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父母不能夺其志,遂从其。当时,蕴空常忠禅师正在本邑廪山开法接众。慧经禅师于是投其座下,请求剃度。常忠禅师一见他,便道:“着急作么?待汝瞥地(指开悟见性),我为汝师。”于是慧经禅师便留在常忠禅师身边,服勤三载。在常忠禅师座下参学过程中,慧经禅师对《金刚经》中的四句谒,常存疑问。一日,慧经禅师偶然见到傅大士的一首偈颂,中有“若论四句偈 三摩地

2018-07-20

”于是便在祖师像前烧香燃臂,自誓道:“倘得彻悟,不惜身命,力弘祖道。”从此以后,法藏禅师开始行脚参方,遍扣名宿,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法藏禅师曾经参究过“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公案,可是未能彻旨。后来,他便隐居于虞山之三峰,“虚檐罅壁,草屋萝墙,床下水流,庭前草没,麦麸豆滓,掬水补衣。”在隐居期间,法藏禅师奋志用功 三摩地

2018-07-20

他曾发言:“如今生不明此大事因缘,誓不倒单(睡觉)!”圆悟禅师见大威禅师如此行履,想勘验一下他的功夫到底如何。一天,圆悟禅师问大威禅师:“汝在此多少时?”大威禅师道:“三年。”圆悟禅师又问:“三年前在甚么处?”[圆悟禅师此问,看似平常,却不好回答。若答以俗谛,即违它真谛,若答以真谛,即违它俗谛。直是真俗俱不 三摩地

2018-07-20

他曾经告诉自己的同学说:“人生各有夙怀,随所慕。今既不能遂志龙门,想选佛场中,心空及第,亦不可独让庞公。”从此,钟英居士开始游方参学,曾入都门礼谒智空禅师,相谈甚契。后听说大千常润禅师奉命入都,驻锡大悲禅寺,钟英居士遂前往投其门下咨决,凡三载。一日,钟英居士入室请益,问道:“如何是自己清净法身?”常润禅师道:“四肢百骸, 三摩地

2018-07-20

雍正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内典,对于有为佛事非常重视,曾有“十年兴国,十年兴教”之。但是他开始的时候,多从知解的角度来解读禅宗公案,因此对禅宗颇为轻视,认为“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后因得到章嘉呼土克图的指点,才重视禅宗,并奋力参究,得透三关,终于契入宗门妙旨。关于雍正皇帝的悟道因缘,《御选语录》卷十七有明确的记载——康熙五 三摩地

2018-07-20

后随叔父到南岳进香,遍游诸刹,遂生出家之。其父担心他出家,遂令他与田、谭二女结婚。结婚之日,虚老遭父禁锢,虽与二女同居而身心无染。咸丰八年(1858),虚老出家之志已决,作《皮袋歌》一章,留别田、谭二女,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和尚落发,第二年又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为防止被家人追找,虚老一度隐居于山后之岩洞中,礼万佛忏。三年后,方出洞回涌泉寺 三摩地

2018-07-20

誓不挂单,不赶斋,不歇店,不化缘,不倒单,不问路,不洗澡,不存一切,如而行,未稍违犯。”经过长时间的漂泊,光绪三十三年春天(1907),来果禅师回到故乡,化导其父亲及众亲眷完毕,立即前往金山,住禅堂专修。来果禅师自誓“以悟为期,不悟不出禅堂”,终日惟单提一句“念佛的是谁”,不打妄想,不说话,不左顾右盼。一次,有人问来果禅师:& 三摩地

2018-07-20

见道之人若已断尽贪瞋及五上分结,则无中阴,因菩萨故不取涅盘,或生色究竟天宫,或生诸佛净土,莲花化生。若末断尽贪瞋,而不欲生天或求生诸佛净土者,舍报必有所依,必有中阴,一念无明未断尽故,亦受后有。何故必受后有?一念无明未断尽故。中阴之身已无末那经由接触法尘所生之灵知意识心,仅余末那识作主,然末那识不能思惟分别观照,须依末那附生之微细意识做简单之观察 三摩地

2018-07-20

除了看资料,还需要导师和亲教师的亲自教导,所以,我们就多忏悔、多发、多回向,求佛菩萨加持我们早日上禅净班,聆听亲教师的教导,早日成就此法。 建议6、非常赞叹贵网站编辑的用心和宏扬正法的毅力,请问接受赞助吗?/希望能够供养正法网站答:先随喜赞叹各位的发心,但本站并无人工费用(均为义工),服务器等费用目前也并算不多,故暂不接受外界赞助。如您要护持, 三摩地

2018-07-20

每天晚上就在佛前唱诵:以一切修行功德回向法界。这样就完了,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骨子里却很笼统。所以回向的时候,对于一个学法有障碍的人来说,必须很具体的回向。在佛像前具体的唱出自己的名字:我某某人,以今天或这一周、这一个月或过去所有修学福业或慧业的福德功德回向我某某人过去生以及今生的一切怨家债主共同修学佛法,悟明心性,同得解脱。同时还要呼吁我们的 三摩地

2018-07-20

若连免费的结缘书籍都读不懂,又何谈局版书呢? 甚深法义,需恭敬以求,意恭敬来求的人,才是真正直心学法之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承担如来家业,护持如来正法 那些认为诸佛菩萨应该来救自己,诸佛菩萨应该来帮助自己,正是无明深重、慢心深重之人,尚且不知自己深处三界火宅,急需救度,却犹自来指责菩萨应该如何如何,云云,乃至狂言曰:呵呵谁让他是菩萨的 三摩地

2018-07-20

─平实导师著─发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 三摩地

2018-07-20

余则缘于往世之,现在家身于此世,故一向拒绝种种供养,而作如是开示:“护持‘空、竟’了义者,即是供养平实;此是对平实之无上供养,不需别作任何财利供养。”以余此世已具世财,复又节俭自活,亦有能力行檀,何需受供?复因此世已是第二世现居士身,既为在家菩萨,本不应受供,免去稗贩如来之嫌,以免招致信未具足者之诬谤,亦免导致受累;此界是堪忍 三摩地

2018-07-20

二乘法道略辨后,当示以大乘般若悟入之处;便举道吾即非公案,共诸大师学人合计: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一日因南泉普禅师开示大众云:“真心法身究竟有没有四大呢?如果有人能说得出来的话,我就送给他一条新的长裤。”道吾禅师听了就回答说:“真心自性的境界并不是什么体性都没有的顽空,空无、虚空也并不是真心法身的体性境界。这就是地大与真心法身的关系 三摩地

2018-07-20

是故一切学佛之人,皆不须如星云一般“把握真如自性”,只须参禅寻之、觅之、见之;寻得真如之后,自然发起般若智慧,便入七住贤位中;见得佛性,便见山河大地一切处皆有佛性,世界如幻观当下成就,便入十住贤位中;发心行诸正行以弘,便得转入十行位中;悲悯众生被误导,出而力救众生皆离众生相,便入初回向位中;次第修诸回向行,便成就十回向位功德;依此为基础而 三摩地

2018-07-20

小乘之异于大乘者,非单因行者心量是否弱小、是否不肯乘再来人间度众而有差别也;亦非单因舍寿时取不取无余涅槃而有异也,乃因修行之法道及所证内涵,悉皆迥异,故分二乘与大乘之别。大乘人之所以称为菩萨者,乃因所修法道为安隐观:亲证般若实相──由亲证如来藏──无余涅槃之实际,是故发起涅槃实际无境界之“境界相”与智慧,即是一切法界体性之真实相,即是无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已,却又每日晨朝立在佛前发证无上菩提,得值遇真正菩萨,证得般若实相。如是,诽谤佛遣来受生弘法之菩萨已,却又每日立在佛前,恳求佛菩萨别派菩萨前来传授、前来救度之;及至别派菩萨受生于人间,二三十年后出世弘传时,却又诽谤之。如斯等人,诸佛菩萨亦复无可如何,每日闻其祈求已,亦唯有苦笑怜悯而已,不复有所能为也!无法救之也!是故,平实今日责彼四师、 三摩地

2018-07-20

本发往灭南方禅宗,却因南行欲灭南禅而悟;于龙潭崇信禅师座下悟后(详见拙著《禅门摩尼宝聚─宗门正眼》第69则拈提:龙潭吹火),次日礼辞而归。路过沩山时,入沩山法堂,从西过东,回视方丈;沩山禅师无语,师曰:“无也!无也!”便出至僧堂前,乃曰:“然虽如此,不得草草。”遂具威仪,上再参,才跨门,提起坐具唤曰:“和尚!”沩山拟取 三摩地

2018-07-20

池州南普禅师有僧参访京兆府章敬寺怀恽(晖)禅师,于章敬禅师前右绕三匝,章敬云:“是!是!”(长庆禅师闻云:和尚佛法身心何在?)其僧又到南泉,亦绕三匝,振锡而立;南泉云:“不是!不是!此是风力所转,始终成坏。”僧云:“章敬道是,和尚为什么道不是?”南泉云:“章敬即是,是汝不是。”(长庆代云:“和尚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0

我佛门一切修学禅宗之人,普能知之,弃舍邪知邪见,回归正知正见。且举药山闲坐公案,提示正知正见,冀我佛门学人得入正见法道,乃至获得正觉:澧州药山惟俨禅师,绦州人,姓韩氏。年十七,依潮阳西山慧照禅师出家。唐朝大历八年时,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一日思惟佛法后,乃曰:“大丈夫,应当能离一切三界法而自清净,岂能在此寺院中为了服务在家之世俗人,而作种种琐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