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来进行思虑,因为具足了静中思虑的能力!而我们是从初住位开始修学这种动中定力,从初住位开始修学动中定力,搭配了所谓从布施、持戒、忍辱……等,来对治贪嗔痴等烦恼、来调柔心性!所以一边调柔心性,一边做饶益有情的事业,一边来修学定力,到了五住位以后,就有静中思虑的能力。静中思虑的能力,一方面能够因为定力的增长,而生起看话头 | admin 2020-02-20 |
![]() |
所以经由法布施又含摄了无畏施,所以这样的一个财布施所含摄的法布施、含摄的无畏施这个资粮福德,才有办法让菩萨修集满足七住位见道的福德资粮!因为这样子能够饶益有情的法身慧命,也能饶益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经由布施才能够对治贪、以及悭,所谓的贪就是指对名闻利养,对所谓财色名食睡,对五阴的我以及我所的贪!悭指的是对自己的身财,舍不得拿出来利益有情。在行持布施 | admin 2020-02-20 |
![]() |
人有业障就是贪嗔痴所至,因有贪嗔痴才产生无明,对治贪嗔痴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对治法就是放下,但是放下不是逃避,逃避也不是放下,而是承担,这个承担就是对治。我们知道戒定慧是三无漏学,而贪嗔痴是三毒,我们观察众生就是有三毒,有贪有嗔有痴。戒定慧是圣人的果德,叫做三无漏学,就是说他无漏于三界的系缚与烦恼,所以说我们修行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要理,就是要教我们达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经由法布施又含摄了无畏施,所以这样的一个财布施所含摄的法布施、含摄的无畏施这个资粮福德,才有办法让菩萨修集满足七住位见道的福德资粮!因为这样子能够饶益有情的法身慧命,也能饶益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经由布施才能够对治贪、以及悭,所谓的贪就是指对名闻利养,对所谓财色名食睡,对五阴的我以及我所的贪!悭指的是对自己的身财,舍不得拿出来利益有情。在行持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经由法布施又含摄了无畏施,所以这样的一个财布施所含摄的法布施、含摄的无畏施这个资粮福德,才有办法让菩萨修集满足七住位见道的福德资粮!因为这样子能够饶益有情的法身慧命,也能饶益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经由布施才能够对治贪、以及悭,所谓的贪就是指对名闻利养,对所谓财色名食睡,对五阴的我以及我所的贪!悭指的是对自己的身财,舍不得拿出来利益有情。在行持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来进行思虑,因为具足了静中思虑的能力!而我们是从初住位开始修学这种动中定力,从初住位开始修学动中定力,搭配了所谓从布施、持戒、忍辱等来对治贪嗔痴等烦恼、来调柔心性!所以一边调柔心性,一边做饶益有情的事业,一边来修学定力,到了五住位以后,就有静中思虑的能力。有静中思虑的能力,就能够因为定力的增长,而生起看话头的功夫。看话头的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来进行思虑,因为具足了静中思虑的能力!而我们是从初住位开始修学这种动中定力,从初住位开始修学动中定力,搭配了所谓从布施、持戒、忍辱等来对治贪嗔痴等烦恼、来调柔心性!所以一边调柔心性,一边做饶益有情的事业,一边来修学定力,到了五住位以后,就有静中思虑的能力。有静中思虑的能力,就能够因为定力的增长,而生起看话头的功夫。看话头的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经由法布施又含摄了无畏施,所以这样的一个财布施所含摄的法布施、含摄的无畏施这个资粮福德,才有办法让菩萨修集满足七住位见道的福德资粮!因为这样子能够饶益有情的法身慧命,也能饶益自己的法身慧命!同时经由布施才能够对治贪、以及悭,所谓的贪就是指对名闻利养,对所谓财色名食睡,对五阴的我以及我所的贪!悭指的是对自己的身财,舍不得拿出来利益有情。在行持布施 | admin 2018-07-21 |
![]() |
(佛所说的法都是对治贪嗔痴三毒的,六衰即色等六尘,能令善衰灭。佛为什么说八万四千法门呢?因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比如贪欲重的修数息观不成,要修不净观,如是等等。)佛弃余寿二十年。有三因缘。一者用世间人贪身故。二者所教已尽。三者恐恶人诽谤之得罪重故。便取般泥洹。(佛世寿本为百岁,为何八十岁即入涅槃?一是因为世人都贪着色身的寿命;二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些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来进行思虑,因为具足了静中思虑的能力!而我们是从初住位开始修学这种动中定力,从初住位开始修学动中定力,搭配了所谓从布施、持戒、忍辱等来对治贪嗔痴等烦恼、来调柔心性!所以一边调柔心性,一边做饶益有情的事业,一边来修学定力,到了五住位以后,就有静中思虑的能力。有静中思虑的能力,就能够因为定力的增长,而生起看话头的功夫。看话头的功夫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