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真正的佛法是含摄三乘菩提的,不仅是只有声闻阿罗汉道,还有缘觉的辟支佛道,甚至菩萨三大无量数劫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实证的这些,都是成佛之道过程当中所需要实证、所需要实修的部分。所以说佛法是一个具足的、是一个真实了义而且是究竟的,不仅可以实证、而且也可以现前观察乃至可以具足的成就。在这个基础上,所以佛说众生都是平等的,原因是在这里 三摩地

2018-07-22

无量劫来的冤亲债主在等着看我等忏悔的诚意,而于道业精进就是诚意最好的体现,是故应精进;为怕诸佛菩萨及龙天对我等失望,是故应精进;佛门外道猖獗,世尊命如悬丝,大善知识应运兴世,有志者皆不应置身事外,是故应精进;悲心特重之圣位菩萨出世,将佛法阐释到200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明白,一切久学菩萨读之无不欢欣鼓舞,皆万劫难遇的超劫精进机会就在今生,是故应精进;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陀对人天乘根器的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这里面就包括了布施的法,持戒的法,以及修种种十善法道。其实只有佛法才能让人永远生于人间天上,因为持戒才能保有人格——做人的格;加修十善以及大布施,才有生人生天的福。但是,天人总有天福享尽的一天,那时寿终正寝返堕恶道,继续轮回受苦,总不是究竟解脱的办法,在佛经中就可以看到某天人因为某因缘突 三摩地

2018-07-22

最近笔者曾听到某些慈善团体,经常定期发动会员募捐,然后到慈善机关布施,每次布施的金额都非常庞大,动辄数百万元,这种热心行善的精神非常令人敬佩,然而非常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团体的一些负责人却认为他们长期行大善的结果,上天必将赐给他们一笔数千万的大财富,因此经常都在求神赐明牌和找明牌,并且鼓励他们的会员踊跃签大家乐和彩,以便接受这些财富后用来建道场,直到 三摩地

2018-07-22

《六度集经》里面说到:世尊过去世为菩萨的时候,曾经是一位善于理财的长者,喜欢救济贫困、布施众生。有一次一位好友过世,好友的儿子放荡,败光了爸爸所留下来的家产;于是长者自己就拿出黄金千两给这个败家的儿子,教诲他说:理财啊!当以正道为先,你要走正路,未来的福报才能无穷。好友的儿子表面上虽然恭敬的说:我一定遵守伯父的教诲。但是一转身又挥霍如故,把这个千两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还有五个项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学。所以,从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来就是我们所该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义。接下来,以法为师。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慧为先,以智慧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一位有情他具足了人天善法,能够孝养父母,无论是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或是房舍、财宝,他都能够尽心地供养,并且还能够经常地恭敬、礼拜、尊重、赞叹;除此之外,也同样能够奉事师长,除了四事供养之外,也能尊重赞叹恭敬礼拜,并且奉行师长良善的教导;对于妻子、儿女、眷属也能够供给衣服、饮食等等,以及打扮庄严的饰品;如果遇到善知识善友的话,也能够随分随力的布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五好!佛说:譬如为了活命而去耕田农作,随着所种下的种子,将来会获得果实,施主布施了以后,就会随着他的布施而获得福报。就好像接受布施的人,能够得到寿命、气力、体力、安隐、辩才,那么最初的施主,当然也可以获得这五种果报的。布施给不同的众生,会有着不同的果报。佛陀举例说,如果是布施给畜生,将来可以获得百倍果报;如果是布施给破戒的修 三摩地

2018-07-22

第十一个就是你能够以平等心行广大的布施,你能够恭敬的供养发菩提心的人或者修学三乘菩提的人,也能够恭敬一切的天人,这是最吉祥的。第十二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离开种种的贪欲,然后你发现自己有种种的瞋恚、懊恼的心,或者是无明习起来的时候,你能够看到它,乃至于能够改掉它,这是最吉祥的。第十三个最吉祥的,就是于法上无益的事情,你能够弃舍,你能够依著真正修道的法 三摩地

2018-07-22

又如有人布施,但是他没有办法以智慧去观照,所以他种的不是福田,种的反而是毒田。他布施的对象是破坏佛法,是毁谤大乘,是毁谤三宝,是以邪法误导众生的,结果,未来世不但不能得到庄严的果报,反而是成就了不善共业的果报,进向不可爱的三涂。因此我们在行六度的时候,身口意作业的时候,一定要用智慧去观察,注意戒行,以福德和智慧共行,才能够有清净的庄严。所以诸佛的庄 三摩地

2018-07-22

那第四呢,就是念施,念布施有大的功德,除了能够消除我们悭贪的这个心之外呢,依着布施也能够摄受众生。第五是要念戒,念戒--念着佛所施设的这些禁戒,然后来除断我们种种的恶习,这样子就不会有种种的烦恼。还有第六要念天,念天就是要念诸天的功德。所谓天有四种:生天、世间天、出世间天、第一义天。生天就是三界诸天,依着福报生到三界诸天。那么世间天当然指的就是世间,在这个人间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的原理来说,如果田胜,那么果报就殊胜,诸佛这方福田如何殊胜呢?契经说:诸佛十号具足。也就是诸佛都有十种功德名号,具足这十种功德才能称为佛。如果对这十种功德名号有详细的了知,对佛就会产生殷重的恭敬心,就会生起十种随念功德,只要一想到佛,就记得有这十种功德;以后若听到有人自称什么法王、什么,您都可以用这十号去检验,看他是否有成佛的本质,这样就不会 三摩地

2018-07-22

恶业的罪报如此,布施的福报也一样在来生,要等因缘成熟才受报。像《毘耶娑问经》中世尊开示: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譬如树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细,种之在地则不可见,至树生时方乃可见。施主施福亦复如是,和合熟时乃得果报。(《毘耶娑问经》卷1)必须等到尼拘陀树种子消失,新树才显现出来。布施的福报也是一样,必须今生舍报——五蕴 三摩地

2018-07-22

接下来要让自己有能力能够进入修学般若空,这个能力就是要能够,第一个要修学布施、要供养三宝,然后要能够去行布施利益众生,让众生能够接着一样能够接触、能够修学;接下来当然最重要就是要受菩萨戒,因为没有一位菩萨不受菩萨戒的。就像佛陀说:没有一位菩萨不入六入法门的。所以了一法修一法,当然就要修学菩萨戒。那么修一法灭一法最重要就是,既然修了这个五蕴空相的法就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像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以及有些一神教,也劝导人要遵守人伦、三纲五常,说行善布施可以生天等等。这些虽然所说的是有漏善法,是属于上面所说的第一种执着邪因邪果的外道法,但是,只要没有假冒是无漏的佛教,基本上我们也都是给予赞叹的。只是当这些人的善根福德因缘成熟的时候,为了让他们能够了解现在所修学的还不是究竟无漏的善法,还有更上层而且更究竟的法道可以修学 三摩地

2018-07-22

那有关于说夜叉的种类呢,在《大智度论》里面就举岀了三种夜叉:第一个叫作地行夜叉,那地行夜叉他可以得到种种欢乐,但是因为他过去世只有修行布施,所以他不能飞行;第二种叫作虚空夜叉,或者说叫作空行夜叉,这是具有大力的,他是很勇健的,他行走如风,而他爲什么能飞呢?因为他过去世有布施车马的缘故,所以他能够飞行;第三个叫作宫殿飞行夜叉,有时候叫作天夜叉,他本身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为什么佛要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也就是说要让众生知道布施、持戒还有生天的因果。这些世间善法跟儒家还有跟道家所说的法有没有一样?有!这一部分有相通的部分。所以说释儒道三家,所说的说法有没有一样?部分一样!也就是说,部分的世间善法、部分的人天善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劝人为善。但是能不能够说:佛教所说的,跟儒家跟道家说的都是一样,反正大家都只是劝人为 三摩地

2018-07-22

另外,从菩萨六度来看,菩萨六度里面的话,布施也只不过是六度里面的其中一度而已,其他还有五个项目需要好好的去修学。所以,从此就可以看到,行善本来就是我们所该做的,但行善是不足以完全代表佛教的教义。接下来,以法为师。我们就要跟各位提到是,我们希望大家以智慧为先,以智慧为先,依法不依人。也就是,今天不管您所亲近的师父,不管他的名声有多大,或者您对他有多么 三摩地

2018-07-22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讲记:「我释迦如来曾经说一切诸相就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因此就不是众生。须菩提!所有『如来』都是说真话的人、说实相语言的人、说如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个故事里面提到【天帝释覩菩萨慈育群生布施济众,功勋巍巍,德动十方,惧夺己位。】(《六度集经》卷1)这主要是因为在欲界天,都以福德的大小来比高下。我们引一段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中的开示,大家就可以很清楚这里面的道理了:【欲界六天中的威德,主要以福德来衡量比较,福德最大的人就当天主。所以如果有人在人间广修福德,但都不要人家回报,欲界六天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