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或者有一些菩萨,他深深感受到自心当中,存在著贪、瞋、痴、嫉妒等等的根本烦恼或者是随烦恼,将来一定难免会去造作恶业而轮转恶道;所以为了想要去除自心烦恼,将它转化清净,以免落到不好的果报当中,所以他就发起了菩提心。 或者有一些菩萨,是因为看到了一些外道修学仙道或者神道,而产生了五种的神通、或者可以延年益寿,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自己无法出离生死轮回 | admin 2018-08-07 |
![]() |
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瞋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而至诚忏悔,这个是从这个罪本身发生的因缘来看待。 那么我们另外来说,从般若来观待罪性本空。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 | admin 2018-08-05 |
![]() |
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我没有钱嘛!我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我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的福德,又增加了自己学法的障碍。所以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的,那就看他懂不懂得把握了。 (原标题: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 | admin 2018-07-23 |
![]() |
因为菩萨行菩萨道最重要就是要能够成就佛道,成就佛道所依止的就是般若智慧,要能够生起般若智慧,一定要有这些福德来累积;同时在布施的过程,累积福德的过程里面,要来降伏自己的心,让自己的贪悭心能够降伏、让自己这些放逸懈怠的心能够降伏、让自己的嫉妒心能够降伏、慢心能够降伏;这样子才能够有因缘接受善知识的教导实证般若,生起般若智慧以后,才能够知道真正的解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三个应该要作的是:要善于调伏自己的嫉妒之心。布施的时候,有时候会嫉妒他人:为什么他的福报那么好?总是布施那么多!所以心里面突然就起一个念:哎呀!我不布施了,因为永远也比不过某甲。这是因为争胜所起的嫉妒心;既然要乐行惠施,就纯粹去利益众生就好了,所以嫉妒心也是应该除去的。第四个应该除去的是:不要太过于爱惜身命。虽然说对菩萨而言,为了要除去极微细的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于布施破烦恼者,既行惠施,破悭贪、嫉妒、嗔恚、愚痴。】《优婆塞戒经》卷四这个地方佛陀告诉我们,布施能够破烦恼的道理在哪里。佛陀说无贪的心,它叫作施,为什么呢?为什么无贪的心叫作施呢?布施本身它就是业,我们知道,你要行布施,你一定要先起一个善念,生起了悲悯心的善念,同时想要得到,让众生得到利益的善法欲。这样的一个善念,以及生起的善法欲,都是属于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的事情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三种夜叉称为宫殿夜叉,这类夜叉喜欢布施房舍,但生性喜欢嫉妒、爱比较,也喜欢跟人家诤论;所以夜叉里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瞋恚心,只是这个瞋恚心的重跟轻而已。瞋恚心很重的、又喜欢吃肉的就是地行夜叉;如果他喜欢布施、但不愿意为众生做事,这一类大概就是空行夜叉;喜欢布施房舍等等的,就比较偏向于宫殿夜叉,他在须弥山的山腰有宫殿,来去都坐宫殿,所以他的坐骑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嗔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嗔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嗔,皆名有情嗔,余名境界嗔;若不忍为先,亦有情嗔;若宿习嗔、若见嗔。】意思是说,引起嗔恚的事情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的事情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通常如果事相上的福德修得不够,那此世就会过得不顺利!或是往世有些业障要还,譬如往世起嫉妒心或慢心而轻嫌诽谤过贤圣,那可能会像我们之前引用的佛法故事,如在迦叶佛时代有一位年轻比丘因为自己声音很好,便嘲笑一位年老阿罗汉声音像狗,即使他后来至诚忏悔,也还是因为这个业而常当狗有五百世之久!后来他在释迦佛时代原本还是狗,快死了但被舍利弗救度,之后投胎,八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嫉妒的距离法则嫉妒发生之可能,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成反比。我们极容易嫉妒近在眼前的人,但不会嫉妒古人或遥远的陌生人。一个渴望往上爬的小职员并不嫉妒某个美国人一夜之间登上了总统宝座,对他的同事晋升科长却耿耿于怀了。一个财迷并不嫉妒世上许多亿万富翁,见他的邻居发了小财却寝食不安了。一个爱出风头的作家并不嫉妒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因他的朋友一举成名却愤愤不平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她这个时候,过了三天,她衣服就破破烂烂,而如来就带着阿难现身去救度她了,后来她很顺利就成为四果阿罗汉!那她的故事的缘起到底是怎样呢?她最后说,因为如来告诉她,或是她自己也能够晓悟,因为她自己修学佛法以后也可以知道,过去生她因为嫉妒,嫉妒谁呢?嫉妒小妾,因为她没有办法生下小孩。所以小妾她有一个孩子,然后她就暗中把这小孩害死;她用一根针,针对这小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她们眼中,满世界都是别人的幸福,使得自己的羡慕嫉妒越发明显,而空虚寂寞冷也对比得无处遁形。有人问过我:为什么别人的幸福都来得那么轻易,而我的幸福却如此艰辛?我前一段时间去丽江找朋友玩。朋友来机场接我,在回客栈的路上,我们叙旧。她突然说很羡慕我们在北京的一个同学,说她嫁得好,不用工作,看起来很幸福。看她的言谈间艳羡之情溢于言表,我想了想,决定还是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因缘而灭就是说在现在自己见到所造的确实是罪业,能够看到自己所造的是罪业,也能够知道说自己的罪过在哪里,是因为贪的烦恼、嗔的烦恼、愚痴乃至于说是嫉妒心的烦恼。所以造作这个十不善业,就在这个时候,自己见到自己的罪过、自己知道自己的罪过而至诚忏悔,这个是从这个罪本身发生的因缘来看待。那么我们另外来说,从般若来观待罪性本空。倘若说因为发了菩提心,亲近了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这么讲:【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妙法莲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在戒行上要谨慎行事,因为凡夫所认为可行的,菩萨不能随顺于凡夫心态的贪瞋嫉妒等烦恼而去做,必须从戒的受学中,明了因果上的差异,以能够成就没有恼害众生的福德,以利于累积佛菩提道所需要的资粮。因为别人受寄的财物的所有权它是归属于当事者,虽然说当事者有欠于自己,可是这是两回事;所以从财物本身的这个归属,以及从所谓欠债这个部分要还来说,我们都要看待说,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百福修久了,成为了习惯以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平实导师还开示说: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地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