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或诣道场或成佛道。或波罗捺转妙法轮或坚固林般涅槃那。示现如是种种之事。乃至尽于生死后际。阿难。无上菩提摄三身尽。是故名为菩提行处。阿难。何者无上菩提常住法。而此常住有二种法为作因缘。一者不生不灭。二者无穷无尽。是名菩提常住法。阿难。何者是无上菩提不共相。不共有二种。一者不可知。若诸凡夫声闻缘觉不能通达。非其境界。二者不可得。除佛一人余无得者。是不共 三摩地

2018-07-21

我于久如当得成佛。佛言大王。凡得佛者。时大久远。所以者何。假令大王。舍其福德。还为凡人。而以一毛渧大海水。乃至将竭。余如牛迹。当有如来出兴于世。名曰灯光如来应供等正觉。时有国王。名地自在。灯光如来为王授记当得作佛。汝于尔时。当为彼王第一长子。亦俱授记。时彼如来。当如是说。大王。汝此长子。从昔暨今。大海将尽。生为汝子。于其中间。不为小王。或为释梵转轮 三摩地

2018-07-21

成佛道。名智积光明如来应供等正觉。彼时持我名比丘者。即是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当于此土成等正觉。迦叶当知。无上菩提。如是难得。迦叶。为是凡人所能得不。迦叶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迦叶。一佛国土一佛施作佛事。第二第三亦复如是。如一芥子中有众多世界。周旋往返而不自知。谁持来去。谁安我此。随所应知随顺为作。如是或有知我者或不知者。此一世界。耆阇崛山中。有 三摩地

2018-07-21

众生皆谓我始成佛。然我已于无量劫中所作已办。随顺世法故复示现于阎浮提初出成佛。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不持禁戒犯四重罪。众人皆见谓我实犯。然我已于无量劫中。坚持禁戒无有漏缺。我又示现于阎浮提为一阐提。众人皆见是一阐提。然我实非一阐提也。一阐提者云何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又示现于阎浮提破和合僧。众生皆谓我是破僧。我观人天无有能破和合僧者。我又示现于阎浮提 三摩地

2018-07-21

如所庄严欲成佛道即能得成。能成如是无量功德名阿罗汉。是名四人出现于世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于人天中最尊最胜犹如如来。名人中胜为归依处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种人。何以故。如《瞿师罗经》中。佛为瞿师罗说。若天魔梵。为欲破坏。变为佛像。具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面部圆满犹月盛明。眉间毫相白踰珂雪。如是庄严来向汝者。汝当捡校定 三摩地

2018-07-21

当于是世而成佛道。号曰弥勒。是名授记经。何等名为伽陀经。除修多罗及诸戒律。其余有说四句之偈。所谓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是名伽陀经。何等名为优陀那经。如佛晡时入于禅定为诸天众广说法要。时诸比丘各作是念。如来今者为何所作。如来明旦从禅定起无有人问。以他心智即自说言。比丘当知。一切诸天寿命极长。汝诸比丘。善哉为他不求己利。善哉 三摩地

2018-07-21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菩萨最终要成佛,如果佛不为菩萨们详细解说空性心之所在以及祂所有的种种体性,菩萨就不可能明心见性,更不可能于未来成佛。所以佛才要在二转法轮时明说有无住心、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不住心等心真实存在;乃至在三转法轮时明说阿赖耶识、种子识、异熟识、无垢识等心存在,为菩萨们非常详细及深入地解说空性心的种种体性,以及祂共有几个心识,祂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三摩地

2018-07-21

如是,文殊师利!众生知有如来藏故,精勤持戒净修梵行,言:‘我必当得成佛道。’复次,文殊师利!若无如来藏者空修梵行,如穷劫钻水终不得酥。(《央掘魔罗经》卷4)说明如下:又,文殊师利菩萨!就好像知道山中有金子的缘故,所以才要在山中去开采金子,而不是在树上开采金子,因为树中没有金子的缘故。就是这样子啊!文殊师利菩萨!众生知道一切有情真心如来藏存 三摩地

2018-07-21

然而菩萨却是与二乘人不同,如果菩萨不证涅槃的话,终将无法成佛,所以佛才要为菩萨们很详细解说涅槃的种种内涵,让菩萨们穷尽三大无量数劫后,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接下来探讨《心经》所说真心另外一个体性——无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智慧可言,有智慧的是真心所生的七转识当中的意识,能够很详细地分别诸法,使得三乘行者变成很有智慧。譬如声闻透过意识来观察 三摩地

2018-07-21

这样整整一百个大劫专修福德后,转入妙觉位,上生天上,于天上事先安排菩萨诞生人间,以成就自己未来成佛的因缘,并于因缘成熟时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不仅识阴尽,而且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完成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并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这个涅槃是 三摩地

2018-07-21

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来藏的玄奘大师,为了求取悟后进修的成佛之道次第与内涵,前往天竺取经。主要是想得到《瑜伽师地论》,玄奘菩萨停留印度期间,应戒日王之邀,召开了法义辨正无遮大会,大众信服,名震五印。被天竺外道与佛尊称为解脱天、大乘第一义天。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 三摩地

2018-07-21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 三摩地

2018-07-21

度一切苦厄更深一层的实意包括,不仅断除掉分段生死之苦,乃至最终断除变易生死(注9)的一切苦厄,达到究竟涅槃彼岸——成佛之后的无住处涅槃。(注10)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是指我们的色身,空是空性如来藏。我们人类乃至一切有情生命的色身皆是由第八识如来藏来执持,加之前世的业力、地水火风四大元素以及此 三摩地

2018-07-21

首先在《金刚经》里面讲的,就是须菩提首先请世尊开示:【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须菩提问佛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他发了大心,想要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发了成佛的心——如果他发了成佛的心,他要如何安住其心呢?如何降伏其心呢?佛当然 三摩地

2018-07-21

)二、辨正:三、唯如来藏(阿赖耶、庵摩罗识)异熟性故,其体永不坏灭而内容有变易、有作用,故成佛时能变为真如,故非常非断。如来藏于五位中及无余依涅槃中皆自在,故非无常。不生灭之主体识中、有诸异熟及等流种子流注变易,故非是常,故有作用。唯如来藏非有变易(主体自在、不生灭、不增减故),非无变易(内有异熟果种及修道清净法种流注变易故)。非有作用(离六尘见闻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诸佛要度的人不是聪明伶俐者,不是要度自了汉成就可思议解脱,而是要度一切众生都得诸佛的不可思议解脱;而一切众生度不可尽,菩萨及诸佛都同样不许入无余涅槃,所以证得无余涅槃以后还要起惑润生再度受生于三界中,继续自度度他;或是成佛以后示现灭度而实不取无余涅槃,仍然继续在十方世界中不断地示现八相成道而转,利乐众生都得佛道而永不灭度。因此,诸佛菩萨所度的对 三摩地

2018-07-21

这些习气有深有浅、有粗有细,细的障碍成佛,粗的障碍解脱生死。而单单就与粗重的分段生死烦恼相应的习气论之,已是累牍盈篇,罄纸难尽了。这些性障习气,若不寻求根除之法,只有生生世世流转不停,而且大多是每况愈下。而前面说受制约的习气行为,是由潜藏于潜意识末那深处之「习气档案」,不断地被意识提取出来,又不断地「另存新档」而增长厚实,这是站在现行运作的角度来说 三摩地

2018-07-21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 三摩地

2018-07-21

综合上面所说,作个结论如下:密教行者误会大乘经典所说,认为识大有了别性,也就是他们所认知的真心有了别性,所以才要保持这个真心,时时觉醒著可以作种种分别,因此落入一念不生而了了常知的离念灵知当中,以证得此一念不生了了常知的意识心,而说已证得涅槃乃至成佛。然而这样的说法,完全迥异于释迦世尊开示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在六尘分别,与释迦世尊所说的法完全背道而驰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