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第一目世间八正道世间八正道中,正见者,谓信布施、不犯戒、行十善、供养佛菩萨、礼沙门道人、孝顺父母等之一切善法者,后世自得具福。正思维(正志)者,谓念道、不贪、不瞋恚怒、忍辱、不相侵害。正语者,谓不犯妄语、绮语、恶口、两舌之过。正业者,谓不杀、不盗、不淫而行诚信。正命者,于饮食、床卧等生计,以正确方法而求。正精进者,谓正行精进而不厌。正念者,谓念念不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菩萨却没关系,菩萨当面看著,可是心无邪念;当面看著人家女主人时,却仍然是住在涅槃中;人家布施完了,菩萨要为施主祝愿,因此就很欢喜的祝愿,祝愿施主未来世福德无量、菩提早成。这样自然地摄受对方进入佛菩提道,却是心中依止于涅槃境界,无所谓贪染或离染可说。这样才是学佛,而不是像罗汉一般,得要灭了五阴以后才算是住在涅槃中。证道的菩萨学佛时总是学得快快乐乐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中没有说绝对不对某某人忏悔的,因为这样的说法等于是说:我某人绝对不对某某人布施忏悔这样的善法的意思,因为忏悔是善法。后来学佛了,学到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并且学到菩萨所谓的广度一切众生竟然要包括因果上十恶不赦而下地狱的恶劣众生。既然恶劣众生下了地狱,不就应该让这些活该下地狱的众生好好受教训吗?为什么要去救呢?而且又读到地藏王菩萨还是为了地狱众生故现 三摩地

2018-07-22

沙弥回去后就努力修布施、持戒等,并发愿早日能成为龙身。有一天他在绕寺的时候脚下出水,他知道自己来世必当作龙,于是他就投入大池中自尽,因为他的福德很大的缘故,舍寿后生为大龙;于是他就杀了那只当初不让他去龙宫的龙王,还使得池水全都染成血红色。虽然他如愿地成功夺取龙王的宝座,但他这样造了大恶业,将来必定堕入恶道受苦无量,由此可知贪著香味也是会后患无穷的。 三摩地

2018-07-22

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勤加练习与累积。想要亲证无始劫以来自性清淨、不生不灭、出生万法及储存每世所造业行的真心—如来藏,需要将五阴十八界之功能知见了解透彻,且藉由观行勤加练习,当菩萨种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时,即会与如来藏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学 三摩地

2018-07-22

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个想法,他说:实际上,我做人也不是坏人啊,其实我算起来还算是个好人呢!我看到有穷苦的人,我在街头那边就会布施给他一点钱啊!我看到人家很痛苦的时候,我也跟着掉眼泪啊!我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为什么你佛法一定要我来学佛呢?这样的话,听起来好象也有一分道理,但实际上我们检讨来说,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平常对于看不惯的事情,没有办法接受的境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当我们不能万事如意的时候,碰到逆境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那个是众生来跟我们要布施,我们就应该勤苦的去布施。所以,修学佛法之后,有时候会面临到种种的困境;那个困境经常是因为我们有愿要行菩萨的法道,要来布施众生,所以众生来向我们要布施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来行布施。因为我们有种种的资财,有种种的身力,所以我们可以帮助众生,我们有种种的法可以协助众 三摩地

2018-07-22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知道要舍五阴、十八界,可是也很清楚知道外财也要能舍,因为他很清楚的知道凡是布施必获其利;因为善业造了以后,种子都在自己的如来藏中寄存;既然证实如来藏了,就知道所有善恶业种都会寄存在如来藏中,谁也抢不走。既然要世世行菩萨道,总得每一世都有资粮吧!既然要成佛,总得要具足广大福德吧!所以菩萨就舍弃我所。但是能够这样舍弃我所,是从那里来的动力呢?是从智 三摩地

2018-07-22

六度就是把戒、定、慧再细分,变成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为菩萨是想要在人间成就佛道,所以他更需要广大的福德,所以在戒之前他要先布施。......六度是一个很完整的修法,整个大乘佛法,这个六度是一一次第来修习的。但是也可以说,这个六度里面都有互摄,其中大乘佛法最尊贵的就是般若慧。般若慧里面包括两个部分:一个就是解脱道,一个就是佛菩提道;既然是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这样的体认,不仅不敢妄造恶业,更能积极布施、行善、精进修行,因为深信一切的善恶业行,皆有反作用力会回到自己身上,种子都存在自己的真心中而不毁坏或遗失。另外,常怀惭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但善恶标准何在?又如何分辨是非善恶呢?大致来说,社会的规范、国家的律法已为善恶提供了准则,不触犯法律,至少使人在某方面是正确的;佛教也有戒 三摩地

2018-07-22

假设有善友、道友能够明白指出我们的错误,这样我们才有成长的空间!所以假设我们违犯了过失,但别人不敢在我们面前私下指出,而直接举报,这样我们也要感谢对方!因为也许对方不想得罪我们,不想跟我们有正面冲突,想维持好关系,所以才没有私下告知!那假设有一天我们的过失被大众都知道了,这样我们反而更要感谢对方!因为大家就可以来监督我们,是不是还会继续犯这样的过错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的庄严,一是透过布施,二是透过持戒,如是直至般若修慧具足。透过布施行的这个庄严,你可以让其他众生了解到贪欲的过失,可以知道:贪著一些事情,有种种不利于自己未来世的种种果报会发起。所以当这世间上有一些天灾人祸的时候,你就可以在那个团体中来倡导:怎么样去救济、怎么样去赈灾,然后鼓励大家往这个方向来走;然后还可以告诉大家,如何藉由这样的布施功德来回向 三摩地

2018-07-22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今译]如果菩萨心中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进入到暗室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心中不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有双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见种种事物。▲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今译]奉养父亲 三摩地

2018-07-22

从另一方面来看,菩萨道的内涵中必具六度波罗蜜,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的菩萨行,所以真正的学佛、行菩萨道,必然不能偏废任何一度。在此六度中,与福德有直接关系者,即是前三度(布施、持戒、忍辱),而后三度尽管与福德也有关系,但却是以福德作为基础。由此可见,单以福德来衡量学佛的成绩,已然失当,何况是以部分的福德--良好的气质长相--来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时候,婆罗门女看见了这位比丘,心里生起很大的欢喜心,就站起身来双手合掌,以头面顶地礼拜,然后邀请这位比丘进到家里,为他铺上清净的法座,请这位比丘上座;并且取出上好的殊妙花朵,减去本来自己要吃的食物分量,恭敬地奉上布施给比丘。比丘用过饮食之后,就为婆罗门女演说胜妙法,开示教导使得利益与欢喜。这时婆罗门女便发愿说:‘愿我来世能遭逢值遇贤圣之人 三摩地

2018-07-22

而这三者中的法施,假如更能够布施了义法,更为胜妙,因为这是能够引导学人进入三乘菩提的。因为持戒的缘故,就有不侵犯众生的止过;然后进一步又去利乐众生,成就众生的善净业,这就有扬善的成分;未来世可生人天尊贵,自然可以脱离三恶道。当然,也可以用自己持戒的功德福德,也转教众生来持戒,而同时可以免除三恶道之苦。因为忍辱的缘故,自己除掉了瞋恚之毒,也同时教令有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持五戒会有福德呢?佛在这里说明这个道理:持戒也是一种布施,持戒就叫做无畏布施。佛说未来世娑婆世界南阎浮提洲的人们,寿命可以活到八万四千岁,身长可以高大到八丈。为什么众生可以身长八丈?当然得要有许多福德才能身长八丈,并且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现在如果有人活到一百多岁,就说是人瑞了;彭祖活了七八百岁,大家欣羡的不得了!可是人寿八万四千岁,比彭祖活更 三摩地

2018-07-22

人、天善法,是教导众生持五戒、行十善业,譬如慈济之布施、行善,未来世可得人天善报,然此皆为欲界轮回生死之法,并非究竟,故非第一义法;二乘相空之法,乃是从究竟佛法中析出之方便说,以度畏惧生死速求解脱之人,令其此生或近世得证解脱,得证有余、无余涅盘,以此化城引此心小慧劣之人,增其信心,期能发菩提愿,回入大乘成佛之道。如是二乘涅盘证已,亦回心大乘者,即不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众生的世界就是存有严重的「面子问题」,所以在不离生活的佛法中,佛法也教育着佛子们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法与众生相处,要开口常说爱语利乐众生;但是当别人不如是对我们时,就要好自思惟到底「面子」是何物?它是真常的吗?如果所看到的脸色是「常而不会改变的」,那么这辈子每个人都只有一种脸色给人家看,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啊!就是说「脸色面子」是不固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