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真实佛法的实证,绝对不是在世俗法上面修行可以证得的,也绝对不是在经忏、朝山、劝募、盖道场、救灾、济贫这些世间法的事相上,能够证得这个真实佛法。因为真实佛法乃是生命的实相之法,应该要向五蕴色身之中去找寻《心经》里面所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一不异、不观自在的,本来无念离念的实相心如来藏,那才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入道的首要。如果还不能够实证万 三摩地

2018-07-23

邪命自活的这个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有四种邪命:第一是下口食,是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第二是仰口食,它指的是要仰观星宿、天候变化,以术数之学而求得衣食;第三则是方口食,是说曲媚权贵、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第四则是维口食,是要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得衣食。出家人如果为了获得衣食资具,而以这四种方式来为人说法,那称为邪命说法。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会常常遇到。如果某个人常常遇到,每天遇到,那是有问题,那是著魔了。因为诸佛菩萨功德殊胜,如果没有办法达到起信的目的,那何必常常示现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修学这些法,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的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众生应当要归依如来藏,真如无为的第一法宝,因为如来藏真如无为,是一切法当中最尊、最胜的,没有其他法能够超越祂。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天魔的境界,你只要发起了初禅而不退,其实超过了天魔了,因爲天魔波旬的境界是欲界的境界;这是因爲天魔波旬最喜欢的是拥有很多很多的眷属,他的眷属欲是非常的强。可是鬼神魔只是人间的鬼神境界,如果您的禅定已经到了初禅,那鬼神魔也无法奈何你了,因爲鬼神魔只是人间的鬼神境界而已。然而,鬼神魔的出现,通常是在修行人打坐的时候。因爲打坐而没有把我见断除,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世轮回?不过我们从古今中外许多人的著作或是经验都可证明确实有过去世,死后不是完全断灭;在许多《念佛感应录》的书籍中记载,有的人念佛发愿往生净土,临终时蒙佛及 三摩地

2018-07-23

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龙树菩萨讲的佛道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个部分的解脱道,跟龙树菩萨所说的声闻道不同啰!因为解脱道包含有声闻法跟缘觉法,可是龙树菩萨只说什么?只说声闻道。其实这两个部分还是一样的。因为佛世的阿罗汉所证的是声闻果,然后进而听佛开示十因缘、十二因缘之法以后,也修证辟支佛果;可是这 三摩地

2018-07-23

好像说,有一类的众生多半不信地狱的存在,因为不相信地狱的缘故,所以往往敢于恣意妄为,因此而造作很多的恶业,舍报之后当堕地狱。乃至会有假名善知识暗示说:哎呀,地狱其实是圣人施教的方便,并没有地狱。不是不相信有没有地狱,而因此没有地狱;这好像说,在几十年前,大家也都不相信说人类可以登陆月球,不相信归不相信,人类最后还是登陆月球了。又好像说,不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天帝、转轮圣王等类,乃至可以成为佛菩提道的福德资粮,未来能够很迅速地成自己的佛道。所以说身为子女孝养父母乃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身为佛所应为的事,菩萨不应该推卸这个责任。如果菩萨推卸这个责任,表示他是不孝之人,也不配当菩萨;如果菩萨不孝养父母,不供养父母,乃至杀害父母,将受极大苦难。譬如佛在《杂宝藏经》曾开示:只要对父母所作稍微不善,便获得大苦 三摩地

2018-07-23

换言之,小乘法之所以能够修证的前提,一定要相信有本际本然在,这样才能够离开于内有恐怖,于外有恐怖的修学困境,能够把蕴处界自我舍弃,亲证无余涅槃。二乘人同证人无我,但是只限于蕴处界的虚妄的人无我,并没有亲证本际。那么本际是什么呢?是大乘法所要修证的标的,本际是诸法本母。祂有无量无边的异名,好像《阿含经》常常说我、无我、如、本际、实际、涅槃、如 三摩地

2018-07-23

无色界的天人,在天福享尽之后,有的会入地狱了。佛陀在成佛之前,最后一位教他外道法的老师叫做郁头蓝弗,佛陀成佛的时候第一个想要度的人是他,因为这位老师曾经教导世尊证得三界中层次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定;可是佛陀用神通来观察,发现这个人已经往生到非非想天去了。佛陀又观察他未来天福享尽之后会去到哪里,结果发觉他将会下堕到地狱去。这是因为他 三摩地

2018-07-23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三摩地

2018-07-23

到了色界,少了六界;色界天人没有团食,而甘露正是团食;到了色界,不吃食物,是以禅悦为食,以禅定的定力所生禅悦的喜乐,做为色界天人的食物,那纯粹是依禅定而有的。色界天,从初禅天的第一天开始,已经不像欲界天人;欲界天人还有微细物质所造成的五脏六腑,所以他们还要吃甘露,以维持欲界天身之生存;但是色界天人,从初禅天以上,都没有五脏六腑,所以他们都不吃甘 三摩地

2018-07-23

】(《妙法莲华经》卷一)另外一部分记载这么讲:【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非阿罗汉、非辟支佛。】(《妙法莲华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主张佛法是一味,大乘小乘的差别只在于行者的发心大小不同,所以佛法只有解脱道,大乘行者所修证的也只有解脱道,只是悲心较小乘行者为悲切罢了;乃至于说,为人宣说大乘法其实是后来历史中演变而有的,进一步明白暗示大乘法跟二乘法所修证的内涵是一样的;那么因为这样的说法,会让真正的佛法在世间消失,我必须要说:这样说法的人他其实是居心叵测,其实是不如实说的 三摩地

2018-07-23

是在说明,一切万法都是由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所出生创造的。而一切万法必定有一个出生的根源,那个根源是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世间是共业所成,是大家各自的如来藏共同运作而形成的。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一切佛语心品之四〉云: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关 三摩地

2018-07-23

经论当中佛陀及菩萨们的开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是佛教中所说的正命——如法的职业,是对于色身的生存没有了无理的欲求,不贪取过多的欲求而无厌足;也不以种种占卜、咒术等不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得资养生命的物品,然后来存活色身;反之,必须仅以合乎佛陀所制轨范的方法,来求取生活所需的衣物、饮食、床座等等的这些的物品。简单地说,是要不 三摩地

2018-07-23

】(《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都是在说明,好像必得从卑湿的淤泥中,才能成长出美丽的莲花;所谓妙法莲华,妙法中才能够出莲华,卑湿的淤泥正是充满着种种能成长美丽莲华的妙法。佛法中也是这样,生死烦恼的淤泥中乃能生出佛法无上正等正觉;如果以住于无为为修学佛法的方法乃至目标,会像定性二乘无学怖畏生死、趋寂趣灭、急入涅槃,是不可能发起无上菩提,不可能成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当中有开示说,要想成菩萨道的无量行愿的话,应当要「先正三业,习三宝教,信向因果」。也是要先端正我们的身口意行,要三业清净,还要修习佛陀以及贤圣僧的教导与教诲,并且要深信因果,信受三宝,这样的话可以深入佛陀的教诲,快速的成佛道。 所以我们要先来谈谈「先正三业」,这里所谓的三业是指身业、口业以及意业。所以,先正三业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的菩萨,如果要修集殊胜的佛菩提道及解脱道,得要这样修集圣道;能够成的话,那要遵循四种法要来如理实践——第一是要亲近善友,而不是亲近恶友。我们前面提过,选择善友、善知识的时候,应当要以智慧爲先导来抉择,依于圣教的开示内容来选择,这样来亲近善友、亲近善知识而学佛修行。这是第一个要注意的广结善缘要点。第二个要注意的重点是什么呢?是要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