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此人间有情要能够进入四空定的等至位,必须要有大脑胜义根、意识、意根及阿赖耶识这四个条件;而无色界的天人,他们所存在的境界,是意识、意根及阿赖耶识这三个条件,不需要物质的大脑胜义根,这是无色界天人和人间有情进入四空定等至位的最主要差别。因此说,不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境界,会有不同的状况。这八个心现行之后,必定会产生的一切法: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 三摩地

2018-07-21

这样一个邪见会让这些外道,即使证得了这些四禅八定,在人身这一世的寿命结束之后,往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去享受天福,终究天福报尽,还是要继续堕落到三恶道去轮回。所以修学佛法的菩萨们,在初始之前,您要真实断我见,您就要认清楚凡夫是如何著相,而落于很浊重的人、我、众生、寿者相而生死不断;而外道又是如何错误的以为,我只要意识能够入于定境,我的意识不要去攀缘 三摩地

2018-07-21

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无色界天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故(此理详见平实居士所著《 三摩地

2018-07-21

(一)心法八(有主动支配能力)眼识(能观)耳识(能听)鼻识(能嗅)舌识(能尝)身识(能触)意识(能知诸法)末那识(又名传送识、染污识、染净依,即根本意识能分析诸法)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含藏识、能藏诸法,永为种子)(二)心所法五十一(受心王指挥)遍行五(通善性、恶性、无记性)作意(心生境界,作意境)触(由境生心)受(由触生受)想(由受生想)思(想生 三摩地

2018-07-21

学佛人往往因为误认无余涅槃境界,以及误认意识心是常住心的缘故,就死不了意识心对自己的贪爱与执著,就会在死后想要保持意识心的存在,因此不得不再度入胎,或是往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中,自以为是无余涅槃境界。天寿报尽以后,就又下生人间的畜生或饿鬼道中。所以这段经文中,特别注重意识觉知心的认知,要大家别再贪爱及执著意识心;所以我见与我执的断除是非常不容 admin

2018-07-21

为什么呢?因为学得了四禅八定的功夫,坐脱立亡后,必定往生色界或无色界天;当定福的果报享尽了,又得回到三界中轮回受生。譬如古代石霜禅师入灭后,寺中僧众想要推举禅定功夫很好的首座来当住持。但是九峰勤禅师却不赞同,他说:「先得勘验首座亲得先师意旨否?」后来首座就说:「香烟起处,如我不能坐脱立亡,我就是不会先师意。」炷香点燃了,火刚熄,烟才刚升起,他就已经 三摩地

2018-07-21

学佛人往往因为误认无余涅槃境界,以及误认意识心是常住心的缘故,就死不了意识心对自己的贪爱与执著,就会在死后想要保持意识心的存在,因此不得不再度入胎,或是往生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中,自以为是无余涅槃境界。天寿报尽以后,就又下生人间的畜生或饿鬼道中。所以这段经文中,特别注重意识觉知心的认知,要大家别再贪爱及执著意识心;所以我见与我执的断除是非常不容 三摩地

2018-07-21

在色界中若有因缘时,还可以学一些佛法,无色界中就不行;因为无色界天人的“人”字,是方便说;你既不知道我存在,我也不知道你存在,大家都一念不生而无色身(大众笑…),那叫作白痴啦!所以痴跟无常都是无色界的大病,可是他们喜欢攀缘一念不生的境界而安住。为什么会攀缘?因为有漏、无明漏的烦恼。所以攀缘是三界的大病,三界的大病都是因为攀缘三界境界 三摩地

2018-07-21

修定的法永远不能让你得解脱,最多只能上生到无色界天中一念不生罢了,还是不离轮回,所以不管是在菩萨所修的佛菩提道上,或者是在二乘人所修的解脱道上,他们都不能得道、修证。因为解脱道的修证也是智慧,佛菩提道的修证也是智慧,都是靠智慧而获得解脱功德,都是靠智慧而获得般若的总相智、别相智、一切种智。你得要从根下手才有用嘛!做事情和修学佛道都一样!都要从根本去 三摩地

2018-07-21

接著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些世间又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五趣之中,处处轮转受生的阿修罗世间,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了知六道,不同世间的形成原因,还不算世间解,为什么呢?因为在三界中,还有四种圣者的世间,佛、菩萨、声闻与缘觉。诸佛不入无余涅槃,常住十方三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诸佛在三界中示现的世间,是怎么来的?其中又是什么样的境界?菩萨、声闻与缘觉,这些 三摩地

2018-07-21

接著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些世间又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五趣之中,处处轮转受生的阿修罗世间,又是如何形成的?这样了知六道,不同世间的形成原因,还不算世间解,为什么呢?因为在三界中,还有四种圣者的世间,佛、菩萨、声闻与缘觉。诸佛不入无余涅槃,常住十方三界,利乐有情永无穷尽;诸佛在三界中示现的世间,是怎么来的?其中又是什么样的境界?菩萨、声闻与缘觉,这些 三摩地

2018-07-21

除非说这一个人,他另外有禅定的证量,舍报之后就有资格可以生到无色界天或是色界天;所以禅定它也是一种善法,因为能为此世、他世顺益的缘故。假如说一般人所说的行善,指的是像修桥铺路、慈善救济、护生放生等等,这些的人天善法是含摄在五戒十善之中,他的果报就可能有时候会生到欲界天,有时候可能在人间;其中就有一些是通于一般宗教的。譬如说:有一些宗教里面的教义,也 三摩地

2018-07-20

282,a7-2)已明白告诉我们:除造大恶业及生无色界天者除外,一般而言,第八识是渐渐舍身的,非一时顿舍;随其舍身之处,冷触便起。既然息脉断后,依此世为善或作恶会在身上有冷触开始现起而渐渐扩散到全身,就表示意识觉知心仍然在领受触觉,尚未完全断灭,所以才知道冷触;一直到三~四小时左右,意识断灭了,乃至第八识完全舍身完毕,冷触才遍满整个身体,名为死透。从这里就 三摩地

2018-07-20

求有是说喜欢定的境界─欲界天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无色界天的境界、以及因为定而产生的神通,这就是三界里面的有。当一个人知见不正确,追逐这些东西的时候,魔就会投其所好,示现某一些神通的境界,来引诱参禅或修定的人。修行的人如果能够一心出离而不受它的引诱的话,魔就会示现恶劣恐惧的境界来吓唬人。所以魔境的出现,大多属于让人快乐喜欢的境界,藉以引诱我们进入它 三摩地

2018-07-20

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 三摩地

2018-07-20

例如:无色界天境界,必须有意识安住其境,方有无色界天境界现前,方有无色界有情;然意识于此四天已极微细,名为意识细心,乃至非非想天意识名为极细心,要皆不离第七识意根。若离第七识意根,意识不得现起,意识要依意根触无色界天境界法尘、而后能起故,以意根为根故。意根非自在心,不能持无色界天业种(异熟种),要依第八识阿赖耶方能现行运作故(此理详见拙著《真实如来 三摩地

2018-07-19

 «上一页   1   2   …   3   4   5   …   6   7   下一页»   共136条/7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