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这些状况都会落入断见或常见一边,古时安慧论师及其徒弟般若趜多,就是其中之一。《识蕴真义》这一本书,正是因为安慧师徒误解佛所说五蕴法,更将出生万法的真实心如来藏摄属在根尘触才出现的识蕴中,认为阿赖耶识也和识蕴一样,是有生有灭的法;如此违背佛语经教之意,不仅自己邪见害己修行不果,也误导了信受其法与追随其修学之人----杀人一命只害一世,邪见误人却是无量世。 | admin 2020-02-18 |
![]() |
观其最主要的原因,乃是广大的佛弟子于佛法真实义无法如实了知所导致。学人除了普遍地不如实知三乘菩提之内涵与差别外,对二乘菩提解脱道亦多所误解,更少有人能知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遑论要亲证实相心成为七住位之真实义菩萨了。此七住位菩萨证得般若总相智后,仍须亲随真善知识修学,历经三贤位之别相智,以及入地后道种智的修证;如是次第进修令道种智修 | admin 2020-02-18 |
![]() |
佛门四众弟子于初转法轮证得解脱果已,世尊复为宣说佛菩提道之般若实相智慧,遂有般若诸经之宣说实相心。佛弟子证得如来藏已,依此实相心作诸中道之观行,即得渐次发起般若实相之智慧,此为第二转法轮般若实相正理。佛陀为令四众弟子继续迈向成佛之道,于四众弟子所证般若实相智慧之基础上,更益以一切种智——宣说八识心王诸法,示以成就一切种智修行之道;所谓十地 | admin 2020-02-18 |
![]() |
多闻圣弟子不作此念:是我、是我所,我是彼所。……诸贤!云何水界?诸贤!谓水界有二:有内水界,有外水界。诸贤!云何内水界?谓内身中,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此为云何?谓脑髓、眼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如是比,此身中,余在内所摄水、水性润,内之所受;诸贤!是谓内水界。诸贤!外水界者,谓大是、净是、不憎恶是。诸贤! | admin 2020-02-18 |
![]() |
比丘!我已为汝说痈、说痈本;如尊师所为弟子起大慈哀、怜念愍伤,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者,我今已作。汝等亦当复自作:至无事处山林树下、空安静处,宴坐思惟,勿得放逸;勤加精进,莫令后悔。此是我之教敕,是我训诲。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中阿含经》卷28《优陀罗经》)白话语译如下:【我亲自听闻到这样的开示那个时候,佛陀于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 | admin 2020-02-18 |
![]() |
复问曰:贤圣!云何无身见耶?法乐比丘尼答曰:多闻圣弟子见善知识、知圣法、善御圣法;彼不见色是神,不见神有色;不见神中有色,不见色中有神也!不见觉、想、行、识是神,不见神有识;不见神中有识,不见识中有神也!是谓无身见也!毗舍佉优婆夷闻已,叹曰:善哉!善哉!贤圣!毗舍佉优婆夷叹已,欢喜奉行。复问曰:贤圣!云何灭自身耶?法乐比丘尼答曰:色盛阴,断无余;舍 | admin 2020-02-18 |
![]() |
在《长阿含经》卷20中有一段佛陀主动对弟子们的开示,佛陀说:【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他造了十恶业,甚至有种种的邪见颠倒,但是不论这些人有多少,或有一百人或是有一千人,这些 | admin 2020-02-18 |
![]() |
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毘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 | admin 2020-02-18 |
![]() |
又唯恐世人迷惑于六识,玄奘大师以地上菩萨的深妙智慧造《八识规矩颂》,将八识依特性之不同分成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四类概括成颂,以利益后世广大佛弟子。---------------------------------------中文名八识外文名Eightconsciousness性质佛法基本正见---------------------------------------目录1前六识2第七识意根3第八识如来藏4彼此配合5佛理深析6结语-------- | admin 2020-02-18 |
![]() |
[5]以诸佛经为证: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因如来藏故,诸佛不食肉耶?」佛言:「如是,一切众生无始生死丶生生轮转,无非父母兄弟姊妹,犹如伎儿变易无常;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复次,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界丶我界,即是一界;所宅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第四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丶不善因,能遍兴造一 | admin 2020-02-18 |
![]() |
(《杂阿含经》卷3)解释如下:所以,多闻圣弟子看见种种的色法,譬如已经过去的色法、未来会出现的色法、现前的色法、五脏六腑等内色、山河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细的色法、美好的色法、丑陋的色法、比较远的色法、眼前的色法,这些种种的色法本身都是生灭法,不是真实法,所以不是真实我;但是也不异于真实我;色法与真实我两者和合运作,所以不相在。色法既如是,受、 | admin 2020-02-18 |
![]() |
有很多佛弟子们对于这段经文产生疑惑,因为他们知道诸法本来就是有生有灭、有垢有净、有增有减的法,怎么会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呢?譬如一个人在母胎为胎儿,出生为婴儿,慢慢长大成青少年、成年、中年、老年,最后死亡。不都是有所生、有所灭吗?又譬如意识,有时烦恼少一点,意识变得比较清净;有时因为烦恼增加,意识变成比较染污,怎么可能是不垢不净呢?又譬如 | admin 2020-02-18 |
![]() |
身为佛弟子们当然要相信佛语开示,不是吗?如果不相信佛语开示,还算是佛弟子吗?既然佛弟子相信佛语不虚妄,般若波罗蜜多咒当然能除一切苦而且真实不虚。为什么?最主要原因,是菩萨亲证《心经》所说一切有情真心之所在,并依此无智亦无得的体性修行,最后能除众生种种苦而真实不虚妄。所以,佛最后才为大众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那就是:揭谛揭谛,波罗揭 | admin 2020-02-18 |
![]() |
那么请问您:佛说法四十九年是在说什么?拈花微笑的公案又在说什么?历代祖师的公案又是在讲什么?真的无可说吗?只有尚未开悟的阿师,怕徒弟们问他有没有开悟,才会说是无可说、不能说;那是不懂装懂,让您以为他真的是懂,只是笼罩您罢了!要是真悟的禅师,必有为您处,决定不会说:禅悟不可以说出来,禅悟说不出来。佛菩提道的第一步就是明心,明心开悟就是证得第八识如来藏 | admin 2020-02-18 |
![]() |
在经中佛陀经常教导佛弟子们要依义不依语,也就是要依于这个法无能说所说的义理,而不是要依于这个语言,这个语言本身在指向那个义理,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法身界祂离语言文字,虽然不能用文字将祂显示出来,但是实证法身如来藏的佛菩萨,却可以用文字将祂的法相描述出来,让菩萨建立正知见,并在亲证以后随着知见而观察验证,那么这样的正知见就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这正知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舍利弗反问说: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多闻的圣弟子都不许把五阴中的某一法认作是真实不坏我,但也不许把五阴认作与真实我本识无关,外于真我之法,也不许把五阴与自心如来混合为同一法。因为五阴若无常、苦,是变易法。所以漏尽阿罗汉舍寿时,灭了无常、苦、变易的五阴以后,阿罗汉们的真我本识离万法而独存,是真实而非断灭空,非一切法空,所以不许焰摩迦 | admin 2020-02-18 |
![]() |
佛告仙尼:我诸弟子闻我所说,不能全部理解我所说的法义,但因为正法是无间断而且平等的法,而他们所证的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由于他们所证的法不是无间断而平等的,我慢就不能断除,我慢不能断除的缘故,弃舍这个五阴以后,与前世的五阴一样相续的五阴,又再度出生,由于这个缘故,仙尼!我就记说,这些弟子们身坏命终以后,往生到各个不同的处所。为什么这样记说呢?都是因为 | admin 2020-02-18 |
![]() |
第一、世间三昧:一般是指四禅八定的修证,是佛弟子所修,但也通于外道修。在四禅八定的修证过程中,意识所缘的定境法尘是没有语言、文字、音声、形相、符号等,是无相的;甚至于在二禅等至位以上,前五识已舍,于五尘境界都无觉无观,只有意识安住于定境中的法尘,所以不著五尘境界相。至于其中定境止观所观的影相,是如来藏所生的定境法尘,藉由不断降伏无始劫以来意根作意攀 | admin 2020-02-18 |
![]() |
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弟子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无余涅槃,实是无想定。人间证得无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人死。佛说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 | admin 2020-02-18 |
![]() |
凡夫们的佛弟子入于禅定之中,由于不解三乘菩提的缘故,仅能断除意识心我见,而无法断除身见;因为害怕断灭,所以不舍色界天身,因此就以断灭觉知心我作为涅槃;于是就在四禅位中灭除了觉知心我,在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是入了无余涅槃,然而实际上却是入了无想定。同样的,在人间证得无想定的外道也是一样,以这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死人的状态,以为是入涅槃,然而实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