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敕迎就慈恩寺。寻徙荐福寺。所住之刹必建大曼拏罗灌顶道场度于四众。大智大慧二禅师。不空三藏。皆行弟子之礼焉。后随驾洛阳。其年自正月不雨迨于五月。岳渎灵祠祷之无应。乃诏智结坛祈请。于是用不空钩依菩萨法。在所住处起坛。深四肘。躬绘七俱胝菩萨像。立期以开光明日定随雨焉。帝使一行禅师谨密候之。至第七日炎气爞爞天无浮翳。午后方开眉眼。即时西北风生。飞瓦拔树崩云 | 三摩地 2018-07-19 |
![]() |
htm 12、赣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会上,各县(市、区)民宗局就基督教私设聚会点专项治理、佛道教“两乱”专项治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管、抵御净空及“净宗学会”渗透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志的编撰工作进展进行了汇报。 点击:http://xxgk.ganzhou.gov.cn/bmgkxx/mzzjj/gzdt/zwdt/201111/t20111107_3698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浙江省佛教协会(浙佛[2016]50号)关于防范和制止藏传佛教在我省非法传播问题的通知各市佛教协会,普陀山佛教协会: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要求,现就防范和制止藏传佛教在我省非法传播问题通知如下:1、未经批准,不得允许藏传佛教僧人在我省住持或参与讲经传法、灌顶收徒、火供等宗教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诸所欲愿因此成就。如是等法能为无上解脱因者。无有是处。是名为知。云何不见。菩萨摩诃萨不见一人行如是法得正解脱。是名不见。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亦见亦知。何等为见。见诸众生行是邪法必堕地狱。是名为见。云何为知。知诸众生从地狱出生于人中。若能修行檀波罗蜜。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是人必得入正解脱。是名为知。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复有亦见亦知。云何为见。见常无 | admin 2018-07-19 |
![]() |
大慧成就得大总持。心常怜愍一切众生。其佛号曰满月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随所住处有所讲宣。其土众生无不得闻为琉璃光菩萨摩诃萨讲宣如是大涅槃经。佛言。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能修行大涅槃经。所不闻者皆悉得闻。彼琉璃光菩萨摩诃萨问满月光明佛。亦如此间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所问等无有异。彼满月光明佛即告琉璃光菩萨言。 | admin 2018-07-19 |
![]() |
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一义谛信善方便。是名为信。如是信者。若诸沙门若婆罗门若天魔梵。一切众生所不能坏。因是信故得圣人性。修行布施若多若少。 | admin 2018-07-19 |
![]() |
不久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欲成就利众生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四倒暴风不能吹动。如须弥山虽为四风之所吹鼓不能令动。不为外道邪师所拔。如帝释幢不可移转。众邪异术不能诳惑。常受微妙第一安乐。能解如来深秘密义。受乐不欣逢苦不戚。诸天世人恭敬赞叹。明见生死及非生死。善能了知法界法性。身有常乐我净之法。是则名为大涅槃乐善男子。定相者名空三昧。慧相 | admin 2018-07-19 |
![]() |
是人成就不具足信。所受禁戒亦不具足。何因缘故名不具足。因不具故所得禁戒亦不具足。复何因缘名不具足。戒有二种。一威仪戒。二从戒戒。是人唯具威仪等戒。不具从戒戒。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者作戒。二者无作戒。是人唯具作戒。不具无作戒。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从身口得于正命。二从身口不得正命。是人虽从身口不得正命。是故名为戒不具足。复有二种。一 | admin 2018-07-19 |
![]() |
这五千比丘因为有四禅也有五神通,所以就使用宿命智通观察往昔多劫以前的事情,想要找出自己为何有障道因缘,导致今生已得四禅及五神通了,竟然还无法开悟实相妙法以致不能得忍。宿命通为什么又叫作宿命智?因为这也是一种智慧,以禅定为支持而发起能知宿命的智慧;是藉禅定力而经由智慧的了知发起神通,所以叫作宿命智通。这五千比丘以宿命通,各个看见自己在往昔多劫之中或者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是说,如来藏这个实相心,祂永远会随顺众生心行的因缘来运作,这也就是《维摩诘经》所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的意思啦!那么众生在世间,由意识与意根在运作,总是会有所欲,也会有所厌恶;然而如来藏这个实相心,祂都能随顺众生意识、意根的心想而运作,从来不会自己决定要作或不作,所以祂是随缘的,不会自作主张。假使如来藏不是随缘的恒顺众生,而是自己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个日用而不知,一般众生都不能了解;乃至学禅十几年之后成为老参了,仍然不能真的了解,所以就有一个古时很有名的禅宗公案,就是玄沙师备禅师的公案。有一天,有个当官的人去拜访,接待就坐之后,他问玄沙禅师:“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随口就说:“吃果子吧!”就把果子端给他,他就拿了个枣子吃啰!可是他吃果子时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正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因此僧侣们为了避免受到打扰,有的在闲静处(阿练若)、有的到坟场塚间(憺怕路)、树下,也有的往石窟,去确实环顾他一生週遭所发生的事情,因此而得到圣智决定,证得解脱的智慧,就可以决定死了以后,一切身心不会再于后世生起,永灭无馀(无馀涅槃)。印度「禅那」(Dhyana),意译为「禅定」,就是玄奘菩萨翻译的「静虑」。佛陀如果没有教导破除「我见」,来作为佛法中所说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根门就是指六根六门,眼根是一门,耳、鼻、舌、身、意,总共六根,所以有六门。第一门:眼见色而悟入。譬如:当年世尊在人天大众围绕的时候,他就用手捻起一枝花,这青莲花据说是梵天天主所供养的。世尊用两指拈起来只是微笑,没有讲话,人天大众悉皆惘然,弄不清楚世尊葫芦里面卖什么药,只有金色头陀——大迦叶尊者会意微笑。所以世尊讲:“吾以清净法眼涅槃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断轮回生死,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菩萨透过参禅的功夫,于因缘成熟,得以一念相应的慧心所找到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然后依此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实际理地,现前观察祂真实存在;也知道祂从无始劫以来没有生死,所以才有你过去、现在、未来世五阴的生死,当你转依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来无生的体性,根本没有生死可言;既然没有生死可言,还会有生死疲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在佛门中有人主张“顿悟与渐悟”,或者主张“开悟来得很快,我们称为顿悟;需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或者主张“悟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累积多了就会开悟”,或者主张“很简单,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并且通过训练与修行的过程,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高点,这即是被称为渐悟”。这样说法,如果没有佛法正知见以及 | 三摩地 2018-07-19 |
![]() |
25)葛格云:在网络上有时候会看到还没来正觉讲堂上课的会外人士,他们很喜欢读平实导师的书,那他们有时候可能「自以为悟」或者自己觉得有些体会,因此喜欢在网络上使用机锋或分享公案,但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是不如法而且会有恶业的!(如果我们去按赞或分享的话也就会有共业的!请千万要小心与远离阿!)因为使用机锋或讲解公案都是法主才能做的事情!在佛陀时代的时候,也只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这本书中所说的见性,是以父母所生眼,亲眼在山河大地上,也在虚空中看见自己的佛性;这种证量,自古以来就很少有人可以证得,到了末法时代的今天,要实证眼见佛性则更加困难;虽然如是,但在正觉同修会中却仍然有人可以实证,实在是难以使人相信,所以必须先举述世尊圣教作为证明,譬如《大般涅槃经》卷八〈如来性品〉中的记载:【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现在依照这段记录所讲的,他说:「老僧我,」当然这个「老僧」当时也许只有四十几岁、五十几岁,因为古人四十几岁就称老了!不过,老僧往往只是一般的谦称。他开示中的意思就是说:「我以前过去的日子,曾经中暑,被这个热病所苦恼,几乎要死掉一样;那个时候我所看见的前路是黑漫漫地,」到几乎闷绝的时候,不都是黑漫漫地?「眼光都昏了暗了,都看不见了,根本不知道该往何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来看看内容。袁州蒙山的道明禅师,他是鄱阳人。好像说他的曾祖父是陈宣帝,后来国家灭亡了,他是陈宣帝的直系子孙,那么国家亡了,他只好,就安分守己当一个普通人。后来,朝廷知道了,曾经把他的名字署于朝廷的公文书之中,封他为将军。也就是挂名的将军,但他没有实权。他少年的时候就在永昌寺出家,对于之道非常的殷切勤求,所以听到五祖大师是证悟者,就 | 三摩地 2018-07-19 |
![]() |
须菩提!如果有一个法,如来因为得到它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然灯佛就不会为我受记说:『你于未来世将会作佛,佛号为释迦牟尼。』由于真实、没有法,得到无上正等正觉;以这个缘故,然灯佛为我受记说:『你于未来世应当可以作佛,号为释迦牟尼。』为什么然灯佛这样说呢?因为如来的意思,就是诸法都如的道理。如果有人说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啊!真实、没有法,佛得到无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