话说:被人辱骂、被人诽谤,还要感谢他为消业。真的消了吗?那可不一定!那要看是谁骂你?假使是被凡夫骂了,能消业吗?不行!只是骂者多造一分恶业而已。但是,你如果懂得什么是生忍、悲忍,一直被骂而心平气和,那就消业了!所以种怎么转变呢?比如有个人骂你,一定有原因:过去 三摩地

2018-07-22

真正的学佛应该是越来越解脱,越来越清净,越来越自在才对啊!各位菩萨,以上是我们为您说明的十种在家学佛人的禁忌,不知道您听完之后,是否已经心开意解呢?事实上,只要知见正确,凡事都能如理作意而行,当然也就无所谓禁忌可说了。所谓的禁忌,其实都是因为无明的缘故,由于不明白道理,所以怕东怕西,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所以说智慧很重要吧,您说是不是呢?欢迎您到正觉来 三摩地

2018-07-22

虚妄之想就是不如理作意的思惟与观察,也就是对于蕴处界诸法及法界实际的道理有偏邪的认知,那就是妄想,例如误认「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之觉知心」或「处处作主之心」为真实心者,皆是常见外道之恶见与妄想,因为同样落入识阴之中而不自知。而「执着」的范围很广,包括对于我所(名声、利养、眷属……等)的执着、对于五取蕴的执着,以及对于因缘所生、自心所现法执为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要能够如理作意思惟,也是以依止善知识比较稳靠,也可以避免受到邪法的错误影响而落入不如理作意思惟。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经也能 三摩地

2018-07-22

若是从1、2阶段迈进至3、4阶段,由于意识对自心现量时时如理作意思惟整理,末那因此了知作主的自己真的很渺小,转而归、顺依从真心如来藏的体性;换句话说,末那是关键;若只有意识想要去转依,而末那不服,转依就很困难。但若无先前意识心对如来藏法之深入熏习思惟乃至证悟,末那也无法信受及转依;因此,意识在佛法修证上扮演着如理作意思惟、说服末那、监督末那之重要角色,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佛子每日观行时,或历缘对镜时,也会发现自己的一些具体的不如理作意的想法或习气,因而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要知道这是无始劫以来因无明而成就的,今已发现,当立即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拟定忏悔文,至诚发露忏悔,并发誓永不再犯。也可参考如下忏悔文进行通忏:“弟子○○○无始劫来,因无明,以六根攀六尘的见闻觉知心为我,身、口、意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弟子性 三摩地

2018-07-22

无著大师开悟以后,如理作意思维,终于破除小乘种种不究竟思想,又进一步努力地修学,得到了圣果。自此,凡过去所不能了悟的,皆能通达,凡所见所闻所阅的经典,悉能永记不忘。对当年世尊所说的《华严经》等诸部大乘经典,尚有未彻底明了的,经弥勒菩萨在兜率内院一一再为他解说,使他都完全了解了,并能记忆受持。归来后,他在本国造了一个大讲堂,专门为众宣讲一切大乘经义, admin

2018-07-22

这四项范围我们没有时间一一去看,因为我们在《宗通与说通》部分,最主要应该是要根据经文的部分,依照密宗的典籍,直接让大家——各位菩萨们能够知道密宗典籍的不如理作意之处,而不是去看,直接去看这些教义的部分;所以我们在这里就先把这些教义部分跳过。我们说密宗主要的经典有三个经典:一个叫《大日经》,也就是《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另外一个叫《苏 admin

2018-07-22

如果是这样来讲的话,当我们看到说十如是乃是佛的境界,佛地以下仅能进行少分或多分的修证,但只有佛才具足十如是;所以,我们把百界直接乘上十如是,到底是不是如理作意呢,这个就值得商榷啰!因为除了佛地之外,觉知心是不能够一念遍缘所谓的千如是的,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那是佛地的功德;所以把百界乘以十如是,一方面在理上面说起来是说不过去的,因为十如是的具足是佛 admin

2018-07-22

后来小编跟善知识请教自己的困惑,问学佛人到底应该怎样智慧的为人处事,进而利益众生呢?善知识说:多多闻熏佛法的正理,如理作意,如法生活,做一名真真正正的菩萨。是人性总难免有它的局限,有种种烦恼无明,不可仰仗,但也正因此而显出菩萨的可贵。我们不必奢求人性的尽善尽美,但我们自己可以努力将自己的人格锻造为更尊贵的菩萨格,的菩萨性才是一切众生可以最终信赖的品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要能够如理作意思惟,也是以依止善知识比较稳靠,也可以避免受到邪法的错误影响而落入不如理作意思惟。许多经典里面,除了开示道理之外,也常常开示有关诸佛菩萨的种种慈悲利益众生之行,以及无量无边的智慧与广大威德。因此常常读诵经典,就会在无形中受到佛菩萨的熏陶,让自己也能够发愿,生起菩萨性,行菩萨道,而希望效法诸佛菩萨成就大慈大悲之行。因此藉由诵经也能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将来的恶业可能还有残余的业种种,但总算是不到三恶道,至少还能够得到人身,不是吗?所以地藏菩萨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为眷属来助念啊!不要因为种种其他原因,而作这些不如理作意之想。所以助念的话,可以来救度这亡者,这样是非常好的;乃至于地藏菩萨圣像的庄严,可以让亡者感受到地藏菩萨的光明,甚至地藏菩萨就来救度他们。因为地藏菩萨在过去生,祂作光目女的时候,她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5   6   7   8   9   10   …   11   12   下一页»   共232条/1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