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果有旁人在场,而场所或时机不对,也可以在心里默念回向;甚至于只要心里闪过一丝的回向的念头,也会有回向的效果出现;因为回向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是由于如来藏的缘故,而如来藏了众生心行,并不是透过语言文字的,当末那起决定的作意和思心所时,如来藏就已经了知了,并不是等到语言文字出现之后祂才了知。因此,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可以回向,没有问题。阿弥陀佛!-- | admin 2020-02-20 |
![]() |
如果我们从佛这一段的开示来讲的话,从这边来看,我们说一切造物主万能的思维,其实就是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所产生这样子一个想法。所以说,佛是不是万能?一切造物主万能的这样子的一个思维,这个大梵天在这个地方就已经老实地承认,他是因为无智邪见——没有智慧的这样子的邪见,而且还没有断掉这样子的一个颠倒心。什么叫作没有断掉颠倒心?也就是说,他是以识阴、 | admin 2020-02-20 |
![]() |
如果是有六尘,或会与六尘境界相应,那么就表示祂不是真实心,祂是属于妄心七转识所含摄,当然就不是佛所说的真实心所行的境界,更不是佛的所知以及所见。所以,只要是佛所开示的三乘经典,都是佛依着祂所实证的真心佛性、法界实相的体性的自心现量而宣说出来的正法正教。所以,我们应当要以法界实相的标准来简择经典,到底是属于真经,还是属于伪经。如果是佛所说的正法,必定 | admin 2020-02-20 |
![]() |
那么在这个时候,佛的八识心王以及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等二十一个心所有法直接相应,每一个心王、每一个心所都能够独立来运作,所以称为不可思议。像这样的境界,并不是菩萨乃至等而下之的二乘愚人以及凡夫所能够了知的境界。此外,佛也说这个心有种种的自性。譬如,世尊在《楞伽经》当中,说这个心有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等,这些都是能够让菩 | admin 2020-02-20 |
![]() |
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法会,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怎么我老是身体不好,家境也未好转,儿女求学、求事业也都不顺利?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够得到感应呢?我这么虔诚的信佛,佛菩萨为什么都不保祐我呢?这真是让我想退道心啊!那 | admin 2020-02-20 |
![]() |
佛菩提果的究竟圆满是佛地,而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第八识的七种性自性、两种无我,以及六种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第八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将来能够究竟佛道而成为如来的功能,也就是含藏着能使众生未来成为如来的种子,所以祂也叫作如来藏。 | admin 2020-02-20 |
![]() |
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自心,你怎么有办法知道说,你可以依靠这样真如?你想的都是一个假想的、虚妄的、从你的意识心所施设建立的真如心,而不是真实的真如心,这样的话,永远还是没有办法作为依靠。所以,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佛法是说自归依处的,不是说归依他处,或是归依自己心里面意识心所想施设的一个法尘相。所以,要对于这个法要安忍。虽然证悟之后 | admin 2020-02-20 |
![]() |
在心所有法中,五别境当中,有触而不了别,在五遍行当中也有。但是五别境、五遍行的触而不了别,也都是属于识阴所有。把识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当然也就落入了我见。第三种欲界中的我见是:离念灵知。离念灵知就是不起语言文字,然后能够了别境界的心,这里把它分成三个来说:第一个是长时打坐(的离念灵知),第二个是动中的离念灵知,第三个是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离念灵知) | admin 2020-02-19 |
![]() |
可是众生愚痴!却又依于记忆的功能,所谓的念心所的功能,明明是已经你,隔一秒再讲这,最后讲了五秒才讲到这个蛋,你已经过去四秒钟了讲到蛋,却依于这个念心所成就,依于你有胜解,你对于他所说的这些中国话、中国字你有理解,依于念心所成就,依于念心所、慧心所,依于这一些心所法的造作,你在人家骂完之后,你甲伊捡起来放(台语),你把它捡起来了。你就好像电影一样,依 | admin 2020-02-19 |
![]() |
就是因为众生心不可思议,众生这如来藏心所能够变现的识蕴不可思议,因为众生心能够学佛,能够向佛道而行,所以不可思议;并不是众生心,可以造恶行善不可思议,而是能够得到菩提果,这样不可思议。所以透过这样的分析和解释,你就可以了解,度了那么多人,憍陈如的功德是除了忍辱仙人----本师释迦牟尼佛菩萨之外,功德最大的,因为他是重要的缘起。所以你从这点来看,你就不应当轻视他,以为 | admin 2020-02-19 |
![]() |
佛陀说:诸佛在一念之间,就可以知道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的心所想。而且佛的功德无远弗届,不断地来摄受一切的有情众生。因此佛又说:这样来供养雕像,当作是真正的佛在面前,这样就是供养三宝、供养诸佛;这样的功德,跟来到我面前亲身供养的功德都是一模一样、无有差别的。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如果家里面可以摆放一尊、安置一尊佛像,这样来诚心供养,功德就跟罽夷罗夫妇是一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个总持咒已经将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容,以重点方式列出来;譬如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前面的这六个名词,已经函盖了世出世间一切法;接下来再将前面六个名词所含摄世出世间一切法,一一加以剖析,并汇归于一切最胜的八识心王,与此相应的五十一个心所法,二所现影的十一个色法,三位差别的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 | admin 2020-02-19 |
![]() |
这种杀罪,因为生命还处于受精卵的位置,还不能成为觉知心造作善恶业的器具,还无法被觉知心所用,所以这个罪比杀人罪轻,但仍然是属于杀罪;所以卖堕胎药让别人堕胎,也会得到杀业的作罪跟无作罪。因为受精卵将来会成为人或成为有情,所以杀的作罪成就;因为已经成已,成已就是有作罪成就。他在心中也有把未成形的人杀害的意思,所以意业成就而有根本罪,就会得到无作罪。我们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6)两舌业道也一样有这三种引生的不同:如果是为了获得财物,或为世间法上的利益而挑拨是非,这个是从贪心所引生的;这种事情其实在商场上是很常见的,在道场中不会有,因为在道场中绝对不会为了财利而作两舌的。若为了毁坏怨家的名声或社会地位而去挑拨是非,针对他人和他的事业伙伴加以挑拨,想要使双方不和合,这个就是从瞋心而引生的两舌。如果是破坏 | admin 2020-02-19 |
![]() |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这就是在布施之后,生起了后悔之心所造成的。由这里我们也可以了解,心念的影响力确实是很惊人的。另外我们也要了解业报并不是只有一世就能够报尽。譬如造作了很重的恶业,那他可能要先受地狱身,再受饿鬼身;饿鬼身受完了,才算性罪正报结束;之后还要再受偿还业债之畜生身之余报,接着才是出生在人间,也就是有可能要经历不同的五趣报身, | admin 2020-02-19 |
![]() |
’妙音年少比丘听到阿罗汉老比丘这么一说,对于自己以轻慢心无故妄加讥毁阿罗汉的恶业,惊怖到连毛发都竖立了起来,心里也很惶恐、害怕、自责,这时妙音年少比丘便赶紧向阿罗汉老比丘发自内心的忏悔他以轻慢心所造下的恶口业,阿罗汉老比丘因为慈悲的关系,当下也就接受了妙音年少比丘的忏悔。虽然妙音年少比丘由于自恃声音清亮、雅致,对于阿罗汉老比丘以混浊的赞呗音声 | admin 2020-02-19 |
![]() |
’妙音年少比丘听到阿罗汉老比丘这么一说,对于自己以轻慢心无故妄加讥毁阿罗汉的恶业,惊怖到连毛发都竖立了起来,心里也很惶恐、害怕、自责,这时妙音年少比丘便赶紧向阿罗汉老比丘发自内心的忏悔他以轻慢心所造下的恶口业,阿罗汉老比丘因为慈悲的关系,当下也就接受了妙音年少比丘的忏悔。虽然妙音年少比丘由于自恃声音清亮、雅致,对于阿罗汉老比丘以混浊的赞呗音声 | admin 2020-02-19 |
![]() |
诸如来很清楚地了知一切法性,所以依理而制定种种戒法,对于戒的摄持要精进不放逸,由于不放逸是善心所法,是指精进在无贪、无瞋、无痴法上断恶修善。在菩萨六度万行当中,就有精进不放逸行,成满一切善事,由此可知不放逸所显之力、所产生的威德力,可以超越天魔境界,排除障难,成就佛道。还有圣弟子必须因佛善教导,依于无名相法,依于无境界无所得之清净法界,也就是第八识 | admin 2020-02-19 |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三,三宝带来了安乐,如同天人有天德小瓶,他就能够随心所欲的变现出他所需要的东西,三宝也是一样,能够给与众生世、出世间的快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二)第四,难得值遇,如同世间吉祥的宝物,是很难得到的,三宝也是一样,业重深厚的人 | admin 2020-02-19 |
![]() |
一切法: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与此相应故: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八识心王相应。二所现影故:第三位是色法,由八识心王和51个心所有法,二位法合起来共同显示出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