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步骤1当场中断惯性心行 事发现场,当下进行心性调整,对治之道:1、每日锻炼动中定:无相拜佛(在职场者,每日至少20分钟,退休者,应60分钟)2、以定力觉照此历缘对境的心行:(1)待人接物时,一觉察自己的心念有点不对劲,①心理马上喊停;当下停止心行,不再持续依境界(对象、事情、环境、境界)受及快速了别受(苦乐受等)而作后续的分别与运转。②断绝继续发表看法 | admin 2025-02-02 |
|
护法神该做的是对治冥界鬼道众生,譬如恶神、恶鬼;我们要做的是对治人们的愚痴,要设法转变外道心性而真正进入佛门,这是我们的义务,不能推给护法神;不然叫你出来弘法干什么?又何须你来护持正法?所以我们的观念要有一点修正。所以修慈的第一步:于怨中施安。施给怨家安乐、无恐怖。…..悲心的示现,有时是和颜悦色,有时则是金刚怒目相;应该要看行为的实质是救护或 | admin 2025-02-02 |
|
”此九种智必须是一一次第现观完成,所以弥勒菩萨特别告诫与强调:“又若于前诸智有阙,必定不能以谛道理遍知诸行,要当证得方能遍知,若于谛理遍知行,智有所阙者,必定不能于上修道以对治力断诸烦恼超一切行,与此相违乃能超越。”也就是大乘道的阶位实证,绝对不可能越级而行,这也正是师父平日多所告诫众弟子处啊!若行人不能信受此理,则如以沙筑塔,终究会散坏无存;最 | admin 2024-07-01 |
|
例如要治疗腹内虫子引发的疾病,或宿食不消的问题,行此方便(诵咒)是没有过失的;再比如说在专心阅读书籍与思惟修学时,为防护色身免于外道和毒蛇等危险侵害,亦方便允可弟子诵念世俗降伏外道的咒,或诵念对治毒物(如毒蛇等)的咒[15]。这些就是如来依世间方便以摄受众生,而不是说这些世间咒语本身是如理的。 (三)如来成满护法龙天等护持人间菩萨的愿力 佛世时 | admin 2022-06-23 |
|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佛所说。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是佛说。”《大正藏》册31,页14,下25-页15,上14。],却犹然舔食欧美学术界“大乘非佛说”的唾沫,不肯悬崖勒马。古时中国学佛人从无今日华人学术界之种种荒诞现象,人们尊崇证悟禅 | admin 2021-02-02 |
|
护法神该做的是对治冥界鬼道众生,譬如恶神、恶鬼;我们要做的是对治人们的愚痴,要设法转变外道心性而真正进入佛门,这是我们的义务,不能推给护法神;不然叫你出来弘法干什么?又何须你来护持正法?所以我们的观念要有一点修正。所以修慈的第一步:于怨中施安。施给怨家安乐、无恐怖。…..悲心的示现,有时是和颜悦色,有时则是金刚怒目相;应该要看行为的实质是救护或 | admin 2020-07-23 |
|
于《辩中边论》中,弥勒菩萨并非如宗喀巴所曲解的一般“为了破除外境而建立阿赖耶识”,而是申辩阿赖耶识心体之中道性,以及不能见此如来藏真实法者之虚妄分别性内涵,亦开示已见真实者如何了知此虚妄分别性而修道对治烦恼障与所知障。恭录部分论颂如下,以举发应成派中观攀缘附会及扭曲之伎俩:【识生变似义,有情我及了;此境实非有,境无故识无。虚妄分别性,由此 | admin 2020-07-02 |
|
问:万一或有人言:十二部经中说云三毒烦恼合除,若不用对治准用?无心想离三毒烦恼不可得。《宝积经》中说了贪病用不净观药治,了嗔病用慈悲药医治,了愚痴须因缘和合药医治。如是应病与药以对治,为药各依方。药治,则三毒烦恼始除得根本。……若枷锁等以衣裳覆之,虽目不见锁,其人终不得解脱。既知如此,准修无心想拟除烦恼者,敷时不见,不能除得根本。有如是 | admin 2020-07-02 |
|
这方法有的人是从九想的“不净观”来除掉烦恼,因为他贪欲特重;有的人是因为他的瞋心很重,必须要修“慈心观”,烦恼就不会再生起,心就容易得定;有的人心中很掉散,他的攀缘非常重,妄想一大堆,心定不下来,就叫他修“数息观”;那有的人是愚痴,放不下烦恼,就叫他修“因缘观”来对治烦恼;我们会里则是运用“念佛观” | admin 2020-06-20 |
|
马鸣菩萨于论中,以含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之众生心︱如来藏阿赖耶识︱一心含摄八识之体、相、用,显示摩诃衍之义理;并以一心二门之心真如门及心生灭门广为解说,显示摩诃衍之真实义,以对治二乘圣、凡众人对大乘一切法毕竟空无之邪解,及因未证解如来藏而错解生死与涅槃,互诤『涅槃后有、无』而堕于常见或断见中的声闻部派凡夫四众,得以消除所妄执的大乘人我空及法我空的误 | admin 2020-06-10 |
|
如是之事,虽有为数众多之乐有为法者受骗,然无大害,只是浪费钱财时间而已,无害于身心;然而如是外道竟然振振有词,以外道法而欺诳众生,谓其法方是佛教正统,反诬余法为非;如是颠倒是非,指鹿为马,破坏佛教正法之弘传,佛教界焉可默而不言?返观如是外道所说诸法,悉皆言不及义,完全堕于欲界中之种种有为有漏法中,而以种种虚妄不实之言词广告,欲与显密诸宗争佛教正统; | admin 2020-06-10 |
|
可是,既然有真实的体性,就表示祂是有性、有法啊!有性有法,为什么还要叫做空性?这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执着于三界的有,所以叫祂为空性。因为众生都贪着三界的有,所以只好把这个真实心叫做空性,所以告诉众生:你们应该证空性,不要去贪求三界的有。《心经密意》真实心却具备了这四种遍,体性真实存在,可以让人在证悟之后现前体验祂的运作,这四种遍,就是遍一切时、遍一切处 | admin 2020-06-08 |
|
「事密」虽然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古时印度晚期佛教中的「初期密宗」的事行法门,本来就不是真正的佛法,只是一些护法神所传的对治世俗烦恼的事行法;但是,我们借着「事密」法召请鬼神来到法会中,然后转入三时系念的法会过程中,由证悟实相的菩萨,对召请来的一切鬼神,以及与会的大众们,开示解脱道的正理,使他们断三缚结;或者详细开示般若实相,也有可能使其中少数的护法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古时候的读书人,他为了对治这个睡眠盖,就会用头发悬梁、用锥刺股,来对治自己的睡眠与昏沉。但是我们佛门修定不必这个样子,因为我们主要是让自己能够有合宜的生活作息,然后来调整自己的习气性障,来降伏自己的习气性障。也因此,当自己发现自己有这种昏沉睡眠盖的时候,刚好就可以仔细地去想想:自己是哪些地方必须要去调伏它,而不必用非常激烈的手段,来勉强自己一定 | admin 2020-06-08 |
|
可是,既然有真实的体性,就表示祂是有性、有法啊!有性有法,为什么还要叫做空性?这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执着于三界的“有”,所以叫祂为“空性”。因为众生都贪着三界的有,所以只好把这个真实心叫做空性,所以告诉众生:“你们应该证空性,不要去贪求三界的有。”三界的有就是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欲界有”就是在五尘中见闻觉 | admin 2020-06-08 |
|
这意思就是说修学佛法刚入门的时候,就好像是嫩芽刚刚发苗了,根也还非常的细小,这个时候就要修学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法,能够让善根增长,尤其是可以以这个信来对治不信、以精进来对治懈怠、以念来对治放逸、以定来对治掉举、乃至于以慧来对治无明烦恼。这五根五力有这样的作用,说它们是能够生起四圣法道、解脱智慧以及实相智慧的根本,因此称它作为五根、五力。因为三 | admin 2020-06-08 |
|
这意思就是说修学佛法刚入门的时候,就好像是嫩芽刚刚发苗了,根也还非常的细小,这个时候就要修学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法,能够让善根增长,尤其是可以以这个信来对治不信、以精进来对治懈怠、以念来对治放逸、以定来对治掉举、乃至于以慧来对治无明烦恼。这五根五力有这样的作用,说它们是能够生起四圣法道、解脱智慧以及实相智慧的根本,因此称它作为五根、五力。因为三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无我观》在佛菩提道里面的修证,主要就是要对于意根的伏除;也就是要对意根的染污性加以对治,而让意根能够逐渐的清净,从染污的末那逐渐转变为清净的末那;而末那的对治就要经过现观的成就,才能够让意根产生对治的效果,而转变祂的染污性成为清净性。这个地方就有牵涉到说,菩萨要进入初地,乃至要从初地进入各地的增上的过程里面,他有种种的现观,他必须要完 | admin 2020-06-08 |
|
在无量的佛剎里有八十亿的佛,色身无量无边,成就无量的功德,你怎么可以说我释迦牟尼佛有疾病、有无常呢?一切如来都不乐意在此世间出生,因为此世间的众生无法度化、对治,所以我在这个地方治理这些不可治的众生。我在无量阿僧祇劫,行一切难行能行的那一些身、口、意行的缘故,所以获得无量身,同时住于八十亿佛世界,也同时住于没有边际、不可捉摸、无生无灭的境界。所以我 | admin 2020-06-08 |
|
而为什么修行人要对治烦恼障呢?只要是三界烦恼所系,障碍出离三界,这个烦恼障就无法让我们顺利地实证解脱果。在二乘法中就是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以及五下分结的修除;五下分结的修除,就是三缚结的修除,加上贪与瞋。以及五上分结,五上分结第一个就是色界爱,虽然没有了欲界杂染粗重的贪爱,但是上妙的五欲还是会取着,而受到色界爱的烦恼系缚;第二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