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若是菩萨悟已,多十百生乘愿护法弘法者,世世悟已即能自修自证唯识种智正理,佛恩所加,欲至三地不难,由是可知唯识宗义在佛法中之地位极为重要。如是宗义应普遍存在于各宗各派证悟者中,不应偏废,不应否定唯识正义;何况言语谤之不足,继以书论而否定如印顺法师者?非真佛法中之「法师」也!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原标题:法相唯识宗在佛法中之定位) | admin 2018-07-22 |
![]() |
马鸣菩萨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处弘法化众,提倡大乘经教,并以佛法教义融入诗词歌赋,教化世人,感人至深,因此声名远播,风靡全印度,盛极一时。其时,北印度小月氏族(Getac)崛起,月氏国王迦腻色迦(Kanishka)建立健陀罗国贵霜王朝,征服四方,终于兴兵入侵中印度摩揭陀国。摩揭陀国战败,以至求和,须付出赔款三亿金,作为撤兵条件。但摩揭陀国王无力支付,迦腻色迦王对他 | admin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在吉藏法师的一生弘法的期间,他受到了后来的隋唐两代的皇室的供养支持,所以让他可以专心的去着书开演,并且他所全力开演的范围,都是集中在三论的部分。也因为他的原因,所以把三论宗的学说系统化,并且推到了时代的高峰,所以当时三论宗是一个非常显赫的宗派。吉藏之后,三论宗也有所变化了。他的弟子慧灌后来就把三论宗传到日本,慧灌是朝鲜跟现在的日本的三论宗 | admin 2018-07-22 |
![]() |
”鸠摩罗什菩萨一生弘法行化的“背后故事”其实就是这样。本篇主要是参考梁建初寺沙门“释僧佑”所撰《出三藏记集》〈上卷第十三‘安世高传第一,支谶传第二’,中卷第十四‘鸠摩罗什传第一’〉来介绍:这位伟大的万世译经师──“鸠摩罗什菩萨”,最后成为姚秦的“三藏法师”,传承了“如来藏法&rdquo | admin 2018-07-22 |
![]() |
第四天是兜率陀天,分为内院和外院,内院由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弥勒菩萨将来会由兜率陀天下生人间而成佛。第五天是化乐天。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从此以下乃至人间,总名为欲界。所谓欲界,是说这一界的有情,各分为男女两性,有男女欲,所以名为欲界世间。欲界之上名为色界,共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四天,四禅之上有五不还天,是三果及初地圣人舍报往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帮助菩萨们能够器官捐赠遗爱人间的大悲愿,我们特别利用这次电视弘法的因缘,要为大家阐述器官捐赠的意涵;内容包括了脑死的定义、佛法中对死亡的定义、死亡的过程中阴身的生起,以及作器官捐赠时,应该注意的自我保护措施等,使得已经签下器官捐赠,或者想要了解器官捐赠的菩萨们,能够在生前如实了知自己未来舍报的过程,并且也能妥善交代各种应该注意的保护措施,做好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还没有看过但有兴趣的菩萨,也可以连上“佛教正觉同修会”的网站,点选“正觉教团电视弘法”第一季到第四季的节目观看,就会有比较清楚的概念了。现在我们再来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菩提”。严格来说,应该是能够让人成就佛道的法,才能够称为佛法;所以本来应该就只有唯一佛乘,也就是成佛之道;而所证的菩提,应该也就只有佛菩提这一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福德不足,那后面的三个条件都不用再看了;因为福德不足的人,他甚至遇不到佛、遇不到住世、遇不到真正的善知识出世弘法。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福德因缘差,那就一定不可能断结而证果,最多只是修学一些未来生的福报罢了。第二个条件是定力,一个佛如果心乱乱的,自己都克制不了自己的心,在那边胡思乱想,那就不会有多余的心思去思惟法义,没有多余的心思去用功。我们的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各位佛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若我们怀揣著我见,以我见为主导的思想在积累福德,那又如何让这份福德成为我们求道的增上缘呢?道是什么?我们在自我的指引下又去向何方?譬如在做护持工作时,想著我又积累多少功德,我又出了多少钱,我今天又帮助几个人,我这个月把书又送给多少人,这些人都因我而接触,他们都是我度化的,我希望自己的团体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我做了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依据三乘经典可以看见,佛陀尚未出世弘法的时候,世间就已经有修行人知道有涅槃、阿罗汉等,但是无论再怎么修,根本没有办法真正的出离三界,进入涅槃,得到阿罗汉果;一直要到佛陀示现八相成道,以五时三教三转法轮,这时候世间众生才能够得到真实的依止而实证解脱,或者进入到大乘佛菩提道当中来修学成佛之道。而这些能够一接触佛法就信受奉行的人,虽然之前仍然是外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且,佛陀也不像是现在有一些人讲的,有一些人认为佛陀只不过是历史上的一个伟人,祂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诞生,后来出来弘法之后,然后八十几年之后就入于涅槃了,就圆寂了;但实际上,佛也不像这些人所想的,只是一个平凡的世间的圣贤而已。实际上,佛陀的报身现在还常住色究竟天,继续的利乐十方的地上菩萨;佛陀的报身也是常常会在诸界现身,来利益十方的有情众生,所以这个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涅槃七百年后,印度大乘论师龙树菩萨出世弘法,因其行解证悟殊胜,受龙王礼请,在进龙宫说法时,菩萨见到《龙藏》,其中这部《楞严经》菩萨披阅之后,觉得可以利益世间众生。于是回来后,诵写出来,被当时印度的国王奉为国宝珍藏且禁止外传。《楞严经》尚未传到中国之时,就已久负盛名了。公元580年有印度的僧人来到中国,拜访智者大师,谈到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因为成佛之道的历程甚多、甚为复杂,所以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祂采用渐进式的说法,由浅入深顺序地引导,渐渐地修证、增上,所以施设了三转法轮的五时三教弘法方式。也就是世尊成佛之后,祂先在天界一一地说的成佛之道,一天一天的讲下来,主要是以《华严经》为主,在这一段时期就叫作华严时。当佛回到人间之后,在鹿野苑找回了曾经跟随祂的五比丘,开始为他们说法,也建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这个就是说,正法团体要维持正常的运作,它必须有一定的规矩;如果不订这个规矩,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那同修会就乱七八糟了,还能弘法吗?不如解散了,各人自己去弘法好了,不需要同修会存在了。所以这个请大家要注意。如果说这样的规矩定下来,你们少数人不能认同而想要废掉的话,那等于说要让大家自由发展,可是这样同修会就乱掉了。每一个寺院都有很严格的规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很多世间人,他们在世俗法中希望事业成功,但是所作所为却都是会导致他的事业失败;在佛法中也一样,想要成就自己的道业,就不能心生颠倒;如果心生颠倒,所作的事与业都会使他在佛法修证上不能得力,乃至产生无量世的灾害,所以在佛法中特别不可心生颠倒而做弘法等事。不过这事真的很困难,因为众生没有能力去判断真实与颠倒,所以很多人在积非成是的状况下,众口铄金而继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如同经中的开示:我们千万不要辜负了自己过去世累积的善业与福德,一定要信受正法,尤其在有大善知识住世弘法的时代,一定要把握持戒修法的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也要了解生生世世以来,常常受到诸佛菩萨的慈悲摄受与护念,如果自己不精进修行,反而毁戒作恶,怎么会不感到亏欠诸佛菩萨的无量恩德与苦心;因此,想到这里,修行人也更加能够于戒法精进不懈,这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众若不信,那么,请以此试问:有什么经典可以贬如来而尊咒语?有什么咒语的威德力可超胜于究竟佛?有什么咒语能令出家法师娶妻生子、破邪淫戒而自以为无罪?若依正统佛法,则诸佛如来无上正等正觉,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所不知,乃至无量陀罗尼亦皆晓了!岂可任由喇嘛教外道,伪造邪淫法之六字(假言)阴咒而贬低如来智慧?检视一位弘法者是否为恶知识,可检察他弘法的内容是否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欲界六天的兜率天,分为内、外二院;外院为天人所居,内院现正由最后身菩萨——弥勒菩萨住持弘法,将来弥勒菩萨会由内院下生人间成佛。所谓的色界,是指位于欲界天之上无色界之下的天人及其生活的器世间,包括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色界超越欲界,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没有男女之分,故无淫欲;且一直处于禅定之中,能以禅悦为食,故亦没有欲界的睡眠、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很多世间人,他们在世俗法中希望事业成功,但是所作所为却都是会导致他的事业失败;在佛法中也一样,想要成就自己的道业,就不能心生颠倒;如果心生颠倒,所作的事与业都会使他在佛法修证上不能得力,乃至产生无量世的灾害,所以在佛法中特别不可心生颠倒而做弘法等事。不过这事真的很困难,因为众生没有能力去判断真实与颠倒,所以很多人在积非成是的状况下,众口铄金而继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三十年来的佛教界大法师们,不都是这么说的吗?有谁胆敢出面说他已开悟,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当初李元松老师刚出来弘法时,也是被人家攻击到体无完肤;总算他有一些手腕,渐渐获得一些认同,虽然后来也证实他的开悟是假的。我们刚出来弘法也是一样,我们都不说别人错悟,别人却先骂我们,所以我们只好回应,就一本又一本的出书,走上了法义辨正的不归路。俗语说:一不作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