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天放学后,泰迪•斯托达德说了一句话才走:汤普森夫人,今天你身上味道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她哭了至少一个小时。就从那一天起,她不再研究怎样教阅读、写作和算数,而是研究怎样教育孩子们。汤普森夫人开始特别关注泰迪。与她一起学习时,他的大脑便显得灵活起来,她越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快。到了这年年末,泰迪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先确认: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学佛的人生态度,被认为消极、避俗。当然!如果是因为自己在事业或情感上遇到重大挫折而无法排解,为了逃避现实才转而学佛,一心想着要遁入空门,不是为了探讨生命的实相、万法的本源而学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消极了。然而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心中应该建立远大的目标&md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句譬喻经》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有梵志(佛教以外的出家修道人)四兄弟,他们这四兄弟都具备五种神通,因而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与未来,一天这四兄弟运用神通知道自己七天之后都会命终,于是他们就说:我们有五通之力,可以翻覆天地,手摸日月、移山挡海,无所不能!难道我们就不能躲过这一死劫吗?于是这四个人就各显神通来想法躲避无常杀鬼,一人想要躲到大海里,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年前,我哥生病,我陪着他去北大医院复查,医生说,你这么年轻就得这病,不排除遗传的可能,你弟弟也要查一下。当时我就面如死灰,在出结果前的二十四小时垮的像个罪大恶极之徒祈求重生一样。 我很容易悲观,那一天一夜我就认定了我也一定有病,因为当时有点感冒坐车也疲惫,我就认为这一定是病的前兆。于是我想到了我的死亡,我该怎样去死。我想如果我也是的话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年龄小的时候觉得的世界光怪陆离,总有着数也数不清的逻辑让自己无法适从,长大后,却还是发现无法适应,于是不明就里地给自己安了一个天生幼稚的罪名。也许一直想找到在人群中游刃有余的那种惬意吧,但终究还是不能,也就认了。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也不想着向谁啊谁的靠拢,有了许多自己的逻辑,站在自己的逻辑上看别人的逻辑,倒很有趣。 又想起自己喜欢的一个比喻:神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关于轮宝,请见《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载;轮宝的有无,与异熟果有关,如果菩萨生于天界,就自然会有轮宝,不生天界者则无轮宝。人间之菩萨得要修到三地满心,甚至有的菩萨须要到五地满心时才生起意生身,如《楞伽经》所说,要到那时才有轮宝。如果往生天界,十信、十住…等菩萨都会因为异熟果的缘故而有不同的轮宝。庄严报身请详《佛地经》所说,此处限于篇幅,不便细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我们生出来之后,就会跟人家抢东西,认为有些东西是自己拥有的;看到别人东西就想要拥有,所以是恶的。一、从佛法的眼光来看,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先来说明「我」这个题目,「我」可以分成二大类:第一类是佛所破斥的「我」--世俗的我一般人在小的时候,多半会以为身体就是我。譬如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回家向爸爸妈妈告状说:某某人打我。这就是以身体为我的例子。渐渐长大以后,看见有人会因为年老、疾病,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当然菩萨也会是过去世就已经持五戒、行十善,乃至还依布施等六度,不但是积极去作利乐有情的事情,而且还自觉的不去作伤害众生的事情,那这一世所得的福报,当然足以让其生于安乐。可是,一般人受用福报之后,或许能够随着他的习性再去作布施,或者是不知道要继续再布施修福,那么后一世就不一定再能够生于安乐了。然而,菩萨修学六度习以为性,多数能够在来世继续的乐善好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生于忧患,所以就有人问:是不是可以既生于安乐,然后又可以死于安乐呢?实际情况,我们看到的甚至是很多人其实并不关心死于安乐,一生都只是执着于生于安乐。我们能够让自己生于安乐吗?先看看我们是怎么出生的:我们往生到人间有三个阶段:入胎、住胎、出胎。对一般人而言,都无法正知的入胎、住胎、出胎,所以其过程中都有痛苦,这个道理我们就不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自己的逻辑里,只要说完该说的、做完该做的,就应该彼此独立、不再干扰。学佛三年了,知道了成佛就是依众生而成就佛土,就是从利益众生中获得广大福德与智慧;从理论上知道了佛与众生等无差别,因为都有智慧如来德相——如来藏,当然也包括我和周遭的人;明白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言背后需要的付出与心量;也知道了自己享有人身、有机会修行佛法都是因为与此世界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谨以此文献给一切末法众生,愿您们都能有福德与智慧亲近具备真修实证的明师,远离徒有其名的名师,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有一些问题想请问亲爱的读者们:第一、将佛教道场建筑得金碧辉煌、又高又广,就是大道场吗?第二、徒众众多的道场,就是好道场吗?第三、名声及徒众广大的名师,就一定是真善知识吗?第四、在学术界有所成就、名声远播,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很多法师跟我讲(陈履安居士也这样跟我讲):萧老师︰你就说你的法,我们说我们的法,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不说你错、你亦不说我们错,各人弘各人的法就好了。我说:对不起!我没办法同意;为什么会有《集》出版?因为我们不说他错,结果自在居士反而说我们的法错,派人渗透,把我们整个团体弄到几乎要瓦解,几乎要散灭掉。所以不得不出书说他错,让大家来检查评论,到底谁的法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家反对迷信,提倡正信、正行,什么是正信?就是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在人类文化中,生命是一个不解之谜,人从哪里来?生命渊源于何处?人死如灯灭,还是有来生后世?这关系到每个人的核心利益,所以我们才会学佛。建议在清明节时为故去的亲人念诵几遍《地藏经》《金刚经》等,助印一些佛门书籍,这样无论他们投生在哪一道,都能收到。因为虽然阴阳两隔,但他的如来藏还是这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身边还放了一个铃,当他有需要时,他会摇一下铃,然后他的家庭助手服务队就会进来。摇铃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当他没能把铃摇响的时候他会感到沮丧。我问莫里他是否自哀自怜。有时候会,在早上,他说,那是我悲哀的时刻。我触摸自己的身体,移动手和手指——一切还能动弹的部位——然后为自己失去的感到悲哀。我悲哀这种缓慢、不知不觉的死法,但随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师不论是晚上睡觉或是早上起来、又或是写字读书,都能做到心不离佛,他这样非常积极地念佛,透过念佛法门而成就了非常殊胜的念佛功德,在净土宗上成就卓著。鉴真和尚,(688~763),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meng),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天宝元年(742),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之邀,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好比说,有了贪就会有求不得苦:比如说钱财求不得;比如说身体的健康求不得;比如说眷属求不得;比如说事业的顺遂、家庭的和乐求不得......因而有苦!其实可以这样说,死亡的恐惧是因为对生命的认知而来,种种烦恼的苦是因为对于我所的认知而来――所谓我所,是我所有的财富、身体,还有我所有的眷属、事业等等。生死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烦恼的苦也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来源于认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剪的时候一点也没舍不得,就想着换种感觉,直到剪完了之后的一个小时内我都还是很兴奋。可是,到了晚上钻进被窝,我就忽然感觉少了点什么,该死的是我又手贱点开了以前的照片,于是,我崩溃了......重点不是剪完之后好不好看,重点是我觉得我特别狠心,为了找新感觉就这样决绝地把陪伴了我三年的长发抛弃了,甚至失去它的当下我都没有一点点的心疼,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作家王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记得几年前,媒体有一则报导说,有一位女士自认为长得奇丑无比,于是到法院控告她的母亲,为什么其他的兄弟姊妹都长得那么庄严,而独独把她生得如此丑陋呢?您觉得她的母亲有能力决定把她生成这个模样吗?到底是谁把我们创造成这个样子啊?难道只有父精母血、四大和合就能成就有情众生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每个人出生时都应该像工厂里面的机器做出来的产品一样,因缘果报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一、烦恼障(含摄性障)障碍有情出离分段生死的烦恼,也就是见惑与思惑,由于这两种烦恼不能断尽,使得众生无法出离三界生死苦。其中所含摄性障,性障则是指五盖,也就是贪欲、瞋恚、睡眠、掉悔和疑等,这五个法会障碍学人证得四禅八定,或者障碍学人修证解脱道,所以称为五盖。二、所知障因为对法界实相正理的无知,导致无法证知法界的真实相,无法证知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