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妙法莲华经》卷七)除了上述经典之外,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也有解说八地菩萨的功德说:因为八地菩萨对于现相现土等能力都已经得到大自在了,所以在众生有需要的时候,只要一起念作意,一切众生所需要的饮食、衣物等等资生之具,都能够立即变现。所以说,八地菩萨对于一切种利益有情之事都有大堪能的。由经论上佛菩萨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诸佛以及八地以上的诸大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曾在《妙法莲华经》当中,以羊车、鹿车、大白牛车作为譬喻,来说明三乘佛法的差别。世尊说:有些众生具有出世间的智慧,跟随佛陀听闻解脱道法之后,能够真实信受;他厌腻了生死轮转的痛苦,急于想要解脱、出离三界,进入寂灭、清凉、清净、真实的涅槃之中;像这样的人就叫作「声闻乘」,就像是小小的「羊车」,只能载他自己一个人出离三界火宅。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先看一下《妙法莲华经》里面有一段记载:【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这么讲:【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四)就是都要教化众生,依佛菩提来修证成熟无上正等正觉。-----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如何做佛事?》(原标题:佛事的真实意涵) 三摩地

2018-07-23

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当中,这样子记载,说:【尔时,世尊于文殊师利等无量百千万亿旧住娑婆世界菩萨摩诃萨,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人非人等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其中众生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二)就连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只能称为「法王子」,不能称作为「法王」,可见「法王」这个称号确实是只有佛世尊专用的,还没有成佛的人是不应该随便乱用的。但是有某个附佛法外道,否定如来藏是真实存在,或者是把只有一期生死的意识心当作是如来藏,而且竟然有一大堆的,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在宣讲《妙法莲华经》时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百福就是在修十善中的每一善时,同时都要加上十种思惟,也就是十善的一一善各有十种思,所以称为百福。《妙法莲华经》卷6〈法师功德品第19〉: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 三摩地

2018-07-23

’总之,修行人在种福田时,一定要善护身、口、意,不造恶业,以免减损成就佛道的福德!(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慧《妙法莲华经》卷3云:诸佛世尊,为佛智慧,净修梵行;供养最上,二足尊已,修习一切;无上之慧,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因此,在成佛之道上,累积福德资粮与修慧如同鸟之双翅、车之双轮缺一不可。在佛陀时代,二人同在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过许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CBETA,T09,no.262,p.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昨天平实导师提到了百福的修行,经文中讲到了这里,《妙法莲华经》卷6〈19法师功德品〉:「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因此平实导师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的说明,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 三摩地

2018-07-23

对此,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第二·譬喻品第三》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这就是说,大乘的表现是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6)当时,若是增上慢的佛门四众,遇到常不轻菩萨这样顶礼赞叹的时候,他们会诽谤辱骂常不轻菩萨,乃至拿木棍来殴打,捡瓦石来丢掷常不轻菩萨;但是常不轻菩萨遭受这样的屈辱,却从来不起瞋,只是避开走远,仍然高声对他们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经中提到,当时诽谤打骂常不轻菩萨的佛门四众,之后受报两百亿劫,都无法遇到 三摩地

2018-07-23

以前平实导师在讲解《法华经》的时候也提到,假设看见了受持此经的人(也就是证悟菩萨)有过失,不论他的这个过失是真实的还是假的!假设到处跟人宣说他的过失,就算他的过失是真的,这样到处宣说「出其过恶」的人也造了大恶业!乃至轻笑的人未来世也都会有恶报,真的要非常小心才行!如《妙法莲华经》卷7〈28普贤菩萨劝发品〉中云:「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在《妙法莲华经》中,有提到无量无数劫前的常不轻菩萨,这位常不轻菩萨其实就是释迦世尊的前身。在无量数劫之前,当常不轻菩萨遇到佛门四众时,就会对他们礼拜赞叹;但是在遇到增上慢的佛门四众时,他们就会毁谤、怒骂常不轻菩萨,甚至会用木杖、瓦石来掷打他。但是当常不轻菩萨遭受到这样的屈辱时,却从来不会因此而起瞋,他只是避走开来,但是却仍然会对他们说:我不敢轻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6)当时,若是增上慢的佛门四众,遇到常不轻菩萨这样顶礼赞叹的时候,他们会诽谤辱骂常不轻菩萨,乃至拿木棍来殴打,捡瓦石来丢掷常不轻菩萨;但是常不轻菩萨遭受这样的屈辱,却从来不起瞋,只是避开走远,仍然高声对他们说:“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经中提到,当时诽谤打骂常不轻菩萨的佛门四众,之后受报两百亿劫,都无法遇到 三摩地

2018-07-23

」「当时佛陀灭度以后,那个最懈怠的人就是你;而当时统领大众,为大家说《妙法莲华经》的妙光法师,就是我文殊师利。」】(著述者: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第二辑第99~100,正智出版社)那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菩萨除了自己不贪着五欲努力精进修行的「不攀缘」之外,应该也要热情广度有缘众生,面对同样是一起行菩萨道的菩萨们,应该还是要热情招呼才对,应该要像阿难尊者与迦旃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3:「诸佛世尊,为佛智慧,净修梵行;供养最上,二足尊已,修习一切;无上之慧,于最后身,得成为佛。」(原标题:福慧双修原典) 三摩地

2018-07-23

这段期间除每天忆佛、拜佛之外,也助印《金刚经》、《心经》、《妙法莲华经》,并买佛号录音带到处结缘。一年之后忆佛之念更坚实、更稳固,就自行转为看话头。刚开始无法看住,话头一直掉,自己怀疑是否方法错误?就打电话请教恩师,经恩师慈悲的一一说明:看话头是要看住话之前头,在这句话还没出现之前,就看住它,如同这句话刚刚要浮出水平面之前,就在水平面上看住它,且要 三摩地

2018-07-23

《大悲忏》藉由一心恭谨称念观世音菩萨,仗其威神,深观菩萨悲愿及教示,持诵《大悲咒》,让佛弟子于诸佛菩萨前至习发露忏悔,以清净身心、灭除修行障碍,进来愿行自度度他,令佛弟子早日契入三乘菩提法要,早证菩提!《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我们常看到经典中有关能够真正受持、读诵经典之利益的开示,例如在《妙法莲华经》卷7中有开示: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这里就是世尊要我们能够经由证悟如来藏心,也就是此经,而能够真正受持此经;再进一步能够深入地去阅读、观察此经,而渐渐增长智慧,因此便能为人解说,也就是能够诵此经。因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一页   1   2   …   3   4   5   6   …   7   8   下一页»   共150条/8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