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中品中生的菩萨,他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就是说他在娑婆世界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日一夜持沙弥戒,或者声闻具足戒而不违犯。也就是说,虽然他是一日一夜,可是他是精勤的持戒,一日一夜执持出家戒律,是非常精进!或者有的在家菩萨他是一日一夜持八关戒,也就是说在家菩萨他是一日出家受八关戒斋。他这时候不管是出家菩萨或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时候他还继续在那里修学声闻法,听佛菩萨的,过了极乐世界一个小劫,也就是娑婆世界无量的大劫以后,他才能证得阿罗汉的这个果德。所以说这个也就是跟前面比就差很多了!所以以上中品三生的菩萨是阿弥陀佛要摄受什么?摄受那些持戒修善而不毁谤大乘法的声闻种性的念佛人,而且他乐学声闻法的这些念佛人----因为中品往生的菩萨所摄受者,乃是乐于修学解脱道的人。如果他在舍寿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里的明明说,他在极乐世界的宝莲花里面住了七七四十九天,极乐世界七七四十九天以后花才开,在极乐世界四十九天以后,相当于娑婆世界的四十九个大劫;而且他没有直接见到佛,而是见到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这两位大士跟他讲甚深的十二部经。这时候,你看这时候,还是在讲甚深十二部经以及它当中的内涵。这时候他乃是闻已信解,发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我们看这个下品中生的菩萨,他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他在莲花之内经过六个大劫,也就是说极乐世界的六个大劫,他在极乐世界经过六个大劫花才开,经过六个大劫在娑婆世界是多少已经无法算了!然后听闻观世音菩萨等两大菩萨为他说明了甚深的大乘法要,这时候他一样发起菩提心----也就是说他不是声闻种性,他一样有菩萨种性,只是说因为在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后你再看看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经上怎么描写的,舍利怎样的庄严,就是为了等待我们这一个还失落在娑婆世界的儿女,你会是怎样的感动。所以不妨从这个角度去入手,能帮助我们成就无相忆佛。当我们能如子忆母的时候,我们才能感受到如母忆子,因为里面有亲情在,你在忆佛或称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怀着浓浓的情义在里面,不是干瘪瘪的一个阿弥陀佛在那儿,这样阿弥陀佛才跟我们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不能体解诸佛世尊大慈大悲的缘故,所以无法做下回向——他不会以悟的功德回向发愿上品上生、往生极乐速得八地无生法忍,而回入娑婆世界住持释迦世尊的。因此说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证悟的人容易发起,未悟以及悟错的人不容易发起,除非是再来的回心声闻缘觉种性的菩萨才能发起。3、应了解三辈九品摄受的根性与证果差别我们要讲极乐世界净土的三辈九品,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一百尊佛都跟央掘摩罗说:「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你们如果想要明白释迦牟尼佛住于娑婆世界不入涅盘的原因,你们应该回到婆婆世界问释迦牟尼佛。」央掘摩罗和文殊师利菩萨回到娑婆世界问世尊,世尊告诉他们:「十方世界有八十亿佛,皆是一佛,即是我身,如是无量佛剎,无量如来,色身无量无边,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云何我有疾病无常。一切如来悉皆不乐生此世界,以此众生不可治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可怜的孩子:你在娑婆世界跑累了吧?也许偶尔感到虚幻的快乐,可更多的是茫茫长夜难以忍受的痛苦。快回来吧,我的孩子,你可知道极乐世界才是你的家!孩子!你久劫奔波已经忘记了家乡的模样了吧?家乡这里无比美丽庄严,黄金铺地,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砂铺地,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四边阶道,金、银、琉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相较之下,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因为逆增上缘特多,所以恶业种子现行转易的机会也较多,故容易超劫精进的快速成佛。此乃诸佛摄受众生的方便善巧不同,因应不同根器、心量、种性的众生,成佛时摄受众生的国土别相有所差别。再者,造五逆恶业的众生,弥陀世尊同样摄受,唯除诽谤菩萨藏者,但是因为近百年来许多学佛人对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知见错误,以为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净土,是诸佛菩萨以大愿所成的清净国土,有弥勒净土、弥陀净土、药师净土等,狭义的净土专指西方极乐世界。求生净土的根本方法就是念佛。一、念佛三昧念佛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的修行法门,尤其适合忙碌的现代人。念佛法门亦有其次第性。念佛一般从持名念佛入手,修习时口中持续地念诵某一尊佛(或菩萨)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论文:〖复次,初学菩萨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热、风雨不时、饥馑等苦;或见不善可畏众生三毒所缠,邪见颠倒,弃背善道习行恶法;菩萨在中,心生怯懦,恐不可值遇诸佛菩萨,恐不能成就清净信心,生疑欲退者,应做是念:十方所有诸佛菩萨皆得大神通,无有障碍,能以种种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险厄众生。作是念已,发大誓愿,一心专念佛及菩萨。〗讲解:接下来回到念佛法门来说。念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虽有诸多佛国净土可让此娑婆世界阎浮提众生求愿往生,然而与此娑婆释迦牟尼佛刹因缘较深者,乃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刹,因此本书将以西方净土为所阐述之重点,将西方极乐世界之修道次第直往圣道门,与此娑婆世界阎浮提之净土念佛法门直往圣道门,加以剖析说明比对,让行者能对净土法门有全新而正确之认知,藉此能利益修学净土念佛法门诸上善人,也期望能劝进诸上善人发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法虽然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是每一个法门到最后都汇归于定,因定而依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四念处、第一义谛等发禅,得以明心见性或者断除烦恼;念佛人在娑婆世界修念佛法门而明心见性者是如此,带业往生到极乐世界者,于花开见佛以后闻法而入无生忍也是如此。因此说,一切修行法门皆当汇归于禅定。因此,广义地说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的各种法门在内,都是属于禅定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事好有一比:譬如我们在娑婆世界这条禅的高速公路——速行道易行道,走到尽头了,接下去是羊肠小道的时候,我们就换乘往极乐世界净土的超音速飞机一样。我们上品上生极乐世界,达成目的之后,就不离极乐世界而回到娑婆世界,跟随卢舍那佛修学一切种智的高速公路,可以迅速的从八地修到等觉地,渐渐圆满法无我。不必在羊肠小道里面跋山涉水,那么辛苦、那么缓慢的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古来祖师们常常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但亦是难行道。又说,求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但也是缓行道。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法,要将禅与净土的法门作一个融合。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1、禅以在娑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禅净拣择古来祖师们常常说,娑婆世界是速行道,但亦是难行道。又说,求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但也是缓行道。但我们认为这样的说法有所偏颇,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但有经典的依据来作不同的说法,要将禅与净土的法门作一个融合。我们今天便以禅作为娑婆世界修行法门的代表,以求生极乐来代表净土,而说禅与净土的简择。随后要谈到关于速行道与缓行道、易行道与难行道的简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目录一、前言1二、禅略说1(一)什么是禅?1(二)禅应如何修行2(三)禅悟的实质4(四)关于禅的简略辩证51、禅不同于禅定52、做主的一念心非禅63、能知能觉的妄心不是真心64、呼吸不是真心65、虚空不是真心66、入定的能看的心不是真心67、无所不在的能量不是真心78、永远不变异的心不是真心79、感觉或见闻觉知性不是见性7(五)学般若禅须知71、必须要修集福德资粮72、必须修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参禅以在娑婆世界求悟为目标,而净土法门主要是以念佛求生净土为标的。实修大乘之行门大乘佛法的行门,统摄于禅与定;八万四千法门,皆汇归于净土,故禅与净土圆融无碍。净土之念佛法门有多种,譬如《佛说阿弥陀经》说持名念佛,《观无量寿佛经》说观想念佛,《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系念思维念佛,《楞严经》说念佛圆通法门(念佛三昧)。学人若由浅入深,精进念佛,最终必定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尔时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等欲诣娑婆世界,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听其说法。”佛言:“善男子,宜知是时。”时二菩萨,即相谓言:“我等今日定闻彼佛所说妙法。”时二菩萨受佛教已,告彼四十亿菩萨眷属:“善男子,当共往诣娑婆世界,礼拜供养释迦牟尼佛,听受。何以故?释迦牟尼如来、应供、等正觉,能为难事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