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对于罪业的忏悔,有的人会认为说:我造作了过失了,我是不是来修个福,就可以把这个罪抵掉了呢?这样子是不是能够把罪能够就是让它灭掉了呢?那我们引用一下六祖慧能大师的一句话,让大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六祖慧能大师说: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名自性中真忏悔。(《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那么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食一只老鼠,那喉咙的感觉如何?它的口腔是很柔软的,可是老鼠长满了粗硬的毛,又有鼠爪,它却得用吞的;那个过程诸位试着领会看看,真难过欸!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是因为往世以恶毒手段劫夺人家的钱财、残害众生,正报是下地狱,余报就是多劫不能净命而活,得要吃脏东西,也吃得很痛苦。同样的道理,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天的节目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聊一聊,学佛无法进步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反过来看,为什么学佛会进步?大体上说起来,在佛法上面的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齐步前进才可能作得到。这四个条件就是福德、智慧、定力以及除性障。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我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学佛要进步的第一个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梁武帝信奉佛教之后,就十分的虔诚,成为历史上佛门的大施主;甚至,他三次跑到同泰寺去舍身修行,然后再让大臣们拿着钱去把他赎回来,这是他明明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而故意去作,所以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后堕入了畜生道变成一只巨蟒。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忏本之一。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在就简单来说一说,修学这五度所得的福业的差异;布施法中有财施、法施两种,财施所得的果报,仍旧是世间的财物,某甲过去世行于财施之后,这一世有福德受用财物,可以自己受用,也可以再拿出来令他受用;也就是说再布施出去,未来世又有另外一分福德来受用其他的财物。某甲法布施的缘故,来世感得修学胜妙的法,就是比较容易一点,所以智慧也就比别人殊胜,某甲今世可以得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四摄,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菩萨不能离开四摄法而成就佛道,菩萨成就佛土也是靠四摄法摄取众生,不然无法成就佛土。佛土不成就,一切种智成功了,也不能成佛,没有佛土让你成佛。所以阿罗汉无法成佛,最大的原因就在这里,不单是智慧的问题;因为他舍报就入无余涅槃,他不再摄取众生,不摄受众生就不能成就他未来成佛时的国土。所以诸佛所得的净土要从摄取众生中成就,所以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0也就是说,菩萨以布施、持戒、忍辱来修集福德,可以获得于无量世中当天王、转轮圣王……等可爱异熟果报,由于生生世世皆得富裕尊贵的果报,因此可以藉此广大福德而常施予众生七宝、衣服以及一切受用所需令不匮乏。转轮圣王以十善业道来教化他的子民,广度众生皆行十善业道,令彼后世得以生天而受快乐的果报;如此世世利益众生,让众生得到快乐。但这样的快乐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解脱道教导我们如何把对于三界的贪著给修除掉。但是在能够断除三界烦恼之前,必须要先能够见道,见道就是断三缚结,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其中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断我见。一般人一定会认为五蕴十八界里面有一个真实的法,是我们可以依靠的,是不坏的本体。通常大部分的众生都会去认定自己的意识心,把意识心的种种相貌当作是真实的自我,譬如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也就是福德和智慧要修集,以达到四宏誓愿所说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学佛可以让我们越来越快乐解脱,帮助自己和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以及福德和智慧都能增上。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智慧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要能够证到一切种智;而福德的部分,到底要大到什么程度才叫作呢?而这个问题所牵涉到的是:菩萨所修的福德又与成就佛菩提道的关联是什么呢?首先,先简单来形容福报的大小,然后再说其种类的差别,最后再说明福报与成就佛菩提道的关联。福报这个名相,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然而若是要叙述其定义,那就得要举例,而由一个事件上的一个外相上来显现、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每个众生都活在自己的业力与业种当中,因为我们每个众生都有第八识如来藏,其实都是生活在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出生了我们的五阴十八界,也就是身心的总和,那我们的色身会长什么样子?也是依照自己往世所累积的业种,或者自己的发愿,来成为是男生还是女生?长得高还是矮,高矮胖瘦、相貌是如何?这都是每个人的基因不同,也就是业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我们都知道,大乘菩萨的入道之门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之后,才能进入大乘佛法的修道之门,也才能开始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然而在求明心见性之前,除了必须建立正确的佛法与禅法修证知见以外,还要锻炼参禅所应该具备的功夫,以及具有简择真正善知识的能力,并且还要培植福德筹集见道资粮。也许有人会问说:要求大乘见道明心见性,为什么一定要培植福德资粮呢?各位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种福田目录一、福田简述二、福田种类1、报恩田2、功德田3、贫穷田三、种福田应以智慧为先导(一)种福田要做到三净1、物净2、心净3、福田净(二)种福田应如法回向(三)种福田同时要严防损福(四)种福田同时要注重修慧一、福田简述田是生长的意思,如同田地下种及耕耘以后,未来就会出生果实;福田即为可生福德之田,被下了善业种子以后,未来世会出生可爱的果报,所以未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根本不计较众生会不会对他有所回报,因为在利乐众生时,菩萨自己的道业就成长了,所以他从来不计较众生有无回报。菩萨不作此想:我帮你开悟,你得要恭敬我、回报我。也没有起过一个念头:我帮你断了三缚结,证得声闻初果了,这是你以前绝对想不到的,所以你得要供养我。菩萨心中没有这种想法。因为菩萨自有福德庄严,并不需要供养他。菩萨更有智慧庄严,不会这样想:我利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须陀洹人呢,胜于一切外道异见;须陀洹人就是解脱道中断我见的初果人,他所得的这种福德,胜于一切不同见解的外道他断欲证得禅定所得的天福的这种福德。为什么呢?因为断我见的初果人,他已经有一分这种解脱的功德受用了;他这个是顺于第一义谛的善法,这样的善法它是清净解脱的,清净解脱的当然是胜于一切系缚在世间的善法。因为一切外道所修的这个禅定天福,它还是系于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0,b9-10)平实导师说,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修百福久了、习惯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的,也不会谄媚和嫉妒别人,甚至别人一提到他就会觉得他是位大菩萨!因此他的修行是没有恶缘的,道业进展将会神速。当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每一个大人相要能够的时候,事实上要有百福庄严;也就是说每一个相要有百福庄严,才能够最后成就菩萨的身力,来使得菩萨所显现的三十二大人相能够异于转轮圣王,乃至超越转轮圣王。因为转轮圣王也有三十二大人相,可是菩萨最后成就佛果,所成就的三十二大人相是超越转轮圣王,而菩萨之所以能够成就超越转轮圣王的三十二大人相,就是因为有百福庄严。那什么是百福庄严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信有体呢?也就是说对于这个法本身是真实可证要信受。什么是真实可证呢?也就是说,不管是解脱道或者是佛菩提道,所证的法一定是真实而不是虚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要知道说五阴十八界本身是藉因藉缘而出生的,不是真实的,你要去求证解脱道的话,那么所证的一定是真实。也就是说,你对于生灭法本身已经如实了知了,既然它是生灭法,它就不是真实法;那你证的解脱道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即三世一切如来最殊胜的各种菩提行愿,普贤菩萨皆全部供养,并修行而成就,以此供养成就之菩提行而得证悟菩提。所以广结善缘培植福德非常重要。因此菩萨应常摄取十善业道并全部回向道种智及一切智。当我们福德因缘足够,善缘也充分时,即可获得真善知识,而帮助我们走向禅法修行之正确道路,今生必定可以克期取证,不虚此行。(原标题:培植福德广结善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春秋时代的齐国有一个富有人家在布施饮食给飢饿的穷人们,他有一次要布施饮食给一个人,但是他布施时对那个人的口气很不好,说:「喂!拿去吃吧!」对方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