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自序 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佛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依序有三个层次:真见道、 admin

2020-06-20

  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之一切种智未圆满故,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位菩萨唯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种智具足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究竟圆满。--------《护法与毁法》正圜居士  admin

2020-06-08

------------------------------------------------------自序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佛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 三摩地

2019-11-22

当菩萨入地后,深细进修一切种智及修除烦恼障习气种子,究竟圆满十二地的修证而成为究竟佛时,便圆成一切种智了!圆成一切种智时,则能具足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连同因地的法界体性智而五智具足,即是究竟佛果。从此以后,既不住于生死中,也不住于无余涅槃中;因为诸佛都永远不会进入无余涅槃中,都会履行十无尽愿而常在三界中利乐众生、永无穷尽,所以不 admin

2018-12-27

佛的智慧无限而且又是自在,佛具足佛菩提智——也就是四智圆明,包括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所作智。佛是大医王——一般医生只能医世间病,佛能医的却不只是世间病,还能医治众生生死轮回病,这样才是能救护世间的世尊。由于这种能够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的功德,也就是福德、智慧而威德无比,所以称为世尊,是三界世间的至尊。&n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佛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佛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佛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佛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依序有三个层次: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真见道者位在第七住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佛在经中曾开示:祂故意示现六年修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导致自己身体如皮包骨一样非常瘦弱;可是这样的苦行不仅无法利益众生,而且自己的智慧仍然无法发起,所以世尊最后放弃修苦行,转修不苦不乐行,于尼连禅河接受牧羊女的乳糜供养后,身体恢复健康,最后在菩提座下明心,成就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于夜后分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虽然 三摩地

2018-07-23

于天上观察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现前;于夜后分眼见佛性分明,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并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从菩萨所证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第一点,在未明心之前,也就是七住以前所谓的菩萨,不是佛所说的真实义菩萨;这些菩萨为数众多,我们也看见他们不断地 三摩地

2018-07-23

然而要分辨所谓的真善知识以及假名善知识,难道不需要意识及意根抉择与论定吗?当然需要嘛!如果不经过意识如理的分析、归纳、整理,你又如何抉择及论定真善知识及假名善知识之差异呢?如果连真、假善知识都无法判断,你又如何随之修学,将意识及意根修行清净呢?既然对真善知识已经有所简择而随之修学,真善知识所说的每一个法,你有没有去思惟、整理及吸收呢?如果没有,你的 三摩地

2018-07-23

成佛后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原标题:《心经》概说) 三摩地

2018-07-22

在道种智位的菩萨只有下品、中品的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而佛地则是由于一切种智具足了,所以具足了上品的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四智圆满,成究竟佛道。当一切种智具足圆满的时候,就可以成就佛菩提果,也就是可以成就大菩提果。这大菩提果的修证,只有大乘别教才有,不共二乘定性行者。大乘菩萨除了依前面所说通教的解脱果的修证位次,分为四向、四果之外 三摩地

2018-07-22

佛的智慧无限而且又是自在,佛具足佛菩提智——也就是四智圆明,包括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所作智。佛是大医王——一般医生只能医世间病,佛能医的却不只是世间病,还能医治众生生死轮回病,这样才是能救护世间的世尊。由于这种能够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的功德,也就是福德、智慧而威德无比,所以称为世尊,是三界世间的至尊。修 三摩地

2018-07-22

复次,如彼所言:【【但《成唯识论》中却明示初地菩萨方才「见道」,而斯六、七二识方才「转识成智」,与萧老师建立实有极大出入!】】然而成论所说六七二识之转识成智者,其实始从「前真见道」之时,已经开始转生,已经开始出现,非不现行运转也!但却要待通达位之初地入地心中,方才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未到通达位时,皆犹尚未满足下品二智,是故论说「前真见道位得根本 三摩地

2018-07-21

成佛后有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原标题:《心经》解读) 三摩地

2018-07-21

第四节般若慧之--一切种智般若智慧的具足也就是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函盖了四智--佛地的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四智时就成为无上正等正觉、究竟佛地。而般若的总相智又名法界体性智,因为般若所证的如来藏体性就是法界本心的体性。密宗最喜欢创造名相、头上安头,胡乱骗人说:「显教的佛只证得四种智慧,密教的佛还证得法界的体性智」,多了一种智慧。但何谓法 三摩地

2018-07-21

 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在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所以,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开始,一直到成佛为止。------第008集宗通概说(中)正光老师主讲 (原标题:究竟不退,是指从妙觉菩萨上上开始) 三摩地

2018-07-21

道种智位菩萨只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究竟。一切智之十智乃是解脱果,三乘无学通有;通教三乘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果位,显示解脱果修证的位次,所以叫通教。所以说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的修证,也分四果四向,不是只有别教五十二位次。一切智之十智具足,乃二乘菩提之极果,无过于阿罗汉与辟支佛的解 三摩地

2018-07-21

道种智位菩萨只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圆镜智、成所作智,究竟。一切智之十智乃是解脱果,三乘无学通有;通教三乘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果位,显示解脱果修证的位次,所以叫通教。所以说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的修证,也分四果四向,不是只有别教五十二位次。一切智之十智具足,乃二乘菩提之极果,无过于阿罗汉与辟支佛的解 三摩地

2018-07-21

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之一切种智未故,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位菩萨唯有下品、中品之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种智具足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亦有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四智究竟。一切智之十智乃是解脱果所得智慧,三乘无学通有;通教三乘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果位,显示解脱果修证之位次,故名通教。是故大乘菩萨依此通教解脱果之修证,亦分四向四果,非唯别教五十二位次。一切智之 三摩地

2018-07-21

于天上观察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现前;于夜后分眼见佛性分明,成所作智现前,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并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从菩萨所证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第一点,在未明心之前,也就是七住以前所谓的菩萨,不是佛所说的真实义菩萨;这些菩萨为数众多,我们也看见他们不断地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21条/2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