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四预流支,这些文字稍微有所不同,不过基本上它精神是相似的;四预流支的话,它是亲近善士,然后一样是听闻正法,第三个叫作如理作意,第四个就是法随法行。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是我们经常听闻到经论里面会去看到的,那您这样子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跟小乘的经论相比对,大概就会知道那ㄧ个法随法行,还有这样子的如理作意的意义,是什么样子的ㄧ个解说了。我们讲完了这样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善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善者加修禅定出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理作意的思惟加上身口的履践,要摆脱业障的束缚就不是难事。辩证:1、佛门中常听见有句话说:被人辱骂、被人诽谤,还要感谢他为消业。真的消了吗?那可不一定!那要看是谁骂你?假使是被凡夫骂了,能消业吗?不行!只是骂者多造一分恶业而已。但是,你如果懂得什么是生忍、悲忍,一直被骂而心平气和,那就消业了!所以种怎么转变呢?比如有个人骂你,一定有原因:过去 三摩地

2018-07-22

外道不知解脱道之正理,误会解脱之修行理论,所以有种种不如理作意之邪思维;因于不如理作意之邪思维,遂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建立,以及种种与解脱无关之禁忌施设。如是种种不如理作意所生之虚妄想,名为戒禁取见;由戒禁取之邪见,故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及禁忌之施设;如是戒禁取之邪见,初果须陀洹人已知已见,已如实知故,名为已断戒禁取见者。欲界中之不如理作意所生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部经中,世尊略说了以后,舍梨子尊者详细解说四谛八正的内容,可以说是钜细靡遗了;对观行的方法也很清楚的说明了,剩下的就是读者实际上加以如理作意的观行了!这正是读者自己应该要作的事情。如果您真的想要取证解脱果,想要确实证得初果的解脱,乃至二、三、四果的解脱,那就如实观察八苦、三苦吧!那就如实观察五阴、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界的虚妄吧!如果依照八正 三摩地

2018-07-22

此妄想自性是建立在不如理作意的误认缘起自性不坏性的基础上,虚妄建立了常而不坏的我与我所,这就是常见外道所说的常不坏我,因此世尊告诉我们诸法无我。什么叫做涅盘寂静?《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云: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翻成白话文:什么叫作圆成实的自性呢?也就是说有一个法,它能够离开名的相和事的相, 三摩地

2018-07-22

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除了,不会再误认色身为我、觉知心为我了,那就是证得初果解脱。综上所述,出世间八正道者,着重在圣们必须不断思维四圣谛及无漏思维之道理;依出世间正见,能生起出世间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由于生起出世间正 三摩地

2018-07-22

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除了,不会再误认色身为我、觉知心为我了,那就是证得初果解脱。综上所述,出世间八正道者,着重在圣弟子们必须不断思维四圣谛及无漏思维之道理;依出世间正见,能生起出世间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由于生起出世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这些法,都是不如理作意的。因为世间的这些成就,出现这种种的状况,这都是我们如来藏真心所显现出生的,并不是一切的众生他有意来作梗。这道理怎么说呢?因为,无始以来众生的业报之间,一直参杂交会纠缠不已,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究竟是善还是恶。因为我们曾经当过人,也曾经在地狱中,有时候贵为天人,有时候在世间上当了一个饿鬼,或是当一只畜生;乃至好一点去当阿修罗, 三摩地

2018-07-22

若是从1、2阶段迈进至3、4阶段,由于意识对自心现量时时如理作意思惟整理,末那因此了知作主的自己真的很渺小,转而归、顺依从真心如来藏的体性;换句话说,末那是关键;若只有意识想要去转依,而末那不服,转依就很困难。但若无先前意识心对如来藏法之深入熏习思惟乃至证悟,末那也无法信受及转依;因此,意识在佛法修证上扮演着如理作意思惟、说服末那、监督末那之重要角色, 三摩地

2018-07-22

你也许觉得这样很难,这的确不是一下子可以做到的,是需要不断的闻熏佛法的正理,加之自己如理作意的思维整理,然后于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的过程中用心观行从而实证的智慧,但是这才是真正学佛的开始,真正修行的起步。要真正的为人好,少不了佛法中无我的智慧作为基石!欢迎你来闻熏佛法无我的正理,进而真正无我的为人好,相信这样纯净的为人好,是不会有人不接受的了!------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一般人在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随境而转,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境界,就是意识境界;面对意识所喜欢的境界,就不断起贪追求,对于不顺己意的违心境界,则心生瞋恚,愚痴的为自己的贪爱与瞋恚,造作种种不如理作意的业行,也常因所求不遂而烦恼不断。生活就在这种喜乐忧悲苦恼不断的意识境界中,不断重复循环着,殊不知这些境界,都是堕在我与我所――虚妄生灭的意 三摩地

2018-07-22

假使心中都无疑网了,就是大疑小疑都消失了,他就具备正念了;有了如理作意的思维,就是正念。有了正念就会如理作意,他对戒法的庄严也一定是清净的,对于戒的原理也一定是正确的,所以也有根本清净,也可以离开恶觉观了。杀戒没有持好的人,就会产生不好的觉观;譬如他去爬山,路途中也许看见了一只野生动物,就会想像说:“这只野生动物,如果杀了、烤了以后味道一定很 三摩地

2018-07-22

此师说:「事实上我也没得说,为什么呢?因心地法门没有开口处,我们的心充虚空遍法界,没有形相可见,没有声音可闻,要从哪里开口说呢?」如是者都是不如理的思惟作意,此师有嘴巴,有如是功能,胜义根又没有坏,为何不能够用人世间共通的语言来说法呢?当然可以,只是没有开悟的人因为急于去附会佛经的「没有说法」,所以就到处「口不择言」,因为世间人都知道可以「说法」,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这些法,都是不如理作意的。因为世间的这些成就,出现这种种的状况,这都是我们如来藏真心所显现出生的,并不是一切的众生他有意来作梗。这道理怎么说呢?因为,无始以来众生的业报之间,一直参杂交会纠缠不已,所以没有一个人是究竟是善还是恶。因为我们曾经当过人,也曾经在地狱中,有时候贵为天人,有时候在世间上当了一个饿鬼,或是当一只畜生;乃至好一点去当阿修罗,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点,跟子媳过去生所结下的过节,今生应该如何转易呢?基于以上从根本因上忏悔己过,进而从今生的缘起上开始孝敬父母,通过这种种身口意行的修正补救措施之后,对于子媳的问题也应该如理作意的来看待。首先应该要了解到,一定是过去生自己对他们造作了非常不好的业行,在彼此心田中种下恶的业种,所以今生见面成为这样亲近的关系,却还要怨仇相对,无法和乐融融。对此我们就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能够如理作意的了解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的意涵,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十恶业道的详细内涵。这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换一句话说,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三罪,假使不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就不会成就恶业道,也就不会具足恶业的果报。我们可以这样说,十恶业道各有三罪,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了这 三摩地

2018-07-22

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别而生执着,续造诸业行;复由阿赖耶识收藏诸业行种子,如此种子生现行,现行再回熏种子,交互影响,因此后有不断。阿赖耶识本体是无记性,而所含藏的业种亦属无记性,一旦现行时就会有善恶性;当因缘会遇导致业种成熟时,阿赖耶识便依此诸业种,透过 三摩地

2018-07-22

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别而生执着,续造诸业行;复由阿赖耶识收藏诸业行种子,如此种子生现行,现行再回熏种子,交互影响,因此后有不断。阿赖耶识本体是无记性,而所含藏的业种亦属无记性,一旦现行时就会有善恶性;当因缘会遇导致业种成熟时,阿赖耶识便依此诸业种,透过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理作意的思惟加上身口的履践,要摆脱业障的束缚就不是难事,若有大心勇猛精进的菩萨种性学子,甚至将业障的现行转为成就佛法利众的缘因与增上缘,修学佛菩提道者,于此五浊恶世是因缘很多且容易具足的,故道业增上较他方世界快速,此转依义亦是业力业障的转变之要点,也是业障能够维持多久的关键。「共业、别业」主要乃是相应的问题,业果现行的同时,虽同一事件或者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