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何况大部分的亡者,实际上他的眷属都跟他非常地要好,都很难过;但只是难过并没有办法令亡者来利益,所以应当来遵照《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的,这四十九天之内尽量能够茹素,尽量能够来供养、布施,尽量来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念佛菩萨的圣号;用这样的功德以及善因缘来回向,然后让亡者能够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这样亡者就可以离开这样的恶道。所以这个法既然几乎是人间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菩提的修行,十信位进入初住位之后,要修学第一度就是布施度,二住位修学持戒度,乃至在六住位要熏习般若波罗蜜!终于明心开悟了,般若正观现前,亲证了法界的实相,这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菩萨在七住位所证得的智慧,就称为般若总相智,又称为根本无分别智。然后次第进修,在十住位时可以眼见佛性(成就如幻观),这样十住位的修行,就称为习种性的菩萨!表示说这位菩萨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长养心:心内流出一切诸法,无论念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波罗蜜,都如幻化,此属假观。十金刚心:不出不入,又出又入,即不生不灭真如法界,坚如金刚,此属中观。菩萨教人先修空观,次修假观,后修中观。三谛理显,是为次第法用。十)菩萨十地: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这段的意思是说:当六住位的菩萨,在前五住位已经修学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五波罗蜜之后,进入到六住位,主修般若波罗蜜,再加上蕴处界的观行之后,当因缘成熟忽然之间一念相应,找到自心如来第八识真如实相,所以正观现在前;再加上诸佛菩萨以及善知识的护念加持之下,能够如实地转依真实心,这时就能够升进到第七住位;因为是亲证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这都是习种性的人。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炼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盘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不是真修,是修看看!结果终于来到同修会,亲教师开始传授无相念佛的法门,接着说到布施,又说持戒。可是他听到布施度时,心中生起烦恼了!因为:我口袋里有钱很好,为什么叫我拿出来利益别人?第一度他就通不过了,这就是乐处于无明的人。修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六度具足,缺了一度就不行,而且有次第性,后面也会说到次第性: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六度有次第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藏密所说「喜金刚的大贪是方便大乐」,正是此贪习交计之恶习,死后必下地狱;若是在家人,生前曾大力布施而有广大福德,则死后先生魔天,然后下堕地狱。三、慢习交凌:逞口舌之快相互对恃,如同一个人的口舌相互品味,于是有水的发起,奔流不息;众生之间慢习相鼓而起,是故地狱中便有血河、灰河、热沙、毒海、融铜灌吞等事感应而生。此为忝居上位而慢心严重之人必须注意的: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修善时,就是等于除了刚刚的欲施、供养三宝、坐禅,还有读经、供养父母其他的善事,都可以把它归类于这里的修善;当然也包括了六度里面布施之外的持戒、忍辱、精进,乃至修学般若。若修善时是修集福德,乃至修除性障。“若读经时”,当然很清楚的这就是在从我们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深入于佛菩萨所留下来给我们的经论,依之于思惟之后,再如之而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不是真修,是修看看!结果终于来到同修会,亲教师开始传授无相念佛的法门,接着说到布施,又说持戒。可是他听到布施度时,心中生起烦恼了!因为:我口袋里有钱很好,为什么叫我拿出来利益别人?第一度他就通不过了,这就是乐处于无明的人。修菩萨道的人一定要六度具足,缺了一度就不行,而且有次第性,后面也会说到次第性:布施是持戒的基础,持戒是忍辱的基础,六度有次第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在家中对父母恶行恶状、粗言恶口,而说这个人可以当菩萨,世间没有这种事情;就好像克扣父母的供养去外面布施,佛说这是假名布施。孝养父母是人伦的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才算是具备修菩萨行的资格;可是佛法的实证毕竟才是重要的,想当实义菩萨的人当然要把供养师长放在第一位。有了父母才能有这个色身来修菩萨行,我们欠恩于父母,要懂得报恩;可是师长教导你出离生死乃至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精进波罗蜜就是到一个阶段上,菩萨就知道经过了十住位,经过了十行位、十回向位,不断地修学以后,他就能够将这身命财都可以作种种的布施,不再吝惜。而且他在入地以后,会起不可思议的精进法,所以就会顺着佛法的安排来成就这个佛道。 而我们三贤位的菩萨要如何能够修学呢?经典上也是勉励我们,我们不应该贪爱自己的身命,应当去想:自己如何威仪能够如法,然后在四威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十信位之修证,虽说是学佛的初级阶段,也不是容易修的!2、十住位之修证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七住位的修证即大乘佛法的见道——证得第八识阿赖耶识。七住位的修行非常重要,因为七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在初住位开始布施,乃至六住后转入七住,透过参禅的方式而明心见性,成为明心的菩萨,亦名七住菩萨。正如《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所说:【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也就是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有许多的人,他们以为只要不断的行善布施,不断地去慈济众生、利乐有情,甚至于办学校,或者是举办各种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乃至于也有人认为修学种种神通有为诸法等等,都是“在作佛法的修行”;甚至于也有许多人会误以为,要修学禅定只要打坐、不停的打坐,这样就可以获得解脱,可以出离三界的生死。但是事实上,声闻菩提和缘觉菩提的解脱道,都是由于声闻的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欲天的业因,共同者是行十善业、守戒、布施。《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级而有上下天之别。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初住开始布施,二住持戒乃至五住修禅定,于五住位转入六住位;于六住位修般若,建立佛法的正知见——所谓的五蕴十八界虚妄,有一真实心不虚妄,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等等,于六住位熏习后转入七住;依照善知识所教导的参禅正知见去参禅,于因缘成熟时,破参明心找到了第八识,发起了般若的智慧,以及依第八识的立场来观待蕴处界虚妄,再加上善知识摄受,七住,转入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欲天的业因,共同者是行十善业、守戒、布施。《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依所修十善的品级而有上下天之别。其次是不同程度地节欲禁欲,如《楞严经》卷八说,人若未能离妻妾恩爱,只是“于邪淫中心不流逸”一点也不想有婚外性关系,则能生四王天;“于已妻房淫爱微薄,于净居时,不得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住位之修证初住位修集布施福德。二住位修诸戒法戒相,坚持不犯。三住位中修忍辱行,于“众生忍”而修集资粮。四住位于布施持戒忍辱益加精进不止。五住位略修禅定及禅定知见。六住位现观六根六识六尘虚妄而断我见。七住位的修证即禅宗之开悟明心,证得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之真实心——如来藏。禅宗之开悟明心,往往不用语言文字,学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食吐鬼这种鬼前生为妇人,丈夫劝她要布施,她虽积蓄了很多钱财,却非常吝啬,骗丈夫说没钱布施。因此成饿鬼后,经常吃别人呕吐出来的东西。四、食粪鬼这种鬼前世经常欺骗丈夫,自己有饮食,而嫌恶丈夫,不给丈夫饮食。因此成饿鬼之后,经常吃大便。五、食火鬼这种鬼前世不给人粮食,让人活活饿死。因此成饿鬼之后,经常被火焚烧,因而受到号叫饥渴的痛苦。六、食气鬼这种鬼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