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语译:只需要悟得万法本源的如来藏,就不必忧虑生灭有为法等枝叶末节!如来藏就像清净琉璃蕴藏著宝贵的明月一般──含藏著万法的功能差别;既然能够从垢衣中解下这个如意宝珠──找到五蕴垢衣中的如来藏了,从此以后就可以用这个宝珠如来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44二乘人对于大乘禅宗公案的真实性是完全信受,因为定性二乘人相信有第八识真我如来藏可以亲证,只是因为自己心量、戒德、智慧太小不愿广行菩萨道,因此不愿起心参究,但因相信大乘禅宗公案,所以亦将之记载于阿含部经典之中。-------中国禅宗探源(原标题:禅宗公案是灭六见之法)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每个月,国清寺中有两次布萨,就是受过戒的比丘要到戒堂听戒。有一次,当大家又齐聚在戒堂时,拾得刚好赶牛经过堂前。他突然停下来,倚着堂前的柱子,眯着眼睛,对每个人微笑。喝!比丘们说戒,没受过戒的小沙弥跑到戒堂已经不许可了,还敢对着大家笑。德律法师看到拾得出现在门口,连忙走过去,轻声的要他赶快离开。然而拾得却只是倚着柱子继续发笑:“你们聚在这儿,谈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尸波罗蜜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阿难。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观身性相同于虚空。名身念处。观受不在内外。不住中间。名受念处。观心但有名字。名字性离。名心念处。观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处。阿难。一切行者。应当依此四念处住。阿难。如汝所问。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者。阿难。如来灭后结集法藏 | admin 2018-07-18 |
【释净宗师父九华山总方丈仁德大和尚严正声明】(解除师徒关系)中国佛教协会:“本愿法门”自称源于佛教净土宗,是日本净土真宗的一个支派,因其教规教义与真正意义上的净土宗大相径庭,甚至背道而驰,实际上它是打着佛教的旗号在宣扬自己的说教,在我国佛教界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作为宣扬“本愿法门”其中之一的释圣苏(现弘愿寺释净宗),曾系拙衲的 | admin 2018-07-18 |
|
![]() |
护戒还同冰雪净,操心要与圣贤亲。(净土真因。)明明指出西飞日,有识还令达本真。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华。(皆梦中景。)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风满瑶台水满池,华开菡萏一枝枝。细听凫雁鸳鸯语,正是身心解脱时。(不是文字阿师。)璎珞自然成宝玉,袈裟全不假机丝。如来相好瞻无尽, | admin 2018-07-17 |
![]() |
】 玄奘菩萨在西行时期就名满印度诸国和西域诸国,因为他老人家太厉害、名气太响亮,还导致印度的两个大国王为了争他而差点打起来,最后在戒日王和鸠摩罗王所挽留下,参加了场面浩大的无遮大会,无遮大会就是佛法辩论比赛,输了要砍头或是当对方的徒弟。各个教派的智者和大德全部参加,观看玄奘菩萨讲经,并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历经七十五日,结果因为玄奘菩萨太厉害了 | admin 2018-07-06 |
![]() |
玄奘菩萨停留印度期间,应戒日王之邀召开了法义辨正无遮大会,大众信服,名震五印。被天竺外道与佛弟子尊称为解脱天、大乘第一义天。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深入解释这八个识的自性等。可谓甚深广大、胜妙无比,至今流传不歇。中国佛教史上,玄奘菩萨不是唯一证悟第八识的佛子,禅宗 | admin 2018-06-20 |
![]() |
那么这样一位信位菩萨,从初一住到第六住,就是能够进入住位以后,从十信满足进入住位,从初一住到第六住,如果修到第六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说从初住修布施,二住位修持戒,乃至于说在六住位修学般若波罗蜜,然后断我见,能证能取空、所取空;“正观现在前”,也就是般若正观现在前,因为他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所以如果般若正观现在前,意思就是说,他能够亲证他的如来 | admin 2018-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